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薪酬调整问题及解决方案(薪酬调整薪酬调整步骤)

薪酬调整问题及解决方案(薪酬调整薪酬调整步骤)1.收集企业薪酬数据和信息(一)调整准备03 薪酬结构调整04 薪酬组合调整企业薪酬的调整,是指为促进薪酬管理的有效性所进行的薪酬体系的调整或改变。它主要是对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以及薪酬要素组合的调整。

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制度、流程、体系、岗位、模板、方案、工具、案例、故事、图书、文案、报告、技能、职场等内容,弗布克15年积累免费与您分享!

阅读导航→

01 薪酬调整步骤

02 薪酬水平调整

03 薪酬结构调整

04 薪酬组合调整

薪酬调整问题及解决方案(薪酬调整薪酬调整步骤)(1)

一、薪酬调整步骤

企业薪酬的调整,是指为促进薪酬管理的有效性所进行的薪酬体系的调整或改变。它主要是对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以及薪酬要素组合的调整。

(一)调整准备

1.收集企业薪酬数据和信息

(1)收集企业总体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信息。

(2)收集企业岗位分析、岗位评价、人事测评数据和信息。

(3)收集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费用、各部门管理费用等相关数据。

(4)收集各岗位薪酬支出信息和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改进信息。

2.测算薪酬调整前的相关数据

(1)企业原有的薪酬总额和每个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

(2)企业原有薪酬总额占企业总销售收入和企业总成本的比例。

3.开展市场薪酬调查

(1)掌握外部物价水平对本企业的影响程度。

(2)掌握企业所在地区和所属行业薪酬水平情况。

4.开展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

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关注员工对薪酬水平、结构和管理方面的态度、意见或建议等。

5.测算薪酬调整后的相关数据

(1)薪酬调整后薪酬总额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2)薪酬调整后薪酬总额支出占销售总成本的比例。

(二)调整实施

1.及时沟通

人力资源部应向员工全面介绍公司薪酬调整的依据、意义与目的,以获得员工的理解与支持。

2.形成方案

(1)在广泛征求相关人员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薪酬调整实施方案。

(2)薪酬调整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和多个利益相关者的过程,在调整实施过程中,必须谨慎对待,多方协调和相互配合。

(三)调整反馈

调整之后,应该将调整过程的信息及时反馈,以便发现问题,及明解决,确保调整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薪酬水平调整

薪酬水平调整,是指薪酬结构、等级要素、构成要素等不变,调整薪酬结构上每一等级或每一要素的数额。

(一)影响薪酬水平调整的因素

1.同行业外部市场薪酬水平

主要是参考市场薪酬率的变动,以适应企业外部竞争力的需要。

2.绩效

为了鼓励绩效较好的员工,企业会对部分绩效良好的员工的薪酬水平进行调整。

3.员工工作能力

对公司认可的与工作相关的能力也会给员工带来调薪的机会,例如,为了满足对一些急需专业技能的需求,企业会在岗位和职务上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给具有这些特殊技能的员工提高薪酬待遇。

4.工作岗位

在对岗位重新进行评估时,从而将其归入相应的薪酬等级或者对于岗位发生变化的员工,其薪酬也要与员工的职位结合起来。

5.工龄

主要对在企业工作已有一段时间的员工而进行的工龄工资的调整。

(二)薪酬水平调整的类型

1.奖励性调整

主要针对员工的优良业绩进行奖励。为了使他们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激励其他员工积极努力,向他们学习而采取的薪酬调整方式。

2.生活指数调整

主要是为了补偿员工因通货膨胀而导致的实际收入无形减少的损失,使生活水平不致降低。

3.效益性调整

即企业效益好时,对全部员工的薪酬进行普遍提高的调整;效益不好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再次进行调整。

4.工龄性调整

工龄性调整是把员工的资历和经验当作一种能力和效率予以奖励的工资调整方法。

三、薪酬结构调整

薪酬结构的调整包括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调整两个方面。纵向结构是指薪酬的等级结构,横向结构是指各薪酬要素的组合。

(一)薪酬等级调整的内容

企业定期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薪酬结构进行调整。主要从工资标准和薪酬等级两个方面进行。

1.对某一薪酬等级的人员的调整,例如,在薪酬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对高、中、低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缩减或增加。

2.对整体薪酬水平的调整,例如,对薪酬等级线,薪酬级差进行调整。

(二)薪酬等级的调整方法

1.增加薪酬等级

增加薪酬等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细化岗位之间的的差别,从而更加明确岗位和职位付薪原则。它比较适用于规范化的制造业、加工业和机械化程度化较高的大型企业。

2.减少薪酬等级

减少薪酬等级就是将等级结构“宽波段化”。所谓宽波段化,就是将薪酬等级线延长;减少薪酬类别,由原来的十几个减少至三五个,使得每种薪酬类别包含更多的薪酬等级和薪酬标准,使各薪酬类别之间的薪酬支付标准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叠的部分。

3.调整不同等级的人员规模和比例

是指企业可以在薪酬等级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定期对每个等级的人员数量进行调整,即调整不同薪酬等级的人员规模和比例进行薪资调整。

4.调整薪酬标准和薪酬率

这种调整主要适用于绩效薪酬制和弹性薪酬制的企业,以便企业在员工收入分配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通过调整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的调整,让企业的薪酬管理“动”起来,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薪酬的外部竞争力,有效地吸引和保留人才;还有助于实现企业薪酬的内部公平,有效地激励员工。

四、薪酬组合调整

在薪酬构成的不同部分中,不同的薪酬要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基本薪酬和福利薪酬主要承担适应劳动力市场外部竞争力的功能;而浮动薪酬则主要通过薪酬内部的一致性达到降低成本与刺激业绩的目的。

薪酬要素组合调整重点在于是否增加新的薪酬要素。

(一)薪酬要素组合调整方式

1.在薪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重新配置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之间的比例。

2.通过薪酬水平变动的机会,增加某一部分薪酬比例。

(二)薪酬要素组合调整方法

1.加大员工薪酬中奖金和激励薪酬的比例,拉大绩优员工与其他员工之间的报酬差距。

2.采取风险薪酬方式,即使员工的基础薪酬部分处于变动中,使员工的稳定收入比重缩小,不稳定收入比重增加。

3.将以工作量为基础的付薪机制转变为以技能和绩效为主的付薪机制,报酬向高技能、高绩效员工倾斜。

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市场行情及企业自身的情况(包括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阶段、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性质等因素)结合薪酬预算与薪酬分析,企业进行调整薪酬要素组合,使得调整后的薪酬要素组合可以降低企业薪酬费用,同时又具竞争力。

本文由弗布克原创,版权归属弗布克,欢迎转发,禁止转载,抄袭、洗稿,侵权必究。

领取本资料的Word、PDF版完整内容方法:

1.本资源编号:1231。

2.关注 评论 转发,然后私信“资料”。

更多相关资料可点击下面“了解更多”。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