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论美的是(你认同英国艺术理论家贝尔提出的)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论美的是(你认同英国艺术理论家贝尔提出的)一片蓝天是不是有意味有形式?除了艺术,我们再看看一棵树是不是有形式?有意味?尤其是玩儿书法的。因为北大教授宗白华先生,就是根据贝尔的这个理论,他根据梁启超,曾经说过,书法有线条之美,所以提出“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的观点。一时,在书法界针对书法的线条是什么意味,讨论得津津有味。以至于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呢!但是,最近,也有很多人并不认可“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而是认为,书法不能看成是线条,书法的笔画是丰富的,有点,有块儿,也有“线”,不能因此把书法艺术,都看成是线条的造型,或者抽象的线条,这是对书法艺术的简单化理解。

谢谢你的提问。“美是有意味的形式”这句话,在中国流行了将近40年了。这话是有具体内容,比如的,对于绘画的色彩,线条来说,色彩、线条都是艺术家主观的意味和情感的表达,所以,绘画之美也就存在于线条和色彩统一的形式之中。

例如,中国画的墨法笔法,油画的色彩线条。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论美的是(你认同英国艺术理论家贝尔提出的)(1)

只因为有这样的关系,所以,就可以产生一个逻辑:没有意味,就没有美的色彩、线条,而这些色彩线条,并不是杂乱无章色彩、线条,而是有其形式统摄起来的,所以就是美的。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论美的是(你认同英国艺术理论家贝尔提出的)(2)

只因为贝尔有这样一个观点,所以,中国就引进来了,这个观点也很出名。几乎玩儿艺术的人都知道。

尤其是玩儿书法的。因为北大教授宗白华先生,就是根据贝尔的这个理论,他根据梁启超,曾经说过,书法有线条之美,所以提出“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的观点。一时,在书法界针对书法的线条是什么意味,讨论得津津有味。

以至于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呢!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论美的是(你认同英国艺术理论家贝尔提出的)(3)

但是,最近,也有很多人并不认可“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而是认为,书法不能看成是线条,书法的笔画是丰富的,有点,有块儿,也有“线”,不能因此把书法艺术,都看成是线条的造型,或者抽象的线条,这是对书法艺术的简单化理解。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论美的是(你认同英国艺术理论家贝尔提出的)(4)

除了艺术,我们再看看一棵树是不是有形式?有意味?

一片蓝天是不是有意味有形式?

所以,贝尔的观点是有一点局限的。

贝尔的观点,主要是建立在主观意识基础上的,对于客观存在的意味或者是美,他并没有谈到,因为我们讲,如果没有客观的存在,那么你主观上的意识是没有办法成立的,所以,美是客观和主观的结合。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论美的是(你认同英国艺术理论家贝尔提出的)(5)

先有了客观的存在,才有了我们自己的意识的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未必所有客观的存在都是美的,也未必所有的客观存在,都不具备形式,每一个客观存在,他的形式是完美的。

比如说一只老虎,一只狮子,他们的形式都是很完美的,那么到底他的这种形式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味,只有我们主观上的想象和联想,才能够实现对他的意味的解释。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论美的是(你认同英国艺术理论家贝尔提出的)(6)

我们的主观意识是有差别的,但是,客观是不变的,而我们的认识是可以变得,比如说,一个美人,她到底美不美,有的人认为她美,有的人认为她不美,但是,那个美人还是那个美人,她多高还是多高,多重还是多重,多白还是多白,一点也不会改变,只因为每一个人对它的看法不同,所以对于她的美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对他所赋予的意味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她是善笑还是多愁善感等等,每一个人的看法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能够建立大家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美,雅俗共赏的美也是存在的,但是在共性之中,个性显得非常的突出,这才是真正的有意味的个性的形式的审美。

那么,就书法而言,也同样是这样,有的人认为,这是美的书法,有的人确却认为是丑的书法,有的人认为,这是高级的书法,有的人认为这是中级的书法,认识是不能一样的,也是没有办法完全有一致的统一的

美有自然的美,有创造的美。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论美的是(你认同英国艺术理论家贝尔提出的)(7)

我们说创造的美有形式,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是自然的美有形式就有点无赖了。

所以,意味是创造者的事情,形式也是创造者的事情。

这就是说,一切的创造都需要美的形式,也需要意味。

比如五星红旗的比例就是一个形式,而他是色彩就是一种意味。

同时,贝尔提出的形式和意味到底是不是完全统一?这也是站不住脚的,现代美术家很多的美术作品总是形式大于意味,但是形式仍然在存在,现在西方的艺术是一个形式接着一个形式的创作,但是意味却越来越少,这说明形式和意味也是脱离的,构筑形式之美,我们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形式脱离了意味和他的意向,那么形式就会缺乏很多的意味了。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论美的是(你认同英国艺术理论家贝尔提出的)(8)

因为意味更多的是情感和思想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些思想和情感的东西,空有的形式是冷冰冰的形式。

联系我们当代的书法创作,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更多的书法创作重视了形式主义,重视了所谓的创新,重视了所谓的形式感,但是却缺少了意味,没有意味的形式,空有形式,没有异味的形式也不可能是很好的形式,更难以达到至臻至美的形式,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我们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美的艺术和或者高级的艺术创造,都是具有意味深长和耐人寻味的东西,所以才能够成为艺术的经典,这些事实说明,形式和意味总是形影相随的,不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从形式上上完全脱离出意味来,也不可能从意味中脱离出形式来,如果完全的脱离了意味,那就没有意味了,徒有形式不可能是高级的形式,徒有意味也不可能是高级的意味。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论美的是(你认同英国艺术理论家贝尔提出的)(9)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论美的是(你认同英国艺术理论家贝尔提出的)(10)

以上千里马的个人看法欢迎你的批评指正。2022年9月16日修改于乐闻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