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红34师对闽西的损失(闽西子弟兵红34师与惨烈的湘江战役)

红34师对闽西的损失(闽西子弟兵红34师与惨烈的湘江战役)11月25日,中革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抢渡湘江。中央红军离开根据地后的最大一场恶战开始了。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控制了界首到脚山铺之间的渡河点,此时中央纵队距离渡河点仅有80公里,带着从苏区运来的笨重家当硬是走了4天的宝贵时间,不能快速渡河。红军进入湘南后,前路被潇水和湘江两条大河阻挡,后面又有几十万追兵将至。蒋介石认为围歼红军的机会到了,令湘,桂及中央军对红军形成合围之势,企图把中央红军围歼在湘江以东。1934年,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 ”计划,在博古和苏联顾问李德的瞎指挥下 ,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开始进行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以红一,红三军团为左右先锋,为红军的行进披荆斩棘,红五军团负责断后,“绝命后卫师”红34师就是麾下的一支劲旅。1934年11月初,红军突破了粤军的一,二道封锁线。中旬很快突破了湘军的第三道封锁线。但是随之也暴

长征时期 ,有一支 担任红军主力撤退的后卫师红34师 ,全部牺牲在掩护任务的路上。

据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介绍,红34师是由闽西人民子弟兵逐步组建起来的,全师大约6000人,正式成立于1933年春,部队士气旺盛,战斗力强。在战斗中屡立战功,是 红军中的主战部队。在长征途中担任全军的总后卫任务 。

88年的那个冬天 ,为掩护红军主力在广西界首地区的湘江顺利渡江,他们与敌人血战四天四夜,在无外援后。弹尽粮绝后全师官兵全部牺牲

红34师对闽西的损失(闽西子弟兵红34师与惨烈的湘江战役)(1)

长征路线图

1934年,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 ”计划,在博古和苏联顾问李德的瞎指挥下 ,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开始进行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途中,以红一,红三军团为左右先锋,为红军的行进披荆斩棘,红五军团负责断后,“绝命后卫师”红34师就是麾下的一支劲旅。

1934年11月初,红军突破了粤军的一,二道封锁线。中旬很快突破了湘军的第三道封锁线。但是随之也暴露出三个弱点,一是行动迟缓,部队难以机动灵活作战。二是暴露出了转移的战略意图,让蒋介石判断出中央红军去湘西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三是优柔寡断不善于根据敌人情况变化及时转变方向使红军损失惨重。

红34师对闽西的损失(闽西子弟兵红34师与惨烈的湘江战役)(2)

红军进入湘南后,前路被潇水和湘江两条大河阻挡,后面又有几十万追兵将至。蒋介石认为围歼红军的机会到了,令湘,桂及中央军对红军形成合围之势,企图把中央红军围歼在湘江以东。

11月25日,中革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抢渡湘江。中央红军离开根据地后的最大一场恶战开始了。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控制了界首到脚山铺之间的渡河点,此时中央纵队距离渡河点仅有80公里,带着从苏区运来的笨重家当硬是走了4天的宝贵时间,不能快速渡河。

红34师对闽西的损失(闽西子弟兵红34师与惨烈的湘江战役)(3)

12月1日机关和红军全部渡过了湘江。但是负责后卫的红五军团第34师却还在湘江以东阻击国民党军队。任务完成后34师由全师六千多的闽西子弟只剩下不足一千人,师长陈树湘指挥部队多次强渡湘江渡先后失利,陷入敌人的重围中。

宁死不降,断肠自杀

面对严峻的形势,34师师长陈树湘接到命令退回湘南地区坚持打游击战。在突围的过程中,陈树湘腹部中弹,身受重伤。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终于突出重围。部队到达道县的泗马桥时,遇到当地保安团的伏击,师长陈树湘带领战士占据有利地形进行反抗敌人,直至弹尽粮绝的红军战士全部战死,陈树湘不幸被俘。

红34师对闽西的损失(闽西子弟兵红34师与惨烈的湘江战役)(4)

陈树湘

得意的敌人抬着躺在担架上的陈树湘前往长沙的途中,他趁敌人不备,强忍剧痛,用手撕开自己腹部的伤口,断肠自尽,和自己死去的战士共同赴难。真正“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为中国革命史留下了气壮山河的惨烈篇章,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当地老百姓如此悲叹道:“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红34师对闽西的损失(闽西子弟兵红34师与惨烈的湘江战役)(5)

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

现在在闽西长汀县中复村,有一座九米高的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矗立在青山之下,纪念碑朝向在千里之外的广西方向。在那里永远沉睡着6000多名闽西的客家子弟。如今湘江边上那座烈士纪念碑被闽西百姓称为“家墓”,每逢清明都会去祭扫,将家乡的米酒洒在碑前来缅怀先烈。

读者们,读后你们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虽然现在生活压力大,我们都在负重前行,但比起我们的先辈们,这点又算什么呢。生活就要有长征精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