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海萍苏淳二人生活(看似活得窝囊的苏淳)
蜗居海萍苏淳二人生活(看似活得窝囊的苏淳)苏淳抗议说要略微提高一点生活质量,海萍问他怎么个提高法,他说:“我要吃方便面,不要吃挂面。”海萍为了节省房钱,节俭家里的开销,家里以天天吃面为主。苏淳看着桌子上的面,终于忍不住摔筷子了:“一连吃了五天的挂面,你真的不腻?反正我是一口都吃不下去了。”即便他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但有小市民的姿态,他没钱没权,既不能有什么花花肠子,生活中也没有什么朋友,守着一份工作就很满足。正是他的不上进,导致海萍和孩子跟他吃了不少苦。因为生活拮据妻子海萍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抱怨,甚至大发脾气,想甩脸就甩脸一点不留情面,简直就像个不定时的炸弹。海萍发脾气时,苏淳内心总觉得要用洪荒之力才能压住想掀翻桌子的冲动。但每当这时他却只是不瘟不火来一句,怪我,怪我。一滩烂泥似的脾气,看着就窝囊,很是不受人待见。
海萍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都怪你。”对这话,苏淳已经习惯了,每次都笑着回答:“好,怪我,怪我。”
苏淳和海萍是《蜗居》中的一对夫妻,两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从小地方来到大上海发展,30多岁了,却依然没能在上海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海萍把自己的不如意全都归咎到丈夫苏淳身上,所以对苏淳的态度很不好,家里充满了海萍的怨气和不满。每当这时苏淳总是低眉顺眼地说:“怪我,怪我。”
刚开始看《蜗居》总觉得苏淳是活得最窝囊的那个。工作7年还是个小职员。
即便他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但有小市民的姿态,他没钱没权,既不能有什么花花肠子,生活中也没有什么朋友,守着一份工作就很满足。正是他的不上进,导致海萍和孩子跟他吃了不少苦。
因为生活拮据妻子海萍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抱怨,甚至大发脾气,想甩脸就甩脸一点不留情面,简直就像个不定时的炸弹。
海萍发脾气时,苏淳内心总觉得要用洪荒之力才能压住想掀翻桌子的冲动。但每当这时他却只是不瘟不火来一句,怪我,怪我。一滩烂泥似的脾气,看着就窝囊,很是不受人待见。
海萍为了节省房钱,节俭家里的开销,家里以天天吃面为主。苏淳看着桌子上的面,终于忍不住摔筷子了:“一连吃了五天的挂面,你真的不腻?反正我是一口都吃不下去了。”
苏淳抗议说要略微提高一点生活质量,海萍问他怎么个提高法,他说:“我要吃方便面,不要吃挂面。”
这让很多人觉得苏淳窝囊,才听老婆的话,想要提高生活质量也只敢要比白面好一点的方便面,没什么追求。这样的男人活该被老婆欺负。
苏淳也曾经想过离婚,自己也曾经是天之骄子,是父母的骄傲,邻里羡慕的对象,没想到结婚后自己还天天被老婆指着鼻子骂。
但他真要下决心的时候,他又想到那个花季一样的姑娘为了自己,从鲜花盛开到憔悴,都是生活所迫,要是条件好点谁会像个泼妇一样过日子呢?于是他又觉得自己应该感激她,包容她,爱她。让她快乐。
所以更多时候,苏淳总是本着“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原则与海萍相处。
表面看好像海萍很强势,也很过分,实际上正是苏淳的忍让才让海萍有机会发泄情绪。都说相爱容易相处难。无论海萍有多大的脾气,他都能笑脸相对。让海萍的无名火烟消云散。
或许苏淳自始至终对婚姻的理解都是通透的,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着他自己理解的东西。夫妻间如果不懂得体谅包容对方,那么争吵和伤害也会永远伴随着对方。
苏淳曾经在海萍吵他吵得很凶了的时候,跑出去跟别人吐槽说,要是当初回老家去,说不定自己就混个副处长了。
这话或许其它人说可以,但苏淳却不一行,因为苏淳是个没有大志向的人。他从名牌大学毕业,工作了7年还是个小职员。可见工作与他不过是谋生的手段,他从来没有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
正是因为他对工作没有追求,所以他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大环境不好。因此他心安理得拿着一份不高不低的工资得过且过。但他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心态好。
海萍的妹妹海藻开始来上海住在姐姐家,一住就是半年,对只有10个平方的家来说,确实很难,大半年里苏淳过的是和尚的生活。但苏淳没有一句怨言,甚至没有一丝不快挂在脸上。
海萍为了节约乘车费,买了一辆新自行车,刚骑了没两天,车子就被人偷了。苏淳知道以后,并没有责怪海萍,而是安慰她说,“没事,丢就丢了吧,小坎坷不算不顺”。
对苏淳来说,他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每个月的工资都会全数上交,自己偷偷挣点外快都不敢隐瞒。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抽烟。但这唯一的兴趣也差点在海萍歇斯底里中被掐灭。明明自己很生气,但他想到的是海萍的不容易,于是自己叹气一会,又乖乖回家哄老婆了。
有人说苏淳是贱人,无论海萍怎样折腾,只会忍让。其实婚姻就是要相互包容,忍让,要一忍再忍。
忍让不是贱,体谅也不是傻乎乎的胸襟。没有谁是完美的,只有在大多数时候肯迁就忍让,夫妻才能相濡以沫。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不是会说大道理,而是从身边的小事情,去体谅对方的不得已。
在婚姻中不只是有黑与白,对与错。真正好的夫妻关系都是在体谅包容中,把爱情升华成为亲情。虽然不见得有多浪漫,但却像你进我退,你退我进中的双人舞。让生活多姿多彩,一起努力直奔幸福的方向。
海萍习惯了对苏淳的颐指气使的说话方式,海萍给他说事从来都说结果,他只需要照做就行。苏淳的体谅和忍让,在海萍看来不是胸襟和度量,而是窝囊。
但有胸襟不是没底线,有度量也不是无原则。
海萍要买房,要求苏淳向父母要钱4万元付首付。苏淳觉得父母不易,攒点钱不容易,还要负担有精神病的舅舅。而自己本来是父母的骄傲,不但没有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现在还要成为“啃老”族,说什么都不同意。
但海萍坚持,还振振有词:“现在谁不啃老?我们不啃他们,社会就要啃我们。让你妈把能拿的钱全都拿出来,不要怕,等她老了我养她。”
苏淳觉得不可思议,给父母养老本就是为人子女该做的事,怎么能拿钱做交易呢?但海萍有自己的账要算。“你妈养你22年,我要跟你过到80岁,万一你再长寿点,到90岁,我还要伺候你吃喝。谁服侍你的时间长?”
苏淳无法反驳海萍的歪理邪说,只能口头答应。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向父母借钱,而是去借的高利贷,在苏淳看来,作为子女不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已是不孝。反而要父母拿出全部积蓄,更是过分。
后来苏淳被公司陷害,却因为宋思明的关系,直接升了职,但苏淳却越来越不安。因为苏淳知道大家巴结他不过是误会自己是市长的小舅子而已。如果他按照这个误会走下去,自己就可以名利双收了。
但苏淳却很通透,他虽然不上进,但公司里拜高踩低的人不少。他知道宋思明连这样的事都能摆平,一定是用了非常规手段的。
这样的人得意时或许是靠山,但失意的时候,也很有可能是万丈深渊。家里有个海藻已经陷进去了,自己不能再掉进同一个坑里。于是他果断选择辞职,远离这个权利漩涡。
海萍说他傻,胆小,太老实,有靠山不用,偏要自己创业。话里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但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苏淳虽然胆小如鼠,但他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他更明白人只能赚自己应得的钱。
表面看老实人好像吃亏了,实际上“吃亏是福”,他们得到的更多。
都说“好男人都是怕老婆的,”对于一个男人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的,永远是他的老婆。
这样看,表面看苏淳窝囊,胆小如鼠,懦弱,没一样拿得出手的优点。但他有原则,有底线。他从不为生活中的小事纠结,他自始至终都在保持家庭的平和和幸福。
这样看来或许正是懂得谦让的男人才会处处宽容和善待女人,“怕老婆”的男人才更懂得爱的涵义。这样的男人才是真正值得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