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评价鬼神(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
孔子评价鬼神(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我们知道,在秦始皇之前,是没有“皇权”的。当然有“皇”,有“帝”,有“天子”,有“国君”,但是没有皇权。没有哪个人的权力无边无际,无限大。(天子皇权)早期的儒家确实对鬼神“敬而远之”,《论语·述而》上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这里的“怪”,是指不同于习惯常态的新奇的事物;“力”是指用暴力解决的方式;“乱”是指犯上作乱的行为;“神”则是指由鬼神操控,相信宿命。“怪力乱”,孔子说的是三种乱象。我们知道,孔子一直是追奉西周以来的那种制度和秩序,把“周礼”作为人间最美好的样板。而“怪力乱”三种乱象,恰恰是违背“周礼”的,所以孔子要极力反对。
这个问题,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是说的同一件事。
一件什么事呢?
这件事就是“积极入世”。
(孔子像)
早期的儒家确实对鬼神“敬而远之”,《论语·述而》上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里的“怪”,是指不同于习惯常态的新奇的事物;“力”是指用暴力解决的方式;“乱”是指犯上作乱的行为;“神”则是指由鬼神操控,相信宿命。
“怪力乱”,孔子说的是三种乱象。我们知道,孔子一直是追奉西周以来的那种制度和秩序,把“周礼”作为人间最美好的样板。而“怪力乱”三种乱象,恰恰是违背“周礼”的,所以孔子要极力反对。
(天子皇权)
我们知道,在秦始皇之前,是没有“皇权”的。当然有“皇”,有“帝”,有“天子”,有“国君”,但是没有皇权。没有哪个人的权力无边无际,无限大。
三皇五帝时期,当领导的,不仅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因为那时候的生存条件十分险恶,你的部落如果不够强大,生产技术落后,你的部落成员不是饿死,就是被别人打死。所以,必须要选哪种特别有能力的人来当“皇”,当“帝”,所以那时候才采用禅让的方式。
到夏商周三代,有天子,但是天子并非那个权力无边的人,他不过就是土地、人口比那些诸侯、卿大夫们多一点而已。天子也不敢想取消谁的王爵土地就取消,而且,他还必须要守规矩。周幽王不守规矩,“烽火戏诸侯”,大家对他失望之际,在他遭遇困难的时候,大家还可以不去救他。
但是从秦始皇开始,一切都变了。秦始皇取消了分封,功臣们不封,儿子们不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变成皇帝一个人的,谁也把他没有办法。
如此,皇权就出现了,而且皇权成为脱缰的野马,想跑到哪儿撒野就跑到哪儿撒野。
(董仲舒)
这种政治体制,是董仲舒这样的知识分子深为忧虑的。当世界上存在一种可以不被约束的权力的时候,那是非常危险的。这种权力如果比较理智,比如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国家可以正常运转。这种权力如果比较收敛,比如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国家也可以正常运转。若这种权力被坏人利用,如秦二世被赵高利用,那就很危险。若这种权力为所欲为,如秦始皇时期汉武帝时期,那对国家对老百姓就会有很大的伤害。
从积极入世的角度来说,董仲舒认为,必须要找到一种能够约束皇权的东西!
也就在这种情况下,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意思是,皇权是要听“天”的,要服从“天命”。天命要皇权怎样,皇权就必须怎样,否则,就会遭到“天谴”。
董仲舒这样做,实际上就是给皇权套一个嘴笼子,让皇权有所收敛。
所以,董仲舒的精神实质,和孔子是一脉相存的,他也是最得儒家学说精髓的大儒。
(参考资料:《史记》《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