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194分能上岸么(Libby学姐复试逆转局势成功上岸北大经院)
图书情报194分能上岸么(Libby学姐复试逆转局势成功上岸北大经院)复试后总排名:20 初试排名:42 基本概况: 应届生 - 一战考上 初试总分:390
本期经验帖作者:Libby学姐
大家在看经验帖的时候一定不要听风就是雨,要结合自身情况,有自己的判断
对报考以下院校金融硕士的同学有很大帮助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本概况:
应届生 - 一战考上
初试总分:390
初试排名:42
复试后总排名:20
心态准备:
时间是同质的,大家选择了用不同的安排填充时间,以不同的归类方式去处理感受与情绪,因而收获了不同的结果,走上了不同的人生。
1 自信
考研时大家都在学习,然而有人开心、有人痛苦。
其中造成痛苦的一大因素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对此,我有两个建议:
其一,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即考试难度与自身条件吻合。比如我更擅长计算而非论述,经过一个期末周的实验,对自己的学习耐力也有了较为准确的估量。
其二,人生是均值回归的,如果能笃定地相信着这点,你便会释然——即使这次失败,只要你始终不放弃对自身的追求,你终究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考上经院只是手段,不是目标。尽全力的同时,也努力让生活轻快一点,不用那么沉重的~
2 坚持
当内心出现波动时,更要平静下来去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说服自己,一旦再次出现苗头,就开始自我暗示。
我的备考经历可以说是一波三折,那个时候我还常常和朋友开玩笑:“要是我这样都可以考上,那后面的学弟学妹会不会多点勇气呢~”考初试的两天,我的身体情况不是很好,加上担心政治挂掉前一晚一直背书没怎么睡,考英语的时候甚至头疼得快昏过去。但是那两天我的心态非常稳定,一直在自我暗示“我会相信自己直到最后”,就这样坚持到了四门考试结束。虽然这个经历万万不可模仿,但我希望这可以给大家一些坚持的勇气。
初试:
1 复习时间
我在大三的寒假做出了考北大经院的决定。但是由于个人原因玩脱了,一直到八月份才开始正式复习,等进入状态好好学习已经九月几号了。此时,我基本处于除公司理财和高数前两章,其他都很懵懂的状态。
雪上加霜的是,或许是压力大的缘故,备考的四个月我身体突然变差,常常生病,因此每周我都要被迫休息两天。学习日一般是9:30-21:30在图书馆学习,中午休息2h,晚上回宿舍后再学40min-1h。
总体来看,我的复习时长为四个月,学习密度一般,基础不好。这也导致了我后期开始选择性放弃,初试排倒一的恶果。所以这部分请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结合自身特点利用身边的占优资源。我的经历只能提供关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得最多的分”的思路参考。
由于时间限制,我基本是图书馆的高效时间分给数学与专业课各半天,回宿舍的低效时间穿插政治和英语,其中英语学习时间最少。
2 数学 132分
大一大二都是期末突击,基本没有基础。前期利用全书等材料建知识框架,后期做真题找思路,考前模拟一次练节奏。我的学习速度较慢,记忆力一般,但擅长举一反三,所以采取了简化材料深度学习的战略。
因为没有时间看视频了,我就翻阅各种材料,各科都寻找了我最容易吸收的书,目的是尽快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高数部分看的是《张宇十八讲》,线代部分看的是红色全书,概率论部分看的是红皮的概率论讲义。
真题学习阶段使用的是张宇的真题全解,只做了03年以后的部分。一张张卷子做,以专题形式(答案册就是专题形式)复习,目的是寻找重点、体会思路和纠正易错点。
由于时间来不及,我只模拟了一次。但是建议心态不好的同学尽早模拟,多练练,不要卡在最后,否则很容易被打乱节奏。
3 英语二 80分
我的英语基本是裸考了。前期背过单词,但后面长时间不学也忘了。(由此可见,背单词要反复到最后才行)我的基础一般,词汇量差,但是得益于高中的训练,擅长做阅读题。听说英语二难度不大,我就在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模拟了18年真题的客观题部分,扣了3-5分(记不太清了)。
后来由于没时间,又觉得英语怎么样至少都能考,而其他不复习就完了,于是牺牲了英语,只在学累时做过两年真题。
主观题中,翻译很简单,我练了一次后写下了窍门(主要是关于避免二次修改,保持卷面整洁;遇到生词的措施),考前看了一遍。作文部分,作文书内容太多,我来不及学习。研友找来了一份私人模板,我就各版块挑了自己喜欢的句子考前一周反复背记。
考前两天的晚上,我又模拟了一遍主观题部分,目的是找到答题的节奏和练习写作,上考场时有底气。
4 政治 68分
我的政治投入非常少,主要目标就是及格且不拖后腿。高二小高考时期,我有学过哲学。前期看过徐涛的课,后来觉得效率太低,需要动脑的部分我能理解。于是直接11月的时候(被逼无奈,没时间)开始背徐涛的背诵笔记,每过一遍都会圈画出不熟练的部分,下一次有针对性地加强记忆。考前一周左右开始背肖四,由于我的记性不太好,用关键词法一直背到了考前一晚的凌晨。
另外,特别推荐腿姐冲刺课中的选择题整理材料。我放下选择题很久,考前一晚背了一遍,感觉还挺有帮助的。
总之,针对政治这样的学科,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效率,争取做到每次任务前有目标,每次任务后有收获。
5 专业课 110分
经院考察的科目基本固定在公司理财、投资学、计量(计量经济学)、金时序(时间序列分析)、概率论、金衍(金融工程衍生品)等方面。其中,概率论涉及比重最低,公投(公司理财 投资学)有基础题有难题,计量部分每年风格变化较大。
公司理财和投资学可以参考课本、圣才课后答案以及光华的真题。主要看会考计算的章节,资本结构、公司估值、股票定价是重点。计量的教材中,古扎拉蒂通俗易懂、量大全面,李子奈精炼简洁,更适合有基础的人阅读。李子奈的习题集不错,可以用来练习。金时序的教材良莠不齐,建议去图书馆多多翻阅,挑选和自己思路更相合的来学习,本科有开设相关课程的同学,最好提前修读一下。平稳模型部分是基础,误差修正模型、GARCH等也要弄清楚,均值、方差、预测都要会算。金衍可以看《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重点是期权、期货、互换等衍生工具的定价逻辑。
经院的专业课确实负担很重,投机心理万万不可取。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计划,尽全力拓展覆盖面。比如我看大部头教材效率较低,所以当时就决定尽可能地利用本科期间的课件和国内教材(相比国外经典教材更加精炼)进行复习。
我的整体复习思路为:
① 泛读课件与教材,对各科知识体系有大致了解
② 阅读真题,揣摩出题方向
③ 精读课件与教材,挑出自己认为可能会考的知识点记录
④ 做题(练习册,经院与光华的真题)
⑤ 总复习,对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很正常,但不要空着,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相关知识都写上去,或多或少都会给分的。
复试:
1 硬性条件
专业知识储备、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英语朗读的流畅程度
2 软性条件
印象的叠加(表达能力,表情体态)
每道题都要先说思路,再分点展开叙述,这样显得自己比较有逻辑。有些同学紧张时说话会不利索,这就要提前进行练习。
每个考场的现场气氛都不一样,我的顺序是中间靠后,到我的时候中间的老师太疲惫打了很多哈欠。我也因为思路卡顿而停了好几次。但即使这样,也要保持微笑,落落大方地坚持说完。
3 复试内容
自我介绍 抽两道专业题,有一次换题机会 朗读英语文段,并翻译,共20min。
我抽到的是“你认为中央银行可以变成私人部门吗?”和“为什么同一家公司在大陆和香港上市,定价不一样?”我将第一道题换了,换的是“请阐述两基金分离定理与积极投资、消极投资的关系”。
定价问题实质就是资本市场的问题,于是我从投资者、公司种类、市场制度等方面分角度进行了阐述;两基金分离定理问题的问题在初试时就准备过,因此回答得较为顺畅。
英语部分我抽到的是关于劳动力市场的文段,生词较多。个人感觉朗读的流畅度更为重要,翻译时遇到不会的词也没关系,联系上下文基本可以猜一猜。
总体来看,今年的复试没有考察热点,主要还是对专业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量。
4 复习过程
初试出分后再看,完全来得及。
因为压力较大的缘故,复试我有报辅导班。它对我帮助最大的是纯粹的学习环境、一起讨论思路的小伙伴(一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难免单一)、整理好的热点材料(方便;思路启发)、几次模拟面试(纠正方向;培养自信)。但主要还是看自己,切勿有依赖之心。辅导班也好,组队也好,都只是提供了资源而已,我们要做的是充分认识自己,筛选资源,利用资源,尽快地充实自己。
准备复试前,我评估了自身的长短版:表达能力比较强,英语朗读没什么问题;宏观部分基础几乎为零,词汇量过低。
其中,针对宏观部分,我在初步学习国金与货银后,以货币政策、汇率为脉络形成了自己的宏观分析体系;针对微观部分,我复习了公投的主要理论,思考了各理论之间的联系,并对常见主题的思考角度做了总结。例如资本市场的问题可以从公司、普通投资者、大股东、制度、国内外经济情况等角度来考虑。我的大部分精力其实花在了背热点上面,但是最后都没考,我只好在回答问题时穿插热点当作例证。
英语部分,能做的无非是把常见专业词汇背一背,培养良好的翻译习惯。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是很难翻译流畅的,对此,我采取的战略是每句话先速读,同时注意是否有要提前的状语,再翻译。适当的停顿其实影响不大,只要把握好节奏就行。
5 留后路
我自己是复试和调剂二手准备的,但实际上我并不推荐大家这么做。因为在此期间,我遇到了很多麻烦,二者在时间上也屡屡冲突,这导致我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进行协调。
其实这很容易对人的心绪产生干扰,如果你对自己的心态并没有自信,可能还是全力准备复试比较好。若结果不理想,再去考虑二战和出国的问题。
最后,祝愿大家心想事成~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加油喔!
公益交流答疑QQ群:974097469
B站据点:金融431备考指南
服务号:金融硕士备考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