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风情在哪个地方(蒙古风情)
蒙古风情在哪个地方(蒙古风情)马头琴,蒙古乐器代表,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顶碗舞,是蒙古族民间的一种把碗放在头顶上的舞蹈,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
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四子王旗蒙古族有众多节日和风俗活动,如蒙古年节、那达慕、祭敖包、献哈达等。同时 ,也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等。
蒙古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进行。民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体育活动。
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马头琴,蒙古乐器代表,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顶碗舞,是蒙古族民间的一种把碗放在头顶上的舞蹈,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