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一附院双腔起搏器手术(中大八院心内科完成深圳市首批Micra)
南大一附院双腔起搏器手术(中大八院心内科完成深圳市首批Micra)审读:谭录岗黄辉教授介绍,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有起搏器治疗需求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是许多患者存在排斥起搏手术治疗的心理,让起搏器治疗遇到阻力。技术的变革让无导线起搏器越来越受患者青睐,因为它解决了传统起搏手术的不足之处。本次植入的Micra AV双腔无导线起搏器,不但继承了第一代无导线起搏器的所有优点:比如体积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克,兼容1.5 T/3.0 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电池续航12年等优点,没有传统电极导线相关并发症,患者几乎感觉不到有异物。还通过算法革新,内置加速度感受器可以智能感知心房信号,大大拓展适应症范围。患者的治疗舒适感也不断提升,同时医生的工作强度也大大改善。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血管内科是深圳市唯一一家连续15年被评为市级重点的心血管专科,是中大八院龙头科室之一。秉承中山大学厚重的医科底蕴与深圳的创新精神,中大八院心内科一直在不断创新、探索起搏治疗领域发展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副院长黄辉及该院心内科学科带头人伍贵富教授的支持及指导下,中大八院心内科张焕基主任团队完成了该院首例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此项技术标志着中大八院心内科在心律失常介入诊疗领域开启了无线起搏新时代,实现了患者装起搏器不需开刀的梦想!中大八院也是深圳市首批开展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医院之一。
据了解,这名患者因起搏器电池耗竭更换4年后,出现囊袋皮肤感染溃破。经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再次植入起搏器。张焕基主任团队多次查房讨论,决定为其植入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
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起搏器相比,没有电极导线和囊袋,大大降低创伤与感染风险,其直接植入在心腔内,无伤疤、无切口,患者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时间也大大缩短,术后只需1-2天的康复即可出院。
黄辉教授介绍,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有起搏器治疗需求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是许多患者存在排斥起搏手术治疗的心理,让起搏器治疗遇到阻力。
技术的变革让无导线起搏器越来越受患者青睐,因为它解决了传统起搏手术的不足之处。本次植入的Micra AV双腔无导线起搏器,不但继承了第一代无导线起搏器的所有优点:比如体积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克,兼容1.5 T/3.0 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电池续航12年等优点,没有传统电极导线相关并发症,患者几乎感觉不到有异物。还通过算法革新,内置加速度感受器可以智能感知心房信号,大大拓展适应症范围。患者的治疗舒适感也不断提升,同时医生的工作强度也大大改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血管内科是深圳市唯一一家连续15年被评为市级重点的心血管专科,是中大八院龙头科室之一。秉承中山大学厚重的医科底蕴与深圳的创新精神,中大八院心内科一直在不断创新、探索起搏治疗领域发展的新道路和新方法,让深圳及周边地区的心律失常患者享受到更专业、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