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节能装配式建筑建造(江苏省内首个零能耗低碳建筑群示范项目)
江苏节能装配式建筑建造(江苏省内首个零能耗低碳建筑群示范项目)二是要自备新能源设施:在结构上面采用尽可能小的外表面,并且通过对窗户、屋顶和墙面的保温,减少建筑热量的损失。所谓“零能耗”并不是指建筑能耗为零,而是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耗能、碳排放被抵消,实现平衡。零能耗建筑的标准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是减少能耗需求,如减少热损失:
点击上方蓝字“森林建筑研究”关注我们
建筑行业每年约50亿吨能源消耗、130亿吨二氧化碳,如此之高的碳排放,若想实现碳中和,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试想,未来的建筑,在建造、使用上基本不排放二氧化碳,这对于温室气体排放占世界总排放量三分之一左右的建筑业将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零能耗建筑。
所谓“零能耗”并不是指建筑能耗为零,而是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耗能、碳排放被抵消,实现平衡。
零能耗建筑的标准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一是减少能耗需求,如减少热损失:
在结构上面采用尽可能小的外表面,并且通过对窗户、屋顶和墙面的保温,减少建筑热量的损失。
二是要自备新能源设施:
比如现在的建筑,想要热水,就得通过屋顶的太阳能,而零能耗建筑对于能源需求几乎可以全部自发。
江苏省首个零能耗低碳建筑群示范项目——位于新能源产业园区的零碳示范社区,“太阳里”城市客厅。
在这里,展馆是太阳能发电;路灯是太阳能发电;房间能够利用太阳能“一键开窗”......所见之处,皆为光伏!
全球首个太阳能自驱动雕塑
位于江苏泰州海陵区新能源产业园的“零碳示范社区”——“太阳里”是光伏全场景示范应用的展示区。还未走近,远远地就看到一个伫立的红色雕塑,像一面抽象的红旗。
这座雕塑可神奇了!可以在白天跟着太阳旋转,每24小时转动一圈。
红色部分采用彩色碲化镉光伏材料,可以发电,用于照明和雕塑驱动。据介绍,雕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日晷,采用全天候太阳跟踪系统,太阳能面板始终跟着太阳走。无需人工干预,完全自动。
该雕塑是“太阳城”地标,也是全球第一个太阳能自驱动雕塑。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态,它突破了传统雕塑静止的状态,通过借助太阳能,实现自动旋转,向大家呈现了动态美感和全新的艺术创造力。
泰州(海陵)光伏产业展示馆
泰州(海陵)光伏产业展示馆的造型以日晷为创意起源,总面积1450平方米,共有6大主题展区。
来到光伏产业展示馆,映入眼帘的是全球首幅光伏壁画——稻河映像,在阳光的照耀下,太阳能面板上呈现的特色民居,青砖黛瓦、依水而建,十分生动。
整个展厅的空间构型为日晷形状,由天赋使命、光之追求、点砂成金、聚能成链、光之荣耀以及零碳城市6个功能分区组成,系统性阐述了发展光伏产业的必要性和海陵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势,展现海陵集中力量做强光伏产业链的奋斗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该展馆屋顶全部采用太阳能光伏面板。该光伏产业展示馆的屋顶和壁画太阳能光伏面板的总装机量达160KW,年发电量超过20万度。
零能耗建筑
除了泰州(海陵)光伏产业展示馆,海能集团因地制宜打造零碳建筑项目,将光伏与道路、景观、墙面、屋面、街头小品等深度融合,实现光伏发电全景式应用。
零碳建筑是省内首个零能耗低碳建筑群示范项目,从光伏发电到储能到建筑直流的应用,实现了建筑用能的自平衡,也是光伏与建筑的深度融合。
从高空俯视,该零碳建筑由3座小型建筑和1座构筑物组成,分别是住宅、会议、咖啡厅,实现了家居、办公、休闲等全场景示范。年发电15万度,预计能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120吨。
(室内景观)
(使用彩色透光薄膜光伏组件)
经测算,年发电量15万度不仅可以满足自身一年的用电,还将产生12万度富余电量。富余的电量将通过有效转换,供应周边路灯等基础设施的使用,真正实现‘零碳应用’!
建设前后对比
光伏 公共建筑
此外,作为“太阳城”,海陵区政府、区社区服务中心、石材城、学校等公共建筑屋顶也相继建设了光伏发电站,打造了一批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
力争到2023年,海陵区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屋顶总面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40%,工商业厂房屋顶总面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30%,农村居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20%。
光伏助力未来城镇,“处处有光伏、家家用光伏、人人享光伏,这是我们推进光伏全场景示范应用的初衷,也是把‘太阳城’打造成海陵名片、建设‘零碳城市’的重要目标。”海陵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剑波说。
“零碳”“低碳”“减碳”“负碳”等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生活方式,如今已在海陵变为现实模样。
END
往期推荐
“让建筑消失”|隈研吾 Kengo Kuma 自然负建筑
什么是低碳、零碳、负碳建筑?未来碳中和的绿色建筑发展方向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