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五龙宫多少台阶(鞍山市千山五龙宫灵官殿设计精妙)
千山五龙宫多少台阶(鞍山市千山五龙宫灵官殿设计精妙)所谓丛林之意,来源于茂密森林,早期的道教信徒,修道时大多选择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之中,进而修建的道教庙宇也是在险峻奇秀的山间。这样,道教丛林衍生出的意思,就是代指道观庙宇,修行之所了。这里还有很多内容,就不加以阐述了。现在的角度看到的是灵官殿的背面,匾额题刻为“五龙宫道教丛林”,门洞两侧有联云:千山福地纳九洲秀气,五龙胜境迎十方宾朋。而洞口之内,也有楹联:龙门尽显山中景,石窟能览世外天。由于这个角度的拍摄刚好逆光,可能大家看到不是十分清楚。下面咱们就开启五龙宫的探索之旅吧,门洞之外,烟火人间,门洞之内,就是清修之地了。在道教信仰中,福禄寿三星是三位神仙,是古人对天地人神和谐共存、长寿幸福的期盼。而迎仙乐,个人认为是三个理解,一是凡人向往与神仙相会,奏响仙乐欢迎的设想。另一个理解就是乐,与神仙相会,大家其乐融融。三是,欢迎各位参山的旅人信徒。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请各位指正。紫气东来,是讲述道
点击下图三角图标可以观看千山五龙宫的视频解说。更多关于千山的内容可以移步我的视频专区的千山合集中观看。相关文章也可以在我的文章专区查阅。目前航拍千山系列视频已经上传了52集,感谢您的观看与关注。
各位好朋友,大家好,我是大鱼之星。今天继续讲鞍山市千山五龙宫的殿宇。今天我们来看五龙宫核心建筑群的灵官殿。由于五龙宫是千山道教宫观之首,殿宇建筑恢弘众多,本期介绍不局限于灵官殿,会涉及到其他建筑,重点的我会突出地讲,也会有一笔带过的地方。
这是进入主建筑群之前路边的几块嶙峋巨石,分别镌刻有福、禄、寿,迎仙乐和紫气东来。
在道教信仰中,福禄寿三星是三位神仙,是古人对天地人神和谐共存、长寿幸福的期盼。而迎仙乐,个人认为是三个理解,一是凡人向往与神仙相会,奏响仙乐欢迎的设想。另一个理解就是乐,与神仙相会,大家其乐融融。三是,欢迎各位参山的旅人信徒。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请各位指正。
紫气东来,是讲述道教祖师老子西出函谷关,东方升腾祥瑞紫气的传说。
这个灵官殿所在位置设计得十分巧妙。旅人由五龙宫山门进入后,看到的建筑形制就是一座扼守山谷垭口、咽喉要道的城楼。在航拍视频和不同角度的拍摄中,大家可以充分体会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现在的角度看到的是灵官殿的背面,匾额题刻为“五龙宫道教丛林”,门洞两侧有联云:千山福地纳九洲秀气,五龙胜境迎十方宾朋。而洞口之内,也有楹联:龙门尽显山中景,石窟能览世外天。由于这个角度的拍摄刚好逆光,可能大家看到不是十分清楚。下面咱们就开启五龙宫的探索之旅吧,门洞之外,烟火人间,门洞之内,就是清修之地了。
所谓丛林之意,来源于茂密森林,早期的道教信徒,修道时大多选择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之中,进而修建的道教庙宇也是在险峻奇秀的山间。这样,道教丛林衍生出的意思,就是代指道观庙宇,修行之所了。这里还有很多内容,就不加以阐述了。
可以看到在五龙宫核心建筑群前,有五龙宫的题刻,从花岗岩石的风化程度看,有些年头儿了,题款为“千山道教敬老堂”,落款时间是1987年。一晃居然也有三十多年了。
题刻为黑底金字,遒劲有力,而花岗岩风雨岁月,侵蚀斑驳。为整个建筑群平添了一抹沧桑之色。
过门楼之后右转,便是五龙宫殿宇核心建筑群的正门,门廊有楹联云:鸟语花香何处更求阆苑,山明水秀此间便是蓬莱。阆苑、蓬莱是指道教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比喻五龙宫如同人间仙境,是道教信徒修道证身之所,堪比阆苑、蓬莱。
朱红大门书有镇、静二字。道教之中的修炼,镇、静贯穿修炼之始终,认为入静为修炼的起点。谓之“古今常存,总持静念”是也。
门洞两侧影壁为道教中的八位神仙,绘画的是我们熟悉的神话传说故事——八仙过海。惟妙惟肖,细腻精美。
进入院落,左手边为高大恢弘的九层殿宇,我会在之后的文章和视频中详细介绍。这里一笔带过。
右手边为慈航普渡殿。殿中供奉汉白玉雕“观音菩萨圆通自在天尊”圣像。有联云:和光同尘上德若谷,致虚守静众妙之门。最为有意思的是殿宇中供奉的观音是倒坐的,也有一联:问观音为何倒坐,因众生不肯回头。意味深长。慈航普渡殿东西两侧为钟、鼓两楼。
穿过慈航普渡殿左侧狭长的一段小路,豁然开朗间,偌大的高台之上,灵官殿呈现眼前。殿角巍峨,有古松在侧畔。所在的平台就是刚才我们穿过的门楼,正面看,是重檐飞翘的灵官殿。背面看,就是“五龙宫道教丛林”的山门,设计十分巧妙。扩大了五龙宫核心建筑群所在高台的面积,又兼有山门之妙。
有联云:鞭下无情打尔明中做恶,头上有眼察他暗里行奸。道教之中,有众多的护法天神,而灵官殿中一般供奉的是地位最高的王灵官,这位传说当中有三只眼的神仙,亦尊称“玉枢火府天将”。五龙宫的王灵官贴金站像高近两米,赤面威武,三目如炬,形神庄严,披甲持鞭,栩栩如生,既视察人间善恶,又为道教镇守山门的护法神祗。神话传说中,王灵官姓王名善,得道羽化升仙后,被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专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又被赐封为“隆恩真君”。
关于灵官,其实咱们俗人最熟悉的应该是那位“让你知道马王爷三只眼”的马王爷,关于马王爷,道教之中,全称为“灵官马元帅”。也是有人物原型的。在类似《西游记》的另一部神话小说《南游记》中,马王爷叫做“三眼华光”,曲折的故事引人入胜。
说到灵官殿的设计精妙,还有一点,需要细心才能发现。当从五龙宫出来,向外走的时候,距离远的时候不可以,距离近也不可以,就是在那么刚刚好的三、五步之间,这个恰到好处的角度,才能仰望高处的灵官殿三字匾额。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