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当上总统的(封六人为一等公)
袁世凯当上总统的(封六人为一等公)1915年,袁氏父子策划帝制的消息传出后,冯国璋十分惊讶。他决定进京了解实情。得知老袁果真要倒行逆施后,冯国璋深感不满,托病不出,不肯再为袁世凯卖力。袁世凯十分信任、器重冯国璋。他曾特将自己的家庭教师周砥,介绍给冯国璋为妻。老袁还安排将这次婚礼办得格外隆重,一时轰动了大江南北。冯国璋深感袁氏的知遇之恩。第一位是冯国璋。冯国璋与王士珍、段祺瑞被称为“北洋三杰”,他是著名演员冯巩的曾祖父。冯巩的父亲叫冯海岗,爷爷叫冯家遇,曾祖父是冯国璋。
1915年12月,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自称皇帝。正式登基定在1916年1月1日。
袁世凯称帝时,为了安抚当时的各方实力派系,他模仿古代封建王朝的开国之君,开始大封其所谓的开国文武。根据记载,从筹备帝制起至袁世凯病逝,老袁按照王公侯伯子男爵位顺序,册封了167位民国政要。
袁世凯称帝时,封了三个人为王爵,一位是孔令贻,一位是龙济光,一位是黎元洪。
袁世凯封了6个人为公爵——一等公,他们都是谁呢?其中一位是冯巩的曾祖父。
第一位是冯国璋。
冯国璋与王士珍、段祺瑞被称为“北洋三杰”,他是著名演员冯巩的曾祖父。
冯巩的父亲叫冯海岗,爷爷叫冯家遇,曾祖父是冯国璋。
袁世凯十分信任、器重冯国璋。他曾特将自己的家庭教师周砥,介绍给冯国璋为妻。老袁还安排将这次婚礼办得格外隆重,一时轰动了大江南北。冯国璋深感袁氏的知遇之恩。
1915年,袁氏父子策划帝制的消息传出后,冯国璋十分惊讶。他决定进京了解实情。得知老袁果真要倒行逆施后,冯国璋深感不满,托病不出,不肯再为袁世凯卖力。
袁世凯称帝时,任命冯国璋为一等公,急电催促他进京就职。冯称病拒不进京。
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组织护国军开始讨袁。之后,冯国璋也不再装病了,他公开宣称反对帝制,遂成为北洋派系中反对洪宪皇帝的第一中心人物。
袁世凯死后,冯国璋担任过民国代总统。
第二位是张勋。
张勋是辫子军统帅,人称“辫帅”。张勋不是袁世凯的北洋嫡系,他这个人比较传统,思想比较守旧,他顽固地效忠于清王朝,当时他手里有兵,袁世凯不得不拉拢,倚重他。
1915年12月21日,袁世凯封张勋一等公爵。
袁世凯死后,张勋搞了个复辟的闹剧,他心中真正的皇帝,并不是袁世凯,而是逊帝溥仪。
第三位是段芝贵。
段芝贵这个人出生于1869年,早年个小混混,跑到李鸿章家族开的义和当铺那里当学徒。
袁世凯奉命训练新兵时,段芝贵前去投靠。
武昌起义以后,段芝贵受到了袁世凯的赏识。曾任鄂省大都督、陆军总长、京畿警备司令等。一直以来,大家都把段祺瑞称为“老段”, 段芝贵称为“小段”,但老段不老,小段不小。小段辈分大,段祺瑞是段芝贵的族侄。
1915年,段芝贵支持袁世凯复辟。1915年12月21日,老袁封他为一等公爵。
当时,张作霖任在奉天的陆军27师中将师长,被封为二等子爵。受了封赏自然高兴。但张作霖云里雾里,他的文化程度低,根本不知道“子爵”是多大官位。
张作霖就问手下谋士袁金凯,这才得知子爵是爵位中的第四等,上边还有王、公、侯、伯,而他根本没放在眼里的段芝贵,竟然是一等公爵。
张作霖立即站起来破口大骂:“拉个巴子的!给我个辽东王我还嫌小呢,岂能给别人当儿子!子爵的爵位就不要了。”接到封号当天,张作霖闭门不出。
第四位是龙济光。
龙济光,彝族土司出身,原清军将领。1907年12月任龙州兵备道时,配合陆荣廷部,镇压了中山、黄兴、胡汉民、黄明堂等举行的镇南关起义,被擢升为提督。
龙济光是民国初年实力雄厚的军阀,为振武上将军。袁世凯称帝时。龙济光赞成,率先拥护。
袁世凯登基后,给龙济光封了一等公爵位。
第五位是姜桂题。
姜桂题外号姜老锅。他曾联合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后又迎护慈禧、光绪回京,因“功”加太子少保衔,授紫禁城及西苑门骑马,赏穿黄马褂。
1912年初,姜桂题与段祺瑞等北洋军将领40余人发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
1915年,姜桂题伙同段芝贵、倪嗣冲等人劝袁世凯早正帝位。
1915年12月21日,袁世凯封他一等公爵。
第六位是倪嗣冲。
倪嗣冲早年是名“神童”。12岁时,顺利通过府试,是当年考场中年纪最小的考生。
后来,倪嗣冲投靠袁世凯。帮助老袁搞小站练兵。成了袁世凯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1915年,倪嗣冲支持袁世凯称帝,被封一等公爵。
袁世凯称帝,倒行逆施,最终惨遭失败。称帝83天后,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不久,老袁在举国声讨中病发而亡。而袁世凯搞的“封王赏爵”,也成了一个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