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答案入口(350万学生受骗案值高达千万)
冬奥答案入口(350万学生受骗案值高达千万)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收到了。梁敏说,题目十分简单,有好友在朋友圈贴出了答案,自己直接对照填写即可。然而答题后,发现仍需缴纳28元证书工本费,同时需要填写邮寄家庭地址。“我觉得28块钱能买到一个冰墩墩也可以,就付了,没想到到现在什么都没收到。”小葵说,她周围不少好友都参与了这些答题活动。“他们有些人本来不知道这些活动,但邀请他们“助力”后,他们也一起参与了。”小葵说,还有同学缴纳三十元的证书制作费,然而缴费后石沉大海。这些答题活动宣称,所颁发的荣誉证书,可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加分、评奖学金等依据,全国排名靠前的,还可获得定制手办“冰墩墩”等限量奖品。“朋友圈每天都有人转发,最开始的时候都刷屏了,我觉得大家都在参加,就试一下。”广州大一学生梁敏也通过朋友圈扫码参加了名为“‘魅力冬奥’冬奥知识传播助力大使活动”。她说,报名时不仅要关注公众号,还要填写姓名、院校、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我当时以为是真
如果参与冬奥知识答题就有机会赢取“冰墩墩”手办,你会心动吗?趁着冬奥会热潮,一场以“冬奥知识传播”线上答题活动,最近在微信上广为传播。
但你知道吗?打着“魅力冬奥”旗号、多达350万人参与,居然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冬奥证书骗局”刷屏学生圈
小葵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她说,春节期间,她在微博超话看见有人分享“答题获取冬奥会志愿者证书”的海报,随即通过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参与了答题活动。“海报上说只要参与答题,并分享给好友,邀请好友助力就可以获得证书。”
小葵说,她周围不少好友都参与了这些答题活动。“他们有些人本来不知道这些活动,但邀请他们“助力”后,他们也一起参与了。”小葵说,还有同学缴纳三十元的证书制作费,然而缴费后石沉大海。
这些答题活动宣称,所颁发的荣誉证书,可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加分、评奖学金等依据,全国排名靠前的,还可获得定制手办“冰墩墩”等限量奖品。
“朋友圈每天都有人转发,最开始的时候都刷屏了,我觉得大家都在参加,就试一下。”广州大一学生梁敏也通过朋友圈扫码参加了名为“‘魅力冬奥’冬奥知识传播助力大使活动”。她说,报名时不仅要关注公众号,还要填写姓名、院校、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我当时以为是真的,就填了,现在才意识到个人信息泄露了”。
梁敏说,题目十分简单,有好友在朋友圈贴出了答案,自己直接对照填写即可。然而答题后,发现仍需缴纳28元证书工本费,同时需要填写邮寄家庭地址。“我觉得28块钱能买到一个冰墩墩也可以,就付了,没想到到现在什么都没收到。”
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收到了。
还有网友还分享了自己获得的“证书”。
有网友说
如今的网络诈骗精心设计
让人很难分辨真假
还有网友说,很多人是出于从众心理参与。
利用线上答题活动非法获取个人信息
2月18日,江苏南通警方联合破获了一起特大假冒冬奥会知识传播活动的骗局,抓获19名涉案人员,该事件总案值超过千万元,涉案学生人数已达350余万名。
今年2月,北京的李女士(化名)在一个家长交流群看到一张“‘魅力冬奥’冬奥知识传播助力大使活动”的海报。发布者称“给孩子领个冬奥大使证书……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均可参加”,还称“可以作为孩子的社会实践”。
该活动海报显示,活动主办单位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人才技能培训基地”,参与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和“冬奥纪念礼品”,可通过扫描海报二维码或在某微信公众号回复“冬奥”。
在活动主办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人才技能培训基地”官网,一篇名为《2022年全国大学生“魅力冬奥”暨冬奥知识传播助力大使活动》的文章中展示了一份关于该活动的“红头文件”,文章上方图片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字样,但在教育部官网并没有搜到该文件。
天眼查显示,活动相关微信公众号的账号主体为重庆爬爬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去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钟磊,经营状态为存续,经营范围包括网络技术服务、图文设计制作、会议及展览服务等。
扫描海报二维码后,页面显示“网页包含违法或违规内容,被多人投诉”“已停止访问该网页”,报名微信公众号也已经删光了所有推送。
经警方进一步侦查,专案组查明活动背后是以李某辉(男,38岁,内蒙古人)、汤某峰(男,40岁,江西人)等人为首的,专门针对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设计各类在线答题活动,从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诈骗钱财的犯罪团伙。
2月16日,南通、如东两级公安机关分别在重庆、北京将19名涉案人员全部抓获归案,现场查获作案用手机38部、电脑57台、U盘16个,以及非法获取的35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均为全国各大中院校在校学生为参加答题活动在线自主填报的。
经查,今年1月,犯罪嫌疑人李某辉伙同汤某峰等人在没有取得冬奥组委会官方授权的情况下,依托互联网开发了一个“竞赛平台”,精心设计了积分规则和活动海报,以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推广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发起“‘魅力冬奥’冬奥知识传播助力大使活动”。
截至案发,该犯罪团伙依托这一“竞赛平台”,已非法获取全国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的个人信息350余万条,骗取部分参与者缴纳证书工本费总计1000万余元。
警方提醒
目前的网络答题和抽奖活动,参与者大都要填写一些基本的个人信息,活动主办方可借机营销、吸粉引流、收集个人信息等。
面对各类网络活动,广大网友要擦亮双眼,对活动主办方要仔细甄别,特别是涉及填写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联系地址等重要的个人信息时,一定要慎重。
中奖后,主办方要求领奖前缴纳各类费用的更应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澎湃新闻、公安部网安局、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