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写梦的七言绝句(绝句结尾十六法)

写梦的七言绝句(绝句结尾十六法)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设问作结。且看王维的《杂诗》之二: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婕妤怨是古乐府曲名,是东汉以后的文人借班婕妤的故事而写作的一种宫怨诗。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因文才超群、才貌双全被册立为婕妤(汉宫中女官)。后因赵飞燕姐妹得宠,在成帝面前进谗言毁她,班姬恐受害,遂自求去长信宫侍奉皇太后。长信宫的清苦寂寞激发了她写诗作赋的激情,成了女诗人。《怨歌行》是她最出名的乐府诗。皇甫冉的这首七绝,是借班婕妤之口,写失意宫女见到别人得宠时的幽怨。结句用了一个疑问收笔:那新承恩露的宫女眉毛画的有多长?这个质疑蕴含了诗人的愤慨。难道眉毛画的长就漂亮吗?难道那美人是因其美貌而得宠吗?难道这世上有裁决美貌的标准吗?难道?真是一句质疑,引发多少深思,含意不尽,玩味不尽。

写梦的七言绝句(绝句结尾十六法)(1)

本期图片摄影:郁时威

写梦的七言绝句(绝句结尾十六法)(2)

(4)设问反问,故留悬念

绝句是一种善于捕捉特定埸景和瞬间情感的吟咏艺术。绝句虽然短小,却要求韵味悠长、情意绵远。这个艺术效果一般都通过高超的结尾技巧来实现。以问句作结,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问句作结,可以是疑问、设问、诘问、反问。其作用在于设置悬念、故留悬念、强化悬念。有悬念就会引起人们的思考、探索、深究到底。这一系列由读者自行完成的思维过程丰富和完善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自然使诗味益加厚长。

疑问作结。且看皇甫冉的《婕妤怨》: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婕妤怨是古乐府曲名,是东汉以后的文人借班婕妤的故事而写作的一种宫怨诗。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因文才超群、才貌双全被册立为婕妤(汉宫中女官)。后因赵飞燕姐妹得宠,在成帝面前进谗言毁她,班姬恐受害,遂自求去长信宫侍奉皇太后。长信宫的清苦寂寞激发了她写诗作赋的激情,成了女诗人。《怨歌行》是她最出名的乐府诗。皇甫冉的这首七绝,是借班婕妤之口,写失意宫女见到别人得宠时的幽怨。结句用了一个疑问收笔:那新承恩露的宫女眉毛画的有多长?这个质疑蕴含了诗人的愤慨。难道眉毛画的长就漂亮吗?难道那美人是因其美貌而得宠吗?难道这世上有裁决美貌的标准吗?难道?真是一句质疑,引发多少深思,含意不尽,玩味不尽。

写梦的七言绝句(绝句结尾十六法)(3)

设问作结。且看王维的《杂诗》之二: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诗人遇到一个从故乡来的旧友,高兴之余最想知道的当然是“故乡事”。故乡的事情要问的肯定很多,究竟那一件是诗人最急切想打听的呢?家乡一草一木的的变化,亲人包括左邻右舍的近况,应该是久在异乡的人所最为牵怀挂肚经常惦记的事情。然而,情况有点出人意外,诗人的设问是:“寒梅着花未?”而全诗也就以此收结。这看似漫不经心的一问,正是诗人手法高明之处。假如问的是亲朋故旧、风土人情之类,那就容易落入俗套了。诗不厌平常事但厌俗。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这可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小事,但一经诗人口里说出便悬念顿生了:莫非那寒梅与诗人有特殊的关系?或者在寒梅身上另有隐喻或寄托?说不定问的是一株梅内心惦记的却是一个人。总之这是诗人有意留置的悬念,你们就猜去吧。

写梦的七言绝句(绝句结尾十六法)(4)

诘问作结。且看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候?

首联先设问:为何堂堂男子汉在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时局不去冲锋陷阵、报效国家?此问带有自责的意味,似乎投笔从戎乃当时势所必行之事。那么,又为何不去呢?原来,事情没那么简单。“收取关山五十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书生意气的慷慨激昂和真刀真枪的沙场血战,全然不能同日而语。再说,纵使自已有戎马生涯的志向和决心,谁又会给你施展才能的机遇和条件呢?不是我李贺胆小不敢去拼,你去调查一下,凌烟阁那些功臣像(唐太宗曾叫人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里有那一个是书生出身呢?这是以诘问收结,其艺术效果比陈述句收结情感更加强烈。使人读起来觉得带有一腔愤激不平而沉郁哀怨的气势。

写梦的七言绝句(绝句结尾十六法)(5)

反问作结。且看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留传于世的诗作不多,收录于《万首唐人绝句》中的七绝也仅得四首,而这首《凉州词》却享有盛誉而传诵千古,其奥秘在于这结尾的一句反问:“古来征战几人回?”清人施补华说,这一句“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见《岘佣说诗》)。而沈德潜则认为,这一句是“故作豪饮之辞”,乃“悲感已极”(见《唐诗别裁集》)。其实,说是谐谑语也对,说是悲伤语也对,说是豪饮辞也对,读者完全有理由依据自己的感受去领悟。总之,此句是以反问作结,用豪放旷达的语气表达悲概而激昂的心情,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一读难忘。

用疑问、设问、诘问、反问而收结的绝句,容易收到气势磅礴、悬念顿生、一唱三叹、余味深长的艺术效果,是绝句中最常见到的句式。

今人诗中善用这种问句作结的极为普遍。这里略举几例。

湖南诗人林从龙有一首《过秦俑坑》,诗曰:

胆丧荆卿剑,魂惊博浪椎。

泥封兵马俑,能否慰孤危?

秦坑兵马俑如今是一道游人赏眼的文化景观,但当初却寄托了暴君秦始皇万代安宁的痴心妄想。从荆卿剑到博浪椎,秦始皇深知身处极位之危险,暴虐者始终惶惶不可终日。为了确保生前的地位和死后的安宁,需要一支庞大的军队护驾。但统治者的愿望当真能实现么?秦王朝二世而终,兵马俑成了嘲笑暴君内心恐惧的话柄,这种场景正是揭示统治者腐朽本质的最好教材。诗人用一个诘问,便贯穿历史、洞察千古,对于那些还在做着独夫梦的人来说便是当头一棒。显然,有此一问,诗作的含义便耐人寻味,艺术效果十分犀利而痛快淋漓。

安徽诗人祁庆达有一首绝句《问夫》,结句妙用官夫人的一句问话,即把全诗的精彩推到读者跟前。其诗曰:

得意春风逐笑颜,官人昨日又升迁。

娇妻枕上嗲声问:下次要花多少钱?

一篇讥讽官场腐败痛斥吏治潜规则买官卖官贿赂公行的好诗,只聚焦于一个生活细节:一位官员通过行贿获得升迁,当其回到家里时,妻子笑逐颜开,问其丈夫下次买一个更大的官需要花费多少钱。此诗以官员“娇妻”的一句问话为结,安排极有深意。毕竟许多官员的腐败(无论受贿还是行贿)大多是经由妻儿子女进行的。当着她们的先生在红地毯上大谈廉政经验和反腐措施时,这些神通广大的官一奶、二奶便在酒桌上、在宾馆房间、在豪华轿车里干着肮脏的事儿。诗人借用官夫人的问话作结,一举多得,省却了一大堆文墨,简练而余味无穷。

写梦的七言绝句(绝句结尾十六法)(6)

上海诗人杨逸明有一首绝句《咏瀑布》,其用设问作结,却是用于表达自己的博大胸襟。其诗曰:

飞瀑遥倾天上湖,雨丝风片满崖珠。

心泉也有三千尺,能向秋山一泻无?

咏瀑布,有李白的诗在,再怎么张扬刻画,也难以超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那一博大景象所营造的境界了。但此诗别出心裁,用“我”的仰慕,用“我”的渴求,反衬瀑布可以随意一泻千山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痛快,这便营造了另一个博大的景象。这一问句作结,从精神层面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既表达了自己的广阔胸怀,也赋予了瀑布伟岸的人格。是以此诗便凭借结尾的一个设问,成为可以比肩李白诗的杰作。

笔者也有几首以问句作结的习作,但精彩度无法与上举诗作相比,作为一种学习,也附录一首。去年与内人游历山西恒山悬空寺,留下《悬空寺感吟》四首绝句,其一云:

风光独占庙悬空,三教安然入寺中。

道是仙人多法力,焉须巧匠筑神宫?

传说当年工匠所造佛寺未能悬空,差点人头落地,后来小徒弟偶然看到檐下吊着的蜘蛛织网之情景得到灵感,于是在翠屏峰的峭壁上将人悬空吊在半山腰进行悬空作业,巧借岩石为暗托,在陡崖上凿洞眼,然后再插入飞梁为基,并在基上建成殿台,使悬空寺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成为一座悬在半山腰的空中楼阁。传说的真实性如何不必讨论,使笔者感兴趣的是奇迹都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但法力无边的神佛,他们创造的奇迹又在哪儿呢,感慨之余,遂有此诗结句的糊涂一问,但不知读者能否悟出什么。

写梦的七言绝句(绝句结尾十六法)(7)

作者:梦 欣 编辑:章雪芳 图画:郁时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