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万历援朝战争第一集(血战碧蹄馆万历援朝战争)

万历援朝战争第一集(血战碧蹄馆万历援朝战争)图二:立花宗茂 图一:小早川隆景二十六日,李如松接到捷报,命令孙守廉、祖承训、李宁等人率三千精兵探查前往王京道路,并和战后撤往坡州的查大受部合兵。二十七日凌晨,合兵一处的查大受和祖承训等再次向王京发起试探。立花宗茂在探听到查大受部的消息后立刻派兵抢先占领了碧蹄馆南部的砺石岭,并派出了十时连久为先遣队,想要引诱明军深入敌阵后,再亲率主力伏击其侧翼。这个计划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明军事前也未有发觉。但立花宗茂低估了查大受部明军的战力,十时连久的一波冲击打出后本是打算后退诱敌,却没想到被明军逮住歼灭大半,连十时连久本人也战死沙场。立花宗茂看到这阵势,也别搞什么诱敌深入了,能绕多少是多少吧,趁着清晨雾气尚未散去,直接向明军侧翼发动了突袭。本来在人数占优势的日军阵中支撑已久的查大受一看到立花宗茂的伏兵,心中早已有数,开始向后撤退并脱离与日军的接触。吃掉这股试探部队在立花宗茂的眼中本来是轻而易举的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无为畅玄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下旬,在光复平壤后,李如松对明军粮草不济深感忧虑,而后朝鲜间谍的消息又表明日军驻王京的军队毫无战力,派出侦察的查大受也传来斩获日军百余级的捷报。在粮草压力和这些“好消息”的共同作用下,正月二十七日李如松决定甩掉大军,亲率两千骑兵直击王京,结果一脚就踩进了日军精心设计的坑中。

日军设计给李如松挖坑的事还要从这场捷报发出几天前说起。日军经平壤大败之后,驻朝鲜半岛北方的日军望风而逃,小早川隆景也逃到了王京。但在其他将领叫他进入王京闭门守城时,他却拒绝了,还对各路日将发出豪言——明军尾随我军而来,我要找个时机和他们打一仗。在被诸将架进了城后,小早川隆景对日军局势做了一个整体分析:“如果明军围城,我军粮草将渐渐不济,这不是白白等着困境到来嘛。而且近来我军屡战屡败,士气正在大落,这样下去别说攻下朝鲜,就是守住现有的地盘都难,这个时候打胜一仗提振士气是必须的,哪能靠着王京城墙被动防御。”立花宗茂也开始附和道:“我们若是守着王京,明军一围我们走不了,釜山援军又太远,就算来了也肯定士气低落,哪能打赢明军。而明军现在趁着平壤胜利之势攻王京必定轻视我军认为不堪一击。这个时候出其不意打一场决战,肯定能胜!”最终诸将统一了意见,同意小早川隆景的主动作战计划,和立花宗茂的老交情岛津义弘也派来了士卒百人支援作战。此后日军开始广布斥候侦察李如松大军动向,于是在正月二十五日就发生了前述的查大受和高彦伯那场报功战。日军认为明军主力就在不远了,开始挖坑。

万历援朝战争第一集(血战碧蹄馆万历援朝战争)(1)

图一:小早川隆景

二十六日,李如松接到捷报,命令孙守廉、祖承训、李宁等人率三千精兵探查前往王京道路,并和战后撤往坡州的查大受部合兵。二十七日凌晨,合兵一处的查大受和祖承训等再次向王京发起试探。立花宗茂在探听到查大受部的消息后立刻派兵抢先占领了碧蹄馆南部的砺石岭,并派出了十时连久为先遣队,想要引诱明军深入敌阵后,再亲率主力伏击其侧翼。这个计划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明军事前也未有发觉。但立花宗茂低估了查大受部明军的战力,十时连久的一波冲击打出后本是打算后退诱敌,却没想到被明军逮住歼灭大半,连十时连久本人也战死沙场。立花宗茂看到这阵势,也别搞什么诱敌深入了,能绕多少是多少吧,趁着清晨雾气尚未散去,直接向明军侧翼发动了突袭。本来在人数占优势的日军阵中支撑已久的查大受一看到立花宗茂的伏兵,心中早已有数,开始向后撤退并脱离与日军的接触。吃掉这股试探部队在立花宗茂的眼中本来是轻而易举的事,却没想到明军的战斗力竟然如此强悍,在早有计划的伏击下不仅自己的一颗牙被咬崩了,还让明军溜走了,真是奇耻大辱。就在立花宗茂气急败坏之时,小早川隆景所期待的真正明军大队已在往碧蹄馆的路上了。

万历援朝战争第一集(血战碧蹄馆万历援朝战争)(2)

图二:立花宗茂

在二十六日派出孙守廉接应查大受后,李如松于二十七日亲率二千北军精锐骑兵向碧蹄馆进发。这个时候战败前必有凶兆的老套路出现了——在经过会阴岭时李如松的马突然将李如松摔了出去,明军在战前便蒙上了一层阴影。在离王京九十里时,李如松再次分兵让杨元领一千兵马随后至,自己亲率一千明军前进。再说日军,在经历了这次失败的伏击战,看到了如此强势的明军后,日军又开始有收兵回城的意思了,黑田长政劝说小早川隆景退兵之事,隆景却不肯答应,大古吉隆也亲自劝说,但隆景却反驳道:“现在明军就在眼前,如果我军现在退兵明军必然追击,到时候进退维谷,为今之计只有前进,别无它路!”随后又要了日军诸将的兵权以便统一指挥。

万历援朝战争第一集(血战碧蹄馆万历援朝战争)(3)

图三:碧蹄馆战役地图

二十八日清晨,日军在砺石岭高处望见了明军。小早川隆景作为最大的一个主战派当然要争取到先锋的位置,对着诸将说到:“我军胜败在今日一举,我虽然老了,但今天这事没商量,先锋必须是我的!”其他将领巴不得隆景上,之前打了仗损失颇大,还都是自己的私兵,正好就做了个顺水推舟,说着隆景老练,你不是先锋谁敢是先锋啊?于是隆景把部下分成了三队,栗屋四郎兵卫领第一队,井上五郎兵卫领第二队,隆景亲率第三队屯兵在岭下。然后再让立花宗茂、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领兵作为奇兵埋伏在岭上准备突袭明军,宇喜多秀家、黑田长政跟在隆景之后,隔着山坡列阵。

就在小早川隆景列阵完成后,李如松的先头部队便一头撞向了栗屋四郎的首队。但明军的勇猛显然是日军受不起的,交战后不一会栗屋就撑不住退下了,第二队的井上接替栗屋冲了上去,但是仍然不敌明军而退下。此时立花宗茂等将领看见明军大多攻入了日军阵中,即刻率领岭上的奇兵直冲李如松的中军,小早川隆景也拼命攻击。明军虽然陷入苦战,但在李如松的指挥下仍然有序,进退自如,从早上九点打到中午仍在持续中。此时石田三成也坐不住了,调来了宗义智和松浦镇信杀向查大受下属的张翼和荀文亮军,明军再次吃到了铁炮的苦头。参与此次作战的均为北军精锐骑兵,论冲击破敌他们是一把好手,但在自从他们被日军缠住深陷敌群时,优势便荡然了,而短钝的马刀也招架不住日军三四尺长的精利武士刀,再加上日军的人数优势和火器优势,明军的形势越来越危急。

就在这时更加危险的事发生了——身披金甲的井上景贞直冲向落马的李如松,准备一枪解决了明军主帅。算盘打得好,可惜李如松身旁还有一位指挥李有升,这位指挥拼命上前为李如松挡刀,在干掉了几个倭兵之后,“竟中钩堕,为倭肢解”。李如梅和李如柏等也奋力向前救援李如松,李如梅持弓对着井上景贞就是一箭,井上景贞中箭落马,李如松这才捡回了一命。此后,杨元率领的剩余一千骑兵终于赶到了战场,看见明军局势不妙立刻就发动了冲锋,为深陷日军阵中的明军冲开了一个口子,李如松这才得以撤出,带领残兵与杨元一起撤往开城。

这次失败对于明军来说可谓是影响巨大。明军损失了数百人,但却都是一直和李如松出生入死的北军将士,撤出战场后李如松神色沮丧,入夜看到家丁亲信多有战死更是失声痛哭。本来这次李如松带领北军骑兵出击就有着自己的私心。之前平壤大捷报功时三首功为杨元、李如柏和张世爵——全是北军的人,这就造成了南军的不满。硬骨头牡丹台是南军吴惟忠啃的,含球门是南军骆尚志拼了命冲上城头开的,但头功却无一名南军将领。在军粮实在不足带不了多少人的情况下,听了朝鲜间谍的话,带着北军杀向王京想要拣落地桃子给北军刷功劳,但是却不想战败成这个样子。战后南军的不满愈来愈烈,逼得李如松不得不转向了对日和谈。

而日本方面也认识到了日军相较于明军仍有较大不足。在人数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还是让李如松跑了,既定歼灭明军主力的目标没有达成,日军也损失颇大,就连最硬的主战派小早川隆景看到李如松撤退的时候也不敢再派兵追击,只是收兵回城,此后日军也放弃了对明军进行反攻的计划,转向了议和。

至此,明日军队从相互试探进攻开始转入僵持阶段。在强攻不成而士气大减之后,李如松开始策划智取王京。


  • 参考资料:

[1]谷應泰. 明史纪事本末[M]. 中华书局 2015.

[2]茅瑞徵. 万历三大征考[M]. 全囯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2004.

[3]柳成龙. 惩毖录[M]. 朝鲜古书刊行会 1913.

[4]川口长孺. 征韩伟略[M].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1990.

[5]宋应昌. 经略复国要编[M]. 华文书局.

[6]春秋馆. 李朝实录[M]

  • 图片来源:

图一:维基百科:小早川隆景

图二:维基百科:立花宗茂

图三:http://s2.sinaimg.cn/orignal/0022nTl0gy6KAX1lk9b9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