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进了校园,先去签到处领一份“校庆福袋”,里面有校志、纪念徽章、帽子等。一位浙江大学的大三男生拎起沉甸甸的福袋,惊呼“母校实在太壕了”!9点半左右,1万份校庆福袋就被热情的校友们领完了。 一大早,位于建国中路的杭二中老校区,就热闹起来。门口的马路上,几位交警一起疏导交通。人源源不断地进来,无一例外,先笑意盈盈在校门口拍照打卡。 上课的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尚可,他用数学原理结合校史,讲述了二中的初心。他说:“二中就是一个坐标系的原点,遍布世界的校友以此定位;校庆就是一个线性回归方程,零落的散点于此并轨。许多校友虽与母校分居地球两侧,但都顺着过地心的大圆飞回二中,一时也不松懈;许多校友虽和母校分居两条异面直线上,但都穿越时空画一条公垂线直奔二中 一刻也不停留。”一万多名校友从全国赶来

都市快报 张娜

“上课啦!”

今天早上9点,杭州第二中学100岁的退休教师、浙江省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林炜彤,走上舞台说出这句话,拉开杭州第二中学建校120周年庆典的序幕。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1)

台上坐着120名同学,台下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万名校友。头发发白的老人,带着孩子来的中年夫妻,还有刚进大学一个月的大一新生,大家都成了这节课的学生。

上课的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尚可,他用数学原理结合校史,讲述了二中的初心。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2)

他说:“二中就是一个坐标系的原点,遍布世界的校友以此定位;校庆就是一个线性回归方程,零落的散点于此并轨。许多校友虽与母校分居地球两侧,但都顺着过地心的大圆飞回二中,一时也不松懈;许多校友虽和母校分居两条异面直线上,但都穿越时空画一条公垂线直奔二中 一刻也不停留。”

一万多名校友从全国赶来

一大早,位于建国中路的杭二中老校区,就热闹起来。门口的马路上,几位交警一起疏导交通。人源源不断地进来,无一例外,先笑意盈盈在校门口拍照打卡。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3)

进了校园,先去签到处领一份“校庆福袋”,里面有校志、纪念徽章、帽子等。一位浙江大学的大三男生拎起沉甸甸的福袋,惊呼“母校实在太壕了”!9点半左右,1万份校庆福袋就被热情的校友们领完了。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4)

三好楼、四眼井、五爱堂,处处都是大家的回忆。有不少校友是呼朋引伴来的,大家拉着横幅,四处合影,准备庆典结束就来一场同学聚会。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5)

庆典开始了,校友们又重新成了二中的学生。

第二节课由语文老师丁佳妮开讲,她和大家分享的是曾经的二中学子,一起朗诵艾青学长的诗歌《我爱这土地》。第三节课是班会课,由主持人、二中特聘讲师席文来上。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6)

五位校长齐上台

庆典上,有个令人激动的环节——二中的五位校长上台,分别是周理镛校长、郦眉若校长、徐承楠校长、叶翠微校长、尚可校长,台下掌声雷动。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7)

百廿二中,走出了数以万计的校友,培育了数不清的人才。

二中与校友之间,开启了一个《我为学校写家书》的活动,共收到1208封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校友家书,舞台的120名同学,用英语、法语、俄语等,念给大家听。

其中一封是校友,也是二中退休教师施储的家书:“我们应该将120年的二中,看成是一个新的起点,二中人与时俱进,弦歌不辍。一代代二中人,立志、努力、为公,不改的是二中人的赤子初之心,如一的是二中人的奋斗求索,不变的是二中人的责任担当。”

这些都是二中人对母校的祝福。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也给二中送来祝福。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8)

浙大副校长罗建红上台,说二中为浙大输送了很多人才,仅近三年,就有484名杭二中学生进入求是园学习。他们在求是校园中勤奋学习,再接再厉,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近三年,浙大杭二中生源毕业生境外深造率45.9%,境内升学率35%,升学深造率合计超过80%。

一家三口都是二中人

杭二中作为杭城名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家庭都有“二中情结”。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9)

比如庆典上这个张念慈老师家庭,从夫妻两人到大弟、小妹、姨妹、妹夫、内弟、弟媳、再到女儿、女婿共有16位二中校友或教师,这种“二中情缘”实在难得。

现场,有一对父子笑容满面,在舞台前合影,他们一家也是难得的缘分——一家三口都是二中人。妈妈因为有事,未能到现场。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10)

爸爸俞惠中1952年出生,是二中69届毕业生,妈妈和爸爸同届。儿子俞文涛1980年出生,是二中99届毕业生。

“我99年从二中毕业,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学天体物理。”俞文涛本科毕业去了德国波恩大学继续深造,硕博连读。毕业后回国,在北京一家公司做技术支持。

他说,110周年校庆时正在读书,没能回来很遗憾,这次120周年校庆一定要赶回来。

读高中时,他参加了数学竞赛和化学竞赛,有些科目的高中内容,高一时就学完了,校长徐承楠特批,他们这批人有些课可以不用上。

“我们这十几个人就在一间教室里,继续深入学习数学和化学。现在想想,学校是挺大胆的,可能这就是二中个性化教学的开端吧。”

二中三年,俞文涛说自己的很多习惯,就是从这里开始,并坚持到现在的。“比如做事效率。当时参加化学竞赛,老师拿来一本习题,一套题要求二三十分钟做出来,这种快速又高效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了,一直到现在都很受用。”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11)

95周年庆时

我是引导员

96届校友、43岁的赵祎,在杭二中读了六年书,初中3年,高中3年。一进大门,他就乐了,兴冲冲发了条朋友圈,说:“95周年校庆时,我就是干的挂红丝带迎宾的活!”

1994年时,赵祎读高二,赶上学校举办95周年校庆,在校学生都上场,各人领了不同的任务,他是负责迎宾接待的引导员。

“现在二中绿色的印着兰花的校徽,就是从我们那时候设计出来的,人手一个,大家都当宝贝一样,到现在还收在家里。”赵祎说。

回忆起自己的中学生活,赵祎说记得的都是开心的时光,在操场踢球,在科学馆里做解剖实验,在现在的校史馆(当时是音乐教室)里上音乐课。

他最难忘的是学校名师特别多。“我的成绩弱一点,学校把我们十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课余时间请老师帮我们补课。当时的校长徐承楠,来帮我们补物理。他特别厉害,明明之前很难懂的定理,经他一讲,我就明白了。看来,这就是名师的力量。”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12)

以下是尚可校长致辞全文:

杭二中纪录片(杭州二中120周年校庆)(13)

桂子香时,槐花黄后,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今天,我们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国校同庆、盛世相约。二中就是一个坐标系的原点,遍布世界的校友以此定位;校庆就是一个线性回归方程,零落的散点于此并轨。许多校友虽与母校分居地球两侧,但都顺着过地心的大圆飞回二中,一时也不松懈;许多校友虽和母校分居两条异面直线上,但都穿越时空画一条公垂线直奔二中 一刻也不停留。在此,我谨代表杭州二中向各位校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向各位领导和嘉宾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煌煌杏坛,灼灼其华。若以时间为X轴,事件为Y轴,那么百廿二中就是坐标系中的一个巨大区域,每一个坐标点都是光荣的篇章。

1899年,中国现代学校萌芽时,“诚勤爱”和君子之风相融相通的蕙兰学堂在淳佑桥畔创立,开启了杭州二中的序曲华章。

1940年,抗战烽火中,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于浙大文军西迁时,在贵州湄潭创立了以“立志、努力、为公”为校训的国立浙大附中。

1951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万物复苏,两校合并,杭州二中开启新征程。

1978年,十年动乱结束后,高考恢复,二中成为首批省重点中学。

1995年,杭州二中成为浙江省首批18所一级重点中学之一。

2001年,新世纪曙光初露,二中集团办学,跨江发展,诸多国家级荣誉接踵而至。直到2019年,钱江世纪城的杭州二中钱江学校创立,宣告二中进入了名校集团化发展新时期。

从淳佑桥畔的蕙兰到湄江百鸟的骊歌,从之江碧空的塔影到钱江潮水的奔涌,杭州二中走过的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横跨三个世纪薪火相传,培育万千英才初心不变。二中人在民族进步与复兴的历史上灿若星辰,二中的发展和祖国的振兴同频共振!立足当下,深情回眸,每个篇章都跳动着为中华崛起而发奋的赤子之心,都活跃着为世界美好而发奋的追梦之人!先辈们的不畏艰难、坚忍不拔,后学们的奋发努力,追求卓越…… 百廿二中的传统与精神早已化作二中人的精神坐标,铭刻在记忆中,熔铸在生命里。

莼鲈之思,母校情深。百廿二中的“坐标系”中,每一个画面都是烫金的思念。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们脚下的土地,是承载校友们二中情结和集体记忆的精神家园。校友们对母校的感情就像以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不论经过多少次求导的风雨,依然不改本色,真情永驻。人生始终激荡着两种力量,一种推着我们向外走,一种拉着我们向内收。一种力量去远方,一种力量思故乡。思念对校友们来说就像无限循环小数周而复始,永不停止。

青春是一次回不去的远行,也是一场忘不掉的相逢。今天,我们远行归来,久别重逢,站在这片见证过青春的执著与梦想、浪漫和激荡、美好与温存、希望和彷徨的土地上,眼前弥望的皆是年轻时的模样。也许,你会记起春日落英纷飞时那抹青涩的笑,你会记起夏日暴雨骤至一路狂奔时那把温情的伞,你会记起秋日梧桐寂寥时那无声陪伴的人,你会记起冬日雪地上那两双脚印;也许,你会记起课间的恶作剧,记起课堂上的冷笑话,记起班主任的碎碎念,记起科任教师的口头禅;也许,你会记起那个表扬的意味深长,你会记起那个批评的语重心长;也许,你会记起那位英俊帅气的男生为你而起的行侠仗义,记起那位温婉可爱的女生为你递上的那块橡皮;也许,你会记起学校食堂让你时有抱怨却总是狼吞虎咽的饭菜,记起学校寝室那位表情严肃却充满爱意的宿管阿姨……无限掌中置,一刹成永恒。

一学校,二甲子,往事并不如烟;三好楼,五爱堂,一切静默如初;六和路,七星桥,梦想赓续不灭,青春未曾远离。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百廿二中的“坐标系”中,每一个“你”都是璀璨的星辰。百廿二中,大师云集,名家荟萃,英才辈出。

百廿二中的时空坐标系中,每个坐标点上的“你”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你只是一个渺小的坐标点,但两个“点”可以确立一条直线,三个“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无数个“点”就构成了满天璀璨的星空。二中是一个坐标,也是一个集合,每一位校友都是集合的元素,每一个元素都缺一不可,弥足珍贵,正是这些众多互异的元素才使二中成为一个丰富而圆满的集合。

每一个二中人,在二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也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学校;每一个“你”为二中增的光,添的彩,永远是绝对值,永远是增函数。

二中人,请记住:你深情凝望的土地,就是你深爱的二中,你是什么,她就是什么,你怎么样,她就怎么样,你若光明,她就不会黑暗!无论咫尺天涯,我们二中人都温暖相拥,铭心相约!

特别感谢二中代代先辈、代代老校长和教职员工,是你们以学术修养、远见卓识和家国情怀,培育了万千学子,创造了二中辉煌!特别感谢二中的所有校友,是你们在各行各业的卓越成就和巨大贡献,成就了二中的璀璨和荣光!特别感谢在校的每一位二中学生,是你们的青春激情和远大梦想,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同时,我还要特别感谢一直关心、支持、爱护二中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无论何时何地,你们都始终和二中站在一起,是你们,让我们在前行路上充满力量!

人逢盛世百岁短,业逢盛世万年长。百廿年铸造一个品牌,一个品牌流芳一段历史;百廿年忠诚一种事业,一种事业繁荣一个时代。校友们,同学们!回望历史,我们踌躇满志,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

今天的杭州二中将弘扬传统,与时俱进,始终把为学生的卓越发展而奠基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卓越素养和精英气质,使其得以征服星辰和大海,得以在追赶时代之时引领时代,在适应世界之时改变世界。我们将以二中的高境界、高水平、高品质,守护风雅、风度和风骨,以二中的大胸怀、大格局、大作为,践行善良、丰富与高贵。赤子之心,山川可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我们百廿求索,一起演绎中国教育的二中智慧;我们拥抱未来,共同创造百廿名校的崭新辉煌!

最后,衷心祝福我们的二中生机勃勃,一路向阳;衷心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蒸蒸日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