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读懂产品设计(学习产品化你的设计)
5分钟读懂产品设计(学习产品化你的设计)新奥大学来源 | 《培训》杂志2019年11月刊知识萃取与管理,让组织智慧流动起来本文是2019年12月推送的第4篇干货,计4050字,阅读时间8分钟。文 | 任志祥 新奥大学学习产品建设总监
CU50·巡展:
借助产品化,新奥大学对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进行反复打磨,在此基础上培养各层级员工,有效促进了业务发展,推动组织能力不断升级。
-
落实学习产品制,“成为业务伙伴”不是口号
-
储备人才尖兵,不错过一个将才
-
知识萃取与管理,让组织智慧流动起来
本文是2019年12月推送的第4篇干货,计4050字,阅读时间8分钟。
文 | 任志祥 新奥大学学习产品建设总监
来源 | 《培训》杂志2019年11月刊
新奥大学
在新奥集团战略升级、组织变革与新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下,新奥大学从2018年起开始通过机制创新推动自身价值升级:
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晋级到助力推动组织能力提升、从应需交付到为客户提供顾问式诊断咨询、从为客户设计交付培训项目到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价值升级意味着组织能力必须同步跟进。
为此,新奥大学以“助力生态新奥能力打造,激发持续进化,成为自驱者向往的成长平台和精神家园”为愿景,以“精神家园、创新孵化器、变革加速器、赋能修炼场”为使命定位。
新奥大学使命定位
精神家园:凝炼企业智慧,传承新奥文化;
创新孵化器:探索创新模式,搭建孵化平台;
变革加速器:升级组织能力,助推战略执行;
赋能修炼场:激发知识交互,驱动能力修炼。
深入集团下属各产业集团,充分调研业务痛点,制定学习内容、打磨各层级员工,并通过学习内容的沉淀和学习平台的运营,将知识传遍企业各个角落,进而推动组织能力升级、业务发展与员工能力提升。
1 落实学习产品制度
“成为业务伙伴”不是口号
“成为业务伙伴”不是口号是行动。
新奥大学集结集团各产业一把手组成校董会,由他们参与大学重大事项的决策,推动重点工作的开展,同时,采用“工作群”的组织模式,分别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构建学习产品。
新奥大学“工作群”组织模式
目前新奥大学共分为四个工作群:
领导力发展群负责集团各层级梯队人才学习产品的规划、建设与交付实施;
专业力发展群负责集团核心专业人群学习产品的规划、建设与交付实施,如综合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
作业力发展群负责与一线技工学习产品的规划、建设与交付实施;
综合赋能群负责知识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新人入司培训、兼职讲师培养、对外联盟合作等工作。
每个群均设置“客户经理”深入到客户界面,洞察分析客户的业务痛点,诊断客户的业务需求,进而提供标准化学习产品或定制化学习项目与课程。
深耕客户,为业务精准赋能
新奥大学在每年第四季度深入集团各产业、省公司、大型企业进行需求调研,与业务一把手、人才激发总监、战略发展总监等关键角色访谈后,诊断分析客户的业务与人才培养需求,出具《赋能规划书》,对客户的组织能力升级与关键人才培养,给出解决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并通过沟通与客户达成共识,为来年设计业务学习产品提供保障。
机制护航,确保项目平稳推进
为了提升大学团队成员对业务的了解程度,树立客户导向和产品思维,让大学向业务高价值区前进,新奥大学不断推出新机制,开展内部能力提升活动。
-
“雁阵机制”
推动大学工作人员对业务的理解并据此建设学习产品体系,是重要工作。
新奥大学根据雁阵的组队原理,将大学决策团队、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组成按需聚散的虚拟组织,对学习产品从立项到发版各环节进行严格评审,推动品牌化产品运营。
具体而言,每一个学习产品都要从业务洞察、客户画像、需求分析、核心创意、建设规划、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接受评委的质疑和挑战。
在此过程中,不仅整个产品团队提升了产品意识,每一位产品经理也都逐渐成长为“头雁”,带领团队基于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深入打磨,升级迭代。
-
“新奥大学U先计划”
新奥正处在战略、文化和机制的关键变革期,解决组织能力的瓶颈是新奥大学核心使命与任务。
承载新的使命,新奥大学亟需完成从“人才培养型业务”向“OD型业务与平台型业务”的转型升级。
在这一背景下,新奥大学在2019年推出“U先计划”。以大学组织能力升级为契机,通过推动大学价值升级的专项ACT项目(Accelerate Change Together,意为携手同心,加速变革),优化整体人才梯队及凝聚大学未来发展的信心。
在“U先计划里”,新奥大学会筛选出14个关于集团业务、大学产品与运营的课题,同时引入客户代表作为课题投资赞助人,并采用严格的立项评审、解决方案评审机制,在课题解决方案不断迭代的过程中,提升团队成员的视野格局、客户认知。
2 储备人才尖兵
不错过一个将才
在学习产品制度的牵引下,新奥大学致力于集团人才梯队的规划与建设,负责各业务单元人才培养、储备各层级人才尖兵。
总体而言,新奥大学将集团的人才梯队划分为五个层级——新入司大学生、团队召集人(基层领导者)、业务召集人(中层领导者)、企业领军人(企业后备一把手)、行业领军人(产业后备一把手),并根据业务端的实际需求,绘制人才画像、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再依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与实际业务挑战场景,设计匹配的学习形式。
新奥大学“梯队人才”学习产品
紧“盯”领军将才
领导层以及骨干员工历来都是企业里的重点培养对象,新奥大学也不例外。通过严格的人才选拔、合理的学习规划,新奥大学为集团培养了诸多优秀将才。
针对集团高层领导的培养工作,新奥大学会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内容以及培养人数,并与集团总部人才激发赋能群、产业人才激发赋能群共同制定培养计划。之后,新奥大学负责具体的学习内容开发、资源链接、场域营造,并与相关业务单位组成联合项目组负责交付实施。
企业领军人“FLEα”项目
此项目旨在培养新奥集团未来的领军人才和平台创业家,要求他们在文化熔炼、视野格局、领导力和执行力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升,以适应时代的新发展和集团的新战略要求。
“FLEα”项目以由内而外的自我突破和淬炼为主线,用真实的业务命题作为ACT课题,采用“训战结合,人事共振”的熔炼模式,让来自不同业务条线的后备学员集合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目标的联合战斗团队,共同解决复杂业务问题的同时,提升学员的领导力,促进团队间的文化融合。
为了确保项目按期完成,项目组设置了决策委员会,由班主任、执行班主任、组织委员和5位辅导员担任,并设计创值积分原则、市场规则与严格的纪律红线,保证严进严出、过程淘汰。项目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第一期,至今已成功开班七次。
“FLEα”项目学员小组研讨现场
在骨干员工方面,新奥大学聚焦集团核心产业“新奥能源”的业务发展需求,与产业集团、省公司或企业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围绕常规业务的“多能工”和综合能源业务的运营技工进行培养。
具体来说,新奥大学会结合这些骨干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场景,携手业务单位共建实训基地,并联合相关专家开发培训教材、课程、题库,以及线上考试系统、仿真模拟系统,在训战结合中提升骨干业务水平。
评鉴“识”出高潜
为了更好地开展梯队人才建设与培养,新奥大学为中层及以上的梯队人群建立了人才测评中心,针对入池选拔、人才盘点、培养效果检验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
对中层领导者及后备人才而言,新奥大学主要采用场景化的结构性面谈或测评中心技术,通过学员能力的展现与过往绩效、经验的综合评估,对候选人进行评鉴,同时给出相应的发展指导建议。
领导力测评中心技术则用于对企业一把手及后备人才的测评工作。在明确领导力素质的基础上,新奥大学整合角色扮演、文件筐、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运用人才发展九宫格的方法,在确保候选人为高绩效人群的前提下,以潜力(未来)和能力(当下)作为重要维度,识别出高潜人才。
3 知识萃取与管理
让组织智慧流动起来
新奥大学坚持用知识的流动带动集团整体能力的提升,快速推动战略升级。因此,新奥大学一直注重知识萃取,以及知识的管理和合理利用。
项目卡片,沉淀业务经验
综合能源业务是新奥集团的核心产业,目前正处于沉淀业务模式、快速扩张的关键时期。
为了更好地助力综合能源业务实现“拿好项目、建好项目、运营好项目”的业务发展战略目标,新奥大学通过“项目资源库 商机会诊室 速赢赋能”的模式帮助业务条线萃取经验。
新奥大学通过对业务推进过程中的核心打法、经验进行总结形成项目卡片,并上传到集团内部学习平台,供业务人员在打单过程中随时调取参考借鉴,进而更好地辅助当前的项目顺利开展,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与此同时,新奥大学还会快速提炼总结不同业态的项目经验形成《项目宝典》,供综合能源业务条线员工参考。这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活动与组织经验萃取活动,为集团综合能源业务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线上平台,构建学习场域
萃取的宝贵知识,需要利用有效的平台运营起来,才能触达更多员工,取得理想学习效果。
“新奥E学”线上学习管理平台和“新奥技工考试平台”是新奥大学当前运用较多的线上知识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新奥大学将培训与学习覆盖到全员的愿望成为现实。
新奥E学在线学习系统
-
新奥E学
于2018年11月上线运营,目前覆盖新奥集团下属300多家企业,覆盖超过50000名员工参与线上学习。
该平台不仅为每个学员定制专属的学习专区,设计学习路径;而且支撑新奥大学及下属企业员工的学习行为管理(包括线上/线下学习、考试、调研、作业、授课分享、操作实训、技能评估等),生成学习行为大数据,从而输出学习标签与业务组队规则、薪资规则,与晋升相挂钩。
-
新奥技工考试平台
旨在为新奥25000多名技能工人的技术等级认定提供严肃、专业、合规的考试支持。
当前,新奥集团正处在战略升级、文化再塑、管理变革的重要时期,在新的生态战略下,新奥大学对业务单位的赋能关键点从“人才快速复制”转向“人才激发与创变”。
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新奥大学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更多新的学习产品,培养出更多专业的业务领军人,推动组织不断前进。
*本文根据“2019-2020年度中国人才发展菁英奖·中国企业大学50强”申报材料整理而成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2019年11月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editor@trainingma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