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部歌王王洛宾简介(西部歌王王洛宾)

西部歌王王洛宾简介(西部歌王王洛宾)王洛宾那会儿二十几岁,又有才华。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导演根据剧情要求安排王洛宾和卓玛同骑在一匹马上。在那个年代,王洛宾非常拘谨,小心地坐在卓玛身后,和她保持着男女有别的距离,两手紧紧抓着底下的马鞍不放。而卓玛却毫不在意,马鞭一扬,纵马狂奔起来。王洛宾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抱住了卓玛的腰……两个人在一起相处了三天,有两个晚上他们同骑在一匹马上看露天电影,可想而知互生情愫是必然的。萨耶卓玛《民族万岁》年轻时的王洛宾旧社会大部分少数民族的音乐基本都停留在“口耳相传”的阶段,要保留少数民族音乐原有的“风味” 又能让广大讲汉语的人民听懂进而传播开来,是非常难做到的,这个过程是少数民族的审美被世人所接受的过程。1940年,中国电影创始人之一的郑君里带领电影队前往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拍摄纪录电影《民族万岁》,王洛宾作为编曲随剧组一道。导演找到一个当地千户长的女儿萨耶卓玛出演牧羊女的角色,王洛宾则演了

王洛宾1913年生于北京,中国民族音乐家,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

就是你能想到的、能唱出来的民歌儿十首至少有八首都是他创作或改编的,比如说《达坂城的姑娘》、《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青春舞曲》、《一江水》等等等等。他一生搜集、整理、翻译、编配、创作了过千首西部民歌,对少数民族歌曲传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洛宾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他跟冼星海、聂耳等同时代的音乐家类似,在二三十岁的时候赶上了民族灾难,投身革命事业。但王洛宾跟他们又不太一样,只身一人到西部边陲,艰苦创作。

1938年10月,王洛宾与第一任妻子杜明远结婚,婚后不久两人奔赴抗日前线。为旅途方便,杜明远改名罗珊,跟王洛宾以兄妹相称。同年,王洛宾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

西部歌王王洛宾简介(西部歌王王洛宾)(1)

年轻时的王洛宾

旧社会大部分少数民族的音乐基本都停留在“口耳相传”的阶段,要保留少数民族音乐原有的“风味” 又能让广大讲汉语的人民听懂进而传播开来,是非常难做到的,这个过程是少数民族的审美被世人所接受的过程。

1940年,中国电影创始人之一的郑君里带领电影队前往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拍摄纪录电影《民族万岁》,王洛宾作为编曲随剧组一道。导演找到一个当地千户长的女儿萨耶卓玛出演牧羊女的角色,王洛宾则演了一个赶羊的帮工,时年18岁的萨耶卓玛,情窦初开、美丽奔放。那时金银滩上有个说法:"草原上最美的花是格桑花,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叫萨耶卓玛。"

西部歌王王洛宾简介(西部歌王王洛宾)(2)

萨耶卓玛《民族万岁》

王洛宾那会儿二十几岁,又有才华。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导演根据剧情要求安排王洛宾和卓玛同骑在一匹马上。在那个年代,王洛宾非常拘谨,小心地坐在卓玛身后,和她保持着男女有别的距离,两手紧紧抓着底下的马鞍不放。而卓玛却毫不在意,马鞭一扬,纵马狂奔起来。王洛宾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抱住了卓玛的腰……两个人在一起相处了三天,有两个晚上他们同骑在一匹马上看露天电影,可想而知互生情愫是必然的。

淳朴真挚的爱情总叫人心生向往,一次王洛宾无意间用鞭子抽了一下卓玛的马,那匹马一下子就立了起来,上面的萨耶卓玛并没有慌张,因为她的骑术很好,回头看了王洛宾一眼,眼神里不知道是开心还是生气,她骑着马转了一圈之后在王洛宾后背上给了一鞭,可能是出于报复,这一鞭子打出了一首传世之作。电影队完成拍摄后,王洛宾也要跟着离开。卓玛送别王洛宾,可想而知两个人的心情,恋恋不舍、又没法说出口,卓玛还是少女、王洛宾已有家庭而且王洛宾是个保守的人。那种短暂的美好的浪漫的叫人无法忘怀的情愫,化成了王洛宾的创作灵感写出了《在那遥远的地方》。

转过来1941年,因为王洛宾长期在外采风,家里的生活条件又非常艰苦,再加上长时间的空虚寂寞,妻子罗珊再也无法忍受,之后在兰州的报纸上登了一条他们离婚的消息。而萨耶卓玛在王洛宾走后,立志要嫁给一个汉人,后来有很多蒙古族和藏族的大户人家前往卓玛家提亲,可是她都拒绝了。1944年萨耶卓玛嫁给了时任海晏县县长史炳章,一个汉人。生下两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不幸夭折了,在1954年萨耶卓玛因病去世,年仅32岁。

西部歌王王洛宾简介(西部歌王王洛宾)(3)

金银滩上的“萨耶卓玛”雕像

王洛宾在1945年娶了一位护士黄玉兰,典型的贤妻良母。据说比王洛宾小16岁,婚后生了三个孩子,可非常不幸的是1951年王洛宾的第二任妻子也离开了...她离开时的年龄比萨耶卓玛还要小,但是她给王洛宾留下了最宝贵的三个孩子。

王洛宾分别于1941年-1944年,1960年-1962年,1965年-1975年入狱,在监狱度过了近20年的人生,可谓传奇又坎坷。

时间来到了1990年,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台湾日报》上看到一篇关于王洛宾的报道,在了解了王洛宾的遭遇、坚韧、信念、才华以及他对中国西部的贡献、对艺术的追求,尤其是他对去世妻子的深情后被感动了,于是来到新疆拜访王洛宾。两个人促膝长谈,相见恨晚、互相欣赏,那种欣赏是纯粹的,无关风月。三毛与王洛宾两人相差30岁,后来三毛对王洛宾的仰慕变成了爱恋,但是王洛宾被世俗的眼光牵绊,他并非无情,只是不够勇敢,没有选择接受。1991年三毛永远离开了,王洛宾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悲痛欲绝,大醉之后,为三毛写下了生命中最后一首情歌《等待》

西部歌王王洛宾简介(西部歌王王洛宾)(4)

1996年3月14日,王洛宾因病逝世,一代“西部歌王”结束了他传奇而又坎坷的一生。

西部歌王王洛宾简介(西部歌王王洛宾)(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