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和治理方法(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和治理方法(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其特点是:一氧化氮是无色、无嗅、无臭的惰性气体,在大气中可缓慢氧化为一氧化氮。液化点为151.7℃,冰点为163.6℃。液体和固体一氧化氮均为绿色,在水中微溶,在稀硝酸中溶解度增大。一氧化氮与氧化剂反应生成N2,与还原剂反应生成N2。一氧化氮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从而降低了氡的输血功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报道,导致痉挛和瘫痪。急性高浓度中毒时,会迅速引起肺部充血和水肿。在大气层中发现了六种氧化氮、硝酸和亚硝酸,其中只有NO2/NO/N2O的含量可以测量,而N2O在低层大气层中极不活跃,只与高层大气层中的光化学反应有关。所以这不是大气污染物,只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也就是常说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是自然界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果表明,污染环境NO2的平均背景浓度为100微升。但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破坏了这一平衡,NO2对环境

稍微了解过一些化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NO NO N2O3 N2O4等我们统称为氮氧化物。通常以氮氧化物为代表的NO2污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那么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危害有哪些呢?

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和治理方法(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危害)(1)

氮氧化物的来源

全球范围内,由于闪电、森林火灾、火山爆发以及细菌分解含氮有机物质等原因,产生了多达5亿吨的含氮有机物质。

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也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而且由于人类排放的一氧化氮浓度较高,排放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地区,如城市、工业区等,造成的危害也较大。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氮中,90%以上是由人类活动(包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例如电厂锅炉和各种工业炉子。机动车和其他内燃机中的燃料在高温下燃烧时,空气中的N2和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生成NO2,燃料中的含氮有机物质被氧化生成NO2。另外,某些化学生产过程,如硝酸生产和硝化、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的硝酸处理、催化剂制造和金属的高温焊接、化学过程中不完全吸收含氮化合物和设备泄漏等,都可能导致一定量的NO2进入大气。

二氧化氮是自然界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果表明,污染环境NO2的平均背景浓度为100微升。但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破坏了这一平衡,NO2对环境造成了人为污染。在大城市,NO2的平均浓度为40~80 ppb,有的地方甚至达到0.3~0.4 ppm。

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和治理方法(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危害)(2)

氮氧化物的性质和危害

氮在大气中含量很高。氮素分子化学性质稳定,而元素氮素活性极高。其电负性为3.07,仅次于氟,氧,氯,使氮与其它元素结合形成更强的价键和更稳定的化合物。由-3到 5的各种价态的氧化物,如NO2 N2O4 N3O4和N2O7,都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它们会在大气中自动分解为NO2和O2。

在大气层中发现了六种氧化氮、硝酸和亚硝酸,其中只有NO2/NO/N2O的含量可以测量,而N2O在低层大气层中极不活跃,只与高层大气层中的光化学反应有关。所以这不是大气污染物,只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也就是常说的一氧化氮。

其特点是:一氧化氮是无色、无嗅、无臭的惰性气体,在大气中可缓慢氧化为一氧化氮。液化点为151.7℃,冰点为163.6℃。液体和固体一氧化氮均为绿色,在水中微溶,在稀硝酸中溶解度增大。一氧化氮与氧化剂反应生成N2,与还原剂反应生成N2。一氧化氮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从而降低了氡的输血功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报道,导致痉挛和瘫痪。急性高浓度中毒时,会迅速引起肺部充血和水肿。

NO2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红褐色气味气体。下午一点时,它才能在大气层中感觉到。液化点为21.2℃。冰点是11.2摄氏度。其液体氧化氮为黄色,固体为白色。NO2在水中溶解后,水变成酸性的。氮气与碱性、强碱性及弱酸性盐类反应生成亚硝酸盐,与氨气(NH2)反应生成亚硝酸盐铵,并根据还原原理还原为N2。硝酸亚铁严重刺激了呼吸系统,血液中含有硝酸亚铁血红蛋白,影响了人的心脏、肝、肾和造血组织。慢性NO2中毒表现为支气管和肺部的气道阻塞,胃肠道疼痛和牙痛。

此外氮氧化物的危害在于,它可以在阳光下与烃类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其次是酸雨平流层中的氧化氮对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四是对人体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引起支气管炎,从而降低作物产量,使树木枯萎,金属受损。

氮氧化物的在线监测

重点地区的水污染问题,最需要从源头上加以治理。此时,气体监测仪器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氧化氮监测是污染预警、污染物监测和治理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需要在线监测设备提供准确、实时的监测数据。随著社会对污染问题的重视,对监测工具的需求,开启了在线监测仪器的发展之路,提供了市场。利用该装置可以有效地监测氮氧化物排放,从而减少事故和污染的发生。

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和治理方法(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危害)(3)

针对城市大气污染推出的智能化城市综合环境监测系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空气质量传感侦测技术、数字可视化技术进行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的集成与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化空气环境监控系统。系统不仅可以测噪音、风速、风向、温湿度、大气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环境数据,还可以将从各个区域监测点采集的实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经过运算分析后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将数据化成为可视化公告、多媒体触摸屏查询或智能手机查询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实时掌握自己所处的城市区域空气环境的质量状况,为公众提供知情权。同时,在遇到特殊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状况时,也能及时向所处区域人员报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