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绽放别样风采(大海上绽放别样青春)
青春绽放别样风采(大海上绽放别样青春)根据教学安排,上海交大的学生们按照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技术等学科分为6组,每组10~11人。9月2日,“雪龙”号抵达我国黄海海域,一场海洋学子的海上大练兵开始了。本航次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与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在校大学生联合开展的首次海上实践活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的80余名师生随“雪龙”号一起出海,开展海上实践教学活动。在海上看日出日落,下放温盐深仪获取海水样品,开展垂直拖网作业获取浮游生物,在船载实验室完成样品处理……对于上海交大的海洋学子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海洋科考初体验,是他们逐梦蔚蓝道路上的坚实一步。创新 海洋课开到“雪龙”号
——记“雪龙”号试航暨首次科教融合教学航次
老师为学生们讲解CTD结构和作业流程 记者 赵宁摄
学生们收集海洋沉积物样品 记者 赵宁 摄
9月1日上午,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缓缓离开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开始执行试航暨首次科教融合教学航次任务。
本航次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与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在校大学生联合开展的首次海上实践活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的80余名师生随“雪龙”号一起出海,开展海上实践教学活动。
在海上看日出日落,下放温盐深仪获取海水样品,开展垂直拖网作业获取浮游生物,在船载实验室完成样品处理……对于上海交大的海洋学子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海洋科考初体验,是他们逐梦蔚蓝道路上的坚实一步。
创新 海洋课开到“雪龙”号
9月2日,“雪龙”号抵达我国黄海海域,一场海洋学子的海上大练兵开始了。
根据教学安排,上海交大的学生们按照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技术等学科分为6组,每组10~11人。
“雪龙”号舯甲板上,上海交大海洋学院海上实践课程负责人钟贻森正在为物理组里的学生们讲解温盐深仪(CTD)水下单元和采水器系统的结构,以及操作流程等。
CTD是海洋科考的必备利器,可实现对水温、盐度、深度、流速、流向、溶解氧、叶绿素等要素的全深度剖面观测。同学们凝神观察CTD的结构组成,默记CTD下放、回收及采水方法和操作流程。老师指导示范后,同学们纷纷上前体验CTD下放前的采水器设置等系列操作。一切准备就绪,“雪龙”号船员操纵绞车,将CTD缓缓放入大海。
CTD作业完毕回收至甲板后,上海交大海洋学院教学组老师李纪开始为生物组的同学讲述垂直拖网作业流程,展示在不同水深层面采集的浮游生物样品。
随后,上海交大海洋学院教学组老师张瑞峰为化学组学生授课,指导他们从CTD上进行溶解氧、pH值和营养盐的采样,以及后续样品的处理、保存和测定流程。
在艉甲板,学生们通过箱式、多管采泥器等工具,开展海洋沉积物的采样;在飞行甲板,学习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在实验室,学生们对取得的海水和地质样品做预处理,进行现场实验分析……
9月4日上午,连续站作业开始了。连续站作业需要24小时不间断,各组老师每3个小时进行一次实操教学,作业与授课安排十分紧凑。
此时,经过两天的实践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海上作业的流程,海上安全意识也得到了提升。记者看到,CTD入水前,物理组的学生们动作娴熟地上前挂采水瓶,待CTD入水后,物理组撤出,回到实验室看数据、听讲;5分钟后,CTD顺利出水,生物组进入,开展垂直拖网作业,完成样品收集后撤出;随后化学组进入,完成采水环节……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学生们独立作业迅速、规范,已经不需要老师帮忙。“学生们成长很快,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这些科考仪器,但他们对作业流程、安全规范等掌握得非常扎实。”李纪说。
据统计,本航次学生们共完成6个断面调查站,以及1个连续站9次观测。开展CTD作业17次,垂直拖网作业32次,多管取样作业12次,箱式取样作业11次,海上无人机飞行9次。
海上实践课程开始以来,上海交大的学生没有一人因为晕船或者其他原因缺课。无论是凌晨还是深夜,甲板还是实验室,总能看见学生们忙碌的身影。
“本航次教学实践活动,达到了书本理论与动手实践的结合、教书育人与科研育人的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汇合,培养了学生艰苦奋斗的科研精神,以及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航次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周朦表示,希望能够和极地中心将这门海上实践活动长期举办下去。
文化 海上生活的苦与乐
宁上山,不下海。“老海洋”们都知道,海上生活最苦的不是环境,而是精神生活的匮乏。
极地考察更是如此,动辄一个季度,甚至半年以上。多年执行极地考察任务的“雪龙”号上,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生活,以缓解队员们的工作压力和思乡情绪。本次海上实践活动虽然只有6天,同学们也体验了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联欢晚会、集体包水饺、海上留影等“雪龙”号传统节目。
9月5日晚上,海上实践课程落下帷幕,“雪龙”号即将返航。此时受“轩岚诺”超强台风影响,船上仍有颠簸。船外,海浪翻滚;船内,告别“雪龙”联欢活动已热闹开场。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在“雪龙”号船长朱兵和轮机长吴健的带领下,船员们身着白色制服,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我和我的祖国》。
2021级的博士研究生何韵竹手持“团扇”,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古典舞。现场观众在为她专业舞姿喝彩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她手中那把不同寻常的团扇。
“南极长城极地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负责人丁海涛为我们讲过南极故事。其中有一个细节,南极越冬队员用头发做毛笔书写对联,让年味绵延在南极。”受此启发,何韵竹和同学们用船上的废弃物制作了这把团扇。
9月4日中午,“雪龙”号飞行甲板上,一场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正在举行。航次临时党总支副书记、上海交大海洋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许艳告诉记者,就在上海交大海洋学院学生登船的3天前,其中有5名学生刚刚转为中共预备党员,他们的入党宣誓仪式被安排在了这次“雪龙之旅”期间。
面对鲜红的党旗,5名学生在参与过我国首次南极科考、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吴林的带领下,郑重许下对党的誓言。
“浅蓝色的天,深蓝色的海,橘色的钢架,绿色的甲板,鲜红的党旗……这幅绝美的画面将镌刻在我的心中。”参与此次宣誓的上海交大2019级本科生管俊茹说,“感谢‘雪龙’号,给我的入党历程画上了一个如此特别的记号,未来我会尽自己所学,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感悟 海洋学子的家国情
作为我国最大、服役时间最长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是我国海洋科考的标志性符号。
“家人和朋友听说我要随‘雪龙’号出海,都很羡慕,也替我感到高兴。”上海交大2021级博士研究生杨诗楷说,“很早之前就知道‘雪龙’号是一艘‘战功赫赫’的明星船,这次能有机会在船上参加实践活动,我感到非常幸运。”
硕士研究生王春雪来自新疆,这是她第一次见到大海。“这次海上实践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海洋的多重魅力,有晴空万里、碧海蓝天,也有翻云覆雨、狂风大浪,有幸在‘雪龙’号上初识大海,也让我对海洋科研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王春雪说。
对于上海交大海洋学院实验师晏茂军来说,此次登上“雪龙”号颇有旧地重游的感觉。2019年,刚刚毕业进入上海交大海洋学院的晏茂军有幸参加了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负责走航观测,所乘船舶正是“雪龙”号。晏茂军告诉记者,和第一次去南极不同,此次他全程参与了航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实践课程6个学科方向开设的十几个实验项目的物资准备,这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一个航次背后的艰辛。
再次登上“雪龙”号,几乎每一处都能唤起晏茂军曾经的回忆,但又有不同的感触。“曾经我作为考察队的一员,主要进行科研项目,更关注于自己的实验内容,而这次是作为课程安全员,需要全程监督保障所有人的安全作业,共同完成海上实践教学任务。”晏茂军说,“在‘雪龙’号上,希望学生心中能种下海洋科学探索和实践的种子,期待未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示范 硬保障与新模式
“本航次是极地中心与上海交大面向在校大学生联合开展的首次海上实践活动。”航次领队徐宁介绍,极地中心精心备航、周密安排,选派具有丰富一线科考经验的人员参与海上实践,并在船上成立了临时党总支。
徐宁介绍,本航次严格执行极地船舶大洋作业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了作业的安全有序开展。同时,“雪龙”号配备有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成熟规范的作业体系,以及专业的科考调查队伍,既确保了海上实践教学内容与国际主流、前沿接轨,也为课程的安全进行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同学们做出了专业示范。
此次海上实践活动为期6天,时间虽短,内容却很丰富。周朦告诉记者,得益于“雪龙”号的强大平台,此次海上实践课程内容安排饱满,涵盖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技术、海洋生态等学科方向。学生在完成各自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又能充分注重学科交叉。除了充实的作业实操,本次课程还安排了极地科考研究报告会、特色活动,引导同学了解海洋科考,树立家国情怀。
海洋科学至今仍是一门以观测为主要手段的学科。海洋领域几乎所有重大科学进展,都与海洋调查和观测手段的创新密切相关。“海洋学院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在书本上、实验室里,还要在大海上。”有着十几次国内外极地科考经历的周朦是一个“老海洋”,“海上实践是必修课,希望通过这次难得的出海机会,进一步探索学校实践育人的教学新模式。”
9月7日,“雪龙”号缓缓停靠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本次试航对船舶航行设备、救生消防设备、防污染设备及科考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实效试验,船舶各项设备满足执行第39次南极考察任务的要求。
近年来,教育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推动校所合作工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人才队伍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设施设备共享、科研项目攻关等方面开展了积极合作。
“本航次是我国首次在极地科考破冰船开展科教融合实践活动,合作实、模式新,树立了部-部共建、优势互补的典范,为之后的合作共建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和示范。同时也验证了极地中心技术保障团队的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现场经验丰富。”徐宁表示。
■记者手记
见证成长
本次试航,是上海交大和极地中心携手开展的一次科教融合创新实践活动。一方是拥有一流海洋科学专业和人才优势的老牌名校,一方是拥有国家先进科考平台的特色科研单位,二者可谓是强强联合。但在“雪龙”号出发前,我却心有顾虑,海上工作辛苦万分,此次试航又恰逢超强台风“轩岚诺”影响,海况并不理想,这些平时身处象牙塔中的年轻学子,能否经受得住海浪的考验,以及现场作业的辛苦?但通过几天的现场观察,我被这些年轻的海洋学子所深深打动。
我被他们的勇敢打动。2019级本科生李欣然出海第一天就因为晕船吐了3次,但她咬牙坚持,没有落下一次课程。我看到,在每一次作业实操中,有很多女生都冲在前面,油污、海泥、雨水……无论是在大面站还是连续站作业,无论是白天还是凌晨作业,无论天气是降雨还是大风,自始至终没有一人请假,他们在课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韧性,甚至超出老师们的预期。
我被他们的协作创新感动。现场操作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因为力气不足,有时无法独立完成自己的操作流程,旁边的同学看到后会立刻上前帮忙,共同完成操作步骤,保障了后续作业的顺利进行。在24小时连续站作业期间,学生们遇到了海水样品化学过滤缓慢的问题,为了不影响样品的处理,大家集思广益,通过增加过滤杯子、添加多通道泵头等方式,大大提高了过滤效率,及时完成连续站的样品处理。
我被他们的乐观打动。24小时的连续站位作业,很多同学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有时甚至凌晨才下课,但他们却仍对海洋充满了渴望和热情,他们乐此不疲地在海底“泥巴”中“寻宝”,在拖网中发现了一个海洋生物,让他们开怀大笑、拍照纪念。在告别“雪龙”号时,很多学生都表示此行收获很多,对海洋专业的认同和科研兴趣更大了。“有幸登‘雪龙’,立志报国家。”这是上海交大海洋学子在船上合影时的呐喊,也是他们报效祖国的铮铮誓言。
我被他们的善良打动。2019级本科生管俊茹在听到有些船员们因为执行国家极地考察任务而长期远离祖国和家人,甚至家人去世也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的故事时,双眼通红,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雪龙”号一楼餐厅门口的墙上挂满了科考队员拍摄的照片,2021级博士生杨诗楷久久驻足于此,并用手机拍照留存。她说:“从这些照片的命名中,我能感受到科考队员对家人的思念,备受感动,我要将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同学听。”
这些其实正是海洋人所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回望来时路,一代代海洋人革故鼎新,砥砺奋进,推动我国海洋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在这一过程中,老一辈海洋人艰苦奋斗、勇于争先、团结协作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越是伟大的梦想,越是需要一代代人接力推进。通过这次试航,我看到了一批心怀梦想、身怀本领的年轻人,正在慢慢扎根海洋,融入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时代洪流中。他们传承老一辈精神,诠释新一代担当,矢志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令人敬佩。
(赵宁)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