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世界83国(周游世界之二)
周游世界83国(周游世界之二)来到日本东京的这座著名的曾经被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提到“上野公园”,抬头四处张望一看,才发现这里四周所呈现的基本上都是一种原生态的美,它体现的基本上是一种粗犷的美。灰、黑与白和谐构成它原生态的主体。鲁迅在《藤野先生》里这一段描写我印象最深,我不仅自己能背,而且不仅要求学生们能够背颂,而且要让学生找出里面的好几种修辞手法来。今天我们起来得比较早,我们按原来的计划先去东京的上野公园“玩”。我曾经给学生上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选至《朝花夕拾》)这一篇文章,所以我现在虽然年事已高,但是文章我到现在还是那样记忆犹新:“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的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
周游世界之二
日本之见闻
(二)
胡河西
今天我们起来得比较早,我们按原来的计划先去东京的上野公园“玩”。
我曾经给学生上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选至《朝花夕拾》)这一篇文章,所以我现在虽然年事已高,但是文章我到现在还是那样记忆犹新:“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
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的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
鲁迅在《藤野先生》里这一段描写我印象最深,我不仅自己能背,而且不仅要求学生们能够背颂,而且要让学生找出里面的好几种修辞手法来。
来到日本东京的这座著名的曾经被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提到“上野公园”,抬头四处张望一看,才发现这里四周所呈现的基本上都是一种原生态的美,它体现的基本上是一种粗犷的美。灰、黑与白和谐构成它原生态的主体。
高大而古老的树木,成群结队的乌鸦在树上‘’呱‘’、‘’呱‘’叫着,时不时飞来飞去,它们追逐着那些游客,讨要食物吃。当然还有那美丽的“绿雉”鸟在树上呼朋引伴地唱歌,它也不和乌鸦伙同,只是高傲地飞来飞去,据说它是日本的国鸟,但是我认为它还不如我们的寒鸡或锦鸡漂亮。
在宽阔硕大的毛茸茸、绿茵茵的草坪里,有鲁迅先生的雕像,他严肃而威严地矗立在草坪中,好像以冷峻的眼光注视着世态的一切。他好像要说什么似的,又好像什么都不想说,好一副“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模样。
游了“上野公园”,已经快要是一天了,天色已经接近傍晚,夜幕快要降临,我突然有一个大胆念头,就打算去那臭名昭著的日本的“靖国神社”去看看。我把这个想法对她们说了,她们也一致赞成,于是我们打车去了东京的“靖国神社”。
来到“靖国神社”,天已经完全黑下来,成群结队的乌鸦聚集在大好多树上,它们在大树上呼朋引伴地叫着,或者是在树丛中飞来飞去,让本来就让很偏僻、很幽静的“靖国神社”显得格外地凄凉和让人感到恐怖。
“靖国神社”给人的感觉是黑与白的混合体,总体是给人灰暗的映像。两扇巨大的有些夸张的粗犷的大门敞开着,但是没有一个守门人员来收门票,里面也寂无一人。“靖国神社”就在面前,一个一米高的台子上面挂着日本特色的扇子形恐怖的幕布,台子里面看不清楚,据说最大恶极的山本五十六?臭名昭著的东条英机、侵华总司令冈村宁次及许多政务要人的灵位就在里面,当然他们罪恶的名字不仅在这里,也永远镌刻在世界战争史上,镌刻在世界历史的耻辱柱上了,这就是遗臭万年。
这里太幽静太凄凉了,看不到一个活人,我只感觉到有无数的邪恶的日本幽灵在这里无所事事地徘徊,可能这些幽灵看到中国人更加生气。我突然感到自己有些骄傲,我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居然骄傲的挺立于日本的“靖国神社”,藐视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等,这是我背后有已经完全站起来的我们强大的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缘故。
天虽然完全黑下来了,靖国神社静悄悄的。但是她俩却兴致勃勃,我就催着她们走了,她俩又摄了好几张照片,才余兴未致地走了。
第二天就在日本新闻知道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就在昨晚,“靖国神社”的一个厕所被一个韩国年轻人给炸了,虽然爆炸只是发生在一个厕所里面,但是爆炸声还是震动了整个世界,我觉得韩国人还是有种,真痛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