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莫高窟早期多为弥勒(莫高窟最早孔雀明王说法图)

为什么莫高窟早期多为弥勒(莫高窟最早孔雀明王说法图)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第205窟中的孔雀明王说法像是依据《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绘制的。图中孔雀明王居中,相貌如菩萨,端正慈祥,头戴化佛宝冠,衣着透体菩萨装,胸饰瓔珞,臂有玉钏,结跏趺坐于白莲上。身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第二手持俱缘果。左边第一手执孔雀羽, 第二手持吉祥果。身后是孔雀羽和火焰纹组成的背光。头上是飞天环绕的华盖。明王的莲坐驮在绿孔雀的背上。孔雀两腿直立,站在莲花上,引颈展翅,作欲飞状。孔雀两侧各有一身胡跪在莲花上的小供养菩萨。孔雀明王两侧各有三身双臂、四臂、六臂的胁侍菩萨。此窟《孔雀明王说法图》实际上是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变图,是孔雀经曼陀罗。应该是历史上所存最早的孔雀明王标准画像。敦煌遗书中有三件孔雀经写本,这些经文的发现说明,在当时环境里不

为什么莫高窟早期多为弥勒(莫高窟最早孔雀明王说法图)(1)

莫高窟到了五代、宋时,佛教密宗兴起,壁画中密教内容丰富,有156个洞窟保存了五代、宋初密教遗迹。莫高窟壁画中出了许多密宗菩萨、明王说法图。其中最有代表性是第205窟中的《孔雀明王说法图》。

《孔雀明王说法图》,是莫高窟五代时出现的题材,也是最早的一幅。其特点是造像生动,色彩艳丽,保存完好。莫高窟现存唐、五代、宋朝的孔雀明王画像共九幅,其中唐一幅(莫高窟114窟),五代三幅(莫高窟205、208,榆林窟33窟)、宋五幅(莫高窟133、165,169、431、456窟)。莫高窟孔雀明王画像除一幅绘于东壁门南,一幅绘于甬道南壁外,其余均绘于甬道顶部。

第205窟开凿于初唐,窟型为方形覆斗顶窟。洞窟顶部的藻井画三兔井心,三只兔子共画了三只耳朵,相互搭配,却有一兔双耳之感,简洁概括,造形生动,色彩华美。甬道是五代时改建的,甬道顶部的孔雀明王说法图亦是五代时所画的。

孔雀明王是密宗明王之一,全名为:“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相传为毗卢遮那佛或释迦牟尼佛的等流身。密号为佛母金刚、护世金刚。在密教修法中,以孔雀明王为本尊而修者,称为孔雀明王经法,又称孔雀经法。为密教四大法之一。孔雀明王一头四臂,为菩萨形,驾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密教本尊之一。依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所载,孔雀明王呈一面四臂之相,手持莲花、俱缘果、吉祥果、孔雀尾,跨乘金色孔雀王。所持四物中,莲花表敬爱,俱缘果表调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灾。此明王为毗卢遮那如来之等流身,具有摄取、折伏二德,故有二种座,白莲座表示摄取慈悲之本誓,青莲座表示降伏之意。敬事孔雀明王有除毒,祈雨,祛灾的好处。五代以后,全国各大石窟寺庙中都有孔雀明王的造像或画像。

第205窟中的孔雀明王说法像是依据《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绘制的。图中孔雀明王居中,相貌如菩萨,端正慈祥,头戴化佛宝冠,衣着透体菩萨装,胸饰瓔珞,臂有玉钏,结跏趺坐于白莲上。身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第二手持俱缘果。左边第一手执孔雀羽, 第二手持吉祥果。身后是孔雀羽和火焰纹组成的背光。头上是飞天环绕的华盖。明王的莲坐驮在绿孔雀的背上。孔雀两腿直立,站在莲花上,引颈展翅,作欲飞状。孔雀两侧各有一身胡跪在莲花上的小供养菩萨。孔雀明王两侧各有三身双臂、四臂、六臂的胁侍菩萨。

此窟《孔雀明王说法图》实际上是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变图,是孔雀经曼陀罗。应该是历史上所存最早的孔雀明王标准画像。

敦煌遗书中有三件孔雀经写本,这些经文的发现说明,在当时环境里不但壁画中绘有孔雀明王画像(所画的《孔雀明王说法图》的面积大致都是60—80平方厘米,较其它经变图偏小),而且在这一地区曾流传不同版本的孔雀经。1988年后在莫高窟B59窟发现了西夏文《种咒王荫大孔雀明王经》写本,据考是从藏文翻译过来的。孔雀明王经曾在敦煌地区弘传,从《孔雀明王说法图》的位置、面积、经文残卷等因素看,是否可以理解:孔雀明王经密教弘法尚未成为该地区的主流。(俊杰 卫华)

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