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拳法简单图解(每日练一练少林拳法日常修习方法)
少林拳法简单图解(每日练一练少林拳法日常修习方法)两手同时动作 左右分排 右长则左短,左长则右短。长手须直而有力 在前 掌心向下;短手横屈于胸前 掌心向上。凡遇敌人 前手即击即格 无须换手。 ②分手(又名长短手龙手) 手法 各派不同。从抽象的一面分别之,不外圆线与直线两派。从具体的一面分别之 不出长、短、中三法。兹所记者 乃少林之嫡派手法。 ①手(又名牵缘手) 两手同时于胸前作小圆形 上臂不动 手臂与腕须灵活。敌人右边来 圆形须顺转。敌人左边来 圆形须逆转。若前面来 或顺或逆 可随意动作。如遇武器 最宜使手相格。
少林拳法的传习方式十分丰富 一般主要以口诀为媒介 又与少林寺传统的宗法门头制度相结合 核心是师父的言传身教和弟子的勤学苦练。高水平的少林功夫传习 则往往取决于师父的心传和弟子的顿然领悟,这一境界又需要从日常的宗教修持中不断修习方能达到 体现了少林功夫“禅武合一”的宗旨。少林拳法的修习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呼吸
呼吸之职 肺脏司之。大凡肺强之人 其气必长 其力必大;肺弱者 反之。何也?因肺为气之府 气乃力之源 故言力者 不能离气。北派拳法 乃有专练习呼吸以增其实力者 成功之伟 颇可惊异。其初 本为寡力之夫 因十年练习呼吸之功 有增其两手手力能举七百斛以上者。对于呼吸在武艺修习过程的重要性 自古就有“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之说。
(2) 手法
手法 各派不同。从抽象的一面分别之,不外圆线与直线两派。从具体的一面分别之 不出长、短、中三法。兹所记者 乃少林之嫡派手法。
①手(又名牵缘手)
两手同时于胸前作小圆形 上臂不动 手臂与腕须灵活。敌人右边来 圆形须顺转。敌人左边来 圆形须逆转。若前面来 或顺或逆 可随意动作。如遇武器 最宜使手相格。
②分手(又名长短手龙手)
两手同时动作 左右分排 右长则左短,左长则右短。长手须直而有力 在前 掌心向下;短手横屈于胸前 掌心向上。凡遇敌人 前手即击即格 无须换手。
③切手(又名斫挑手)
此手有单切、双切之分。单切以一手挑开敌人来手 以一手用力切敌身 而使人倾跌。乃上部手法中最稳而最实用之手法。
④托手(又名钩托手)
两手左右分演。右托则左钩 左托则右钩。此手与切手 同是一手格、一手击。其不同之点在于 切手之力向外 其目的使敌人倾跌 虽不能倾跌 必使其远离我身。托手之力向上 其目的使敌人来手向上落空 乘间以咐击敌人。
(3) 底盘
底盘(少林步法之专名)虽各派不同 而皆为拳法之根本。练习拳法 须先练习步法 步法稳 方可言拳法。兹只以少林各种底盘列人之 他派不与焉。
①八字底盘
两足立如八字形 两腿蹲下成水平(俗称四平马)。
②一字底盘
两足立如一字形 此法较之八字形稍难 须八字练习有程度后 再习此步。
③二字底盘
两足立成并行线 两腿蹲下向前作跪式 踵高举 足趾用力。此步练足趾之弹力也。少林底盘 仅此三法。若持之以恒 以站立时间逐渐增加 以至两腿无痛苦而有力为功效。
(4) 身法
学者既于手法、底盘之练习略有门径 当进而求之身法 盖身亦为拳法中之重要关键。其身法之高深者 将详述于五拳式中。兹所记者 便于初学进退趋避等法。
①进退法
身之进退机势千差万别 遇知应变 争胜负于微妙之间。少林派之寻常进法 必用短马取侧势 退则多因不能得手 退一步而乘机而进。
②趋避法
进退乃取势之方 趋避为乘机之法。孙武子所云“避实击虚、声东击西”等法 无不相通。不过彼以群言 本书以为个人言。
总之 进退有方 趋避得宜 斯可通矣。至于变化莫测 出人所不能防、不能制者 是乃在乎苦心独造之士 不可以常法绳之。
看完这些修习方法,你有没有想实践一把的冲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