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乡村振兴田匠)
乘势而上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乡村振兴田匠)清晨5点下田,夜间7点收工,熬夜作图,第二天修正点位,一天赶工十几个小时,既要搞科研,又要忙种田,这已成为黄欣乐和“田匠”团队的工作常态。他们已经习惯白天吃苦干活,晚上修改图稿,吃简单的农家饭,借宿简陋的农房。“谁说女生不能下田”“田匠”团队组建之初,只有三个成员,黄欣乐是牵头负责人,另外两位是她的师弟,后来陆陆续续有了志同道合的青年加入。“当时觉得一起做这样的农业文化作品很有意义,加上自己也想做点事情,所以加入了‘田匠’的队伍。”团队成员李雨洁说。从施工初期,“田匠”团队的定位就很清晰。他们追求新派农业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高端农田艺术,强调前沿审美的同时,又能保持扎实而接地气的工作作风。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一方面是完全原创、画卷式全覆盖设计理念,尊重艺术,追求有品位的农业美学;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地块资源,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设计构思,凸显每一个作品的与众不同。他们在周宁县七步
新清福建网络【作者:林智 图/文】7月23日讯,“田匠”青年:以稻田底色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田匠”团队是一支由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团支部几位“90后”青年科技工作者创立、发展的农田景观规划团队,2021年成功注册了自主品牌———“田匠”。2019年起,团队的青年们在福建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黄欣乐的带领下,扎根农村,以大地为画布,用水稻作颜料,在八闽的田野上,创作了一幅幅生动的稻田彩绘,有效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把种田当作一种艺术
稻田彩绘也叫稻田画,是一种兼顾农业生产与农田景观的艺术创作形式,即用不同颜色的水稻在田间组合成漂亮的画作,宛如大地上的彩绘。稻田彩绘的实现方法有很多,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卫星进行精准定位,在田间定点插秧,使得彩叶水稻与普通水稻植株随着时间自然生长成一幅艺术作品。在设计上也可以有立体、平面、镂空等多种呈现方式。一幅稻田彩绘的图案可以维持两到三个月左右,随着当地的水稻种植达到封行(水稻生长到一定程度,稻叶遮蔽了行间的地面)的状态,就进入了最佳观赏时间。“从设计规划、制图,到品种选择、施工,再到种植辅导、拍摄宣传等,我们都力求精益求精,实现每一个环节的精良制作。”“田匠”团队的负责人黄欣乐说,“就拿设计图来说,如果立地条件不太好、不够宽阔,设计得太过复杂、精细,就容易种不出细节的效果,要是设计得太过随意、简单、容易实现,又难以具备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感,需要仔细琢磨、拿捏这其中的平衡关系。我们是真正像一位匠人一样,用心在打磨每一幅作品,希望能根据每一个地块的形状与特点,在给定的条件中将最优化设计做到极限。
“田匠”团队的缘起,要从黄欣乐大学的时候说起。当时,她上了一门与种田有关的课程,那个时候,她就体会到农业的辛苦与劳作的踏实,更坚定了要从事农业研究的决心。毕业后的她到了福建省农科院工作,在和农民接触的过程中,她了解到,由于种水稻不挣钱,大多农户对种水稻意愿不强烈,能种田、会种田的人日益减少。但国家对粮食安全保障又有需求,福建仍然是南方的水稻主产区、产粮区。因此,如何调动农户种稻的积极性,维持水稻种植面积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她坦言:“接触了很多稻农后,我对稻农比较有感情,想通过种稻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一产附加值,让种稻变得更有趣,也让种稻农人变得更有钱。稻田彩绘是近几年特别流行的做法,它能够保障一定的产量,还很受欢迎,我们就决定试一试。”
“田匠”团队组建之初,只有三个成员,黄欣乐是牵头负责人,另外两位是她的师弟,后来陆陆续续有了志同道合的青年加入。“当时觉得一起做这样的农业文化作品很有意义,加上自己也想做点事情,所以加入了‘田匠’的队伍。”团队成员李雨洁说。
从施工初期,“田匠”团队的定位就很清晰。他们追求新派农业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高端农田艺术,强调前沿审美的同时,又能保持扎实而接地气的工作作风。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一方面是完全原创、画卷式全覆盖设计理念,尊重艺术,追求有品位的农业美学;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地块资源,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设计构思,凸显每一个作品的与众不同。他们在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的作品《中国乡村梦》,就是采用了“画中画”的稻田彩绘,画作融合了茶山、杉林、屋舍等后洋村元素,在田中画下了观景台俯瞰到的全村风貌。站在观景台望去,正是村边有田,田中种稻,稻中含画,画里藏村,别具韵味。
团队还实现了一条龙的科技服务,不仅在设计环节精工细作,在种植环节也由福建省农科院农经所、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联合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此外,在艺术加工环节,他们还充分发挥了年轻人的创意,精心制作稻田彩绘宣传视频,从宣传推广上帮助项目基地获得更多关注。
“谁说女生不能下田”
清晨5点下田,夜间7点收工,熬夜作图,第二天修正点位,一天赶工十几个小时,既要搞科研,又要忙种田,这已成为黄欣乐和“田匠”团队的工作常态。他们已经习惯白天吃苦干活,晚上修改图稿,吃简单的农家饭,借宿简陋的农房。
“田匠”团队的成员年轻,有青春热情,但也因为年轻,在科技服务过程中难免受到农户质疑。刚进村下田时,农户对他们不信任,也不配合,有的农户说,“你一个小姑娘,怎么年纪轻轻的就来种田了呢?”“你读书了吗?读书了怎么会跑来种田?”“你们专家呢,怎么就你这么年轻的人下来了?”“你这样种不对,我插秧的年头比你的年纪还大,我不要听你的。”
农户的质疑时常让“田匠”的成员们倍感困扰,而他们能做的就是在农户回家后,自己重新下田返工检查、修正有误的点位,重插插错的秧苗,有时要顶着蚊虫叮咬在田里埋头赶工到夜晚七八点。黄欣乐回忆,每次结束了田间的工作,她总是裤腿沾满泥土,浑身充满臭味,回住地路上所有村民对这个脏兮兮的小姑娘无不侧目,令他们惊叹的是,这年头竟还能有这样肯干农活的年轻人!
黄欣乐的公公婆婆更是心疼不已,他们说:“有一次我们正好去项目地探望她,见她晚上八点才收工,农户都已经走了,真的是让人很心疼。这个活我们以前年轻时能干,现在都干不了,她却大晚上还在埋头苦干。”
除了下田干活特别辛苦之外,作为女生,黄欣乐还要面对更多的不易。有时候下乡,力气很小的她需要携带大包小包、电脑、无人机、全队水田鞋以及放线器等各种施工装备,有些比较偏僻的村庄,只能用手推车推着走,相当考验体力和耐力。由于女生的脚码太小,买不到合适的水田鞋,田间作业的时候,泥沙时常从宽大垂坠的鞋口灌入,黄欣乐的大腿也因此磨出了疤痕,她笑嘻嘻说:“没事,就不穿短裙了呗。”
即使困难重重,黄欣乐的信念依然未曾动摇,并深刻影响着团队成员。她希望用实际行动,证明女生也能下田,种水稻也能赚钱,“田匠”团队的规划不是只在纸上写写画画,而是真真切切能够落地的设计。
让稻田彩绘振兴乡村
近年来,在八闽各地,“田匠”团队打造了众多令人赞誉的作品。有赞美乡村振兴成果的《大气山海 醉美霞浦》,有歌颂建党百年的《红土地》,弘扬知青文化的《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还有为漳州打造的极具地方特色文化的《凌波仙子》,为福清创作的乡村与城市剪影———《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他们把一个乡村或城市的独有元素、标志性景观建筑在稻田里复刻出来,让当地人一眼就能识别出自己的故乡。当初小试牛刀的“田匠”品牌,如今已在业内闯出一番天地。
在宁德市霞浦县松山街道沙塘里村,他们创作的作品《大气山海 醉美霞浦》,从空中俯瞰,稻田中黄、白、黑、绿四种颜色的水稻,清晰地描绘出霞浦的山水、农田等自然风貌,画面朴实、震撼。
“这幅稻田彩绘,体现的是我们霞浦乡村振兴这一主题,’田匠’团队在画中添加了大雁、大山、浪花等内容,描绘了我们霞浦山海相依、乡村美丽、稻花飘香、人民勤劳的美丽画卷。”霞浦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林丽艳说,“这幅稻田彩绘不仅给我们乡村带来了美景,也带来了人气。”
自2020年7月上旬《大气山海 醉美霞浦》稻田彩画成形后,每天吸引百余名游客前来赏景,从而带动了霞浦县绿河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果蔬采摘体验游。霞浦县绿河源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柳阿静说:“通过彩稻示范的展示,不到一个月时间,就为合作社增加果蔬销售额20多万元,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10多个打工就业机会,多渠道助力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此外,《中国乡村梦》《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凌波仙子》等稻田彩绘作品,最佳观赏期间游客多达上万人,也给当地文旅产业带来了丰厚的受益。
稻田彩绘艺术装点着美丽乡村,也为乡村带来了内生动力。黄欣乐觉得,通过稻田彩绘可以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农业的潜力、乡村的魅力,进而投身乡村建设。如今,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田匠”的队伍。黄欣乐说:“希望未来大家能一起努力,探索农业的价值,追求别样的农业艺术,匠造更美的乡村田园风光。”
编辑丨林 智
审核丨林 智
对校丨王秀玲
原标题丨《乡村振兴 | “田匠”青年:以稻田底色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本文图原创作品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