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抚慰的不只是你的胃:吃货与深夜食堂的告别
深夜食堂抚慰的不只是你的胃:吃货与深夜食堂的告别青云路夜市的火爆程度,黄女士虽早有耳闻,可因自身比较宅,或总想着来日方长,一直未来此“打卡”。8月31日晚,在贵阳工作近十年的黄女士第一次来到青云路夜市。城市的发展必须向着更规范的方向行走。按照政府规划,将有序引导临时占道的夜市摊区迁入室内经营。随着陕西路夜市和红边门夜市等多个贵阳网红夜市的停业,2020年9月1日,青云路夜市也将正式和贵阳人告别。8月31日,是青云路夜市最后一天经营的日子。这一次,我们不触碰伤感,只寻觅和记录深夜里那些最本真的人情味。记者 李思瑾 吴蔚
编者按:
515米,232个摊位沿街两侧摆开。每至夜色降临,人声鼎沸,充满了江湖气,还有烟火气。
人行道上,露天小店,呼朋唤友,觥筹交错,那份酣畅比任何时候都要过瘾。浓缩了人生百态,传递着人与人之间最朴质的情感。
这样的景象在贵阳市青云路附近上演了近30年。
城市的发展必须向着更规范的方向行走。按照政府规划,将有序引导临时占道的夜市摊区迁入室内经营。随着陕西路夜市和红边门夜市等多个贵阳网红夜市的停业,2020年9月1日,青云路夜市也将正式和贵阳人告别。
8月31日,是青云路夜市最后一天经营的日子。这一次,我们不触碰伤感,只寻觅和记录深夜里那些最本真的人情味。
记者 李思瑾 吴蔚
8月31日晚,在贵阳工作近十年的黄女士第一次来到青云路夜市。
青云路夜市的火爆程度,黄女士虽早有耳闻,可因自身比较宅,或总想着来日方长,一直未来此“打卡”。
和朋友进了“张记小龙虾”的摊位,点了一份油焖大虾,本不是很饿的她终究没管住自己的嘴,吃完了小龙虾,又点了一份凉面拌着剩下的汤汁吃。
烧烤摊老板认真地数着肉串
无意听老板说起,明天这一带占道经营的摊位将被取缔,初初遇见又要别离,黄女士略有些伤感:“可是,我已经喜欢上这里了怎么办?”
对青云路夜市更依依不舍的,是一些老主顾。
几天前,市民刘先生看到“张记小龙虾”老板的一条朋友圈:“青云路夜市将成历史,老铁们,最后三天,要吃虾的朋友们赶紧了。”他截了图转给几位老朋友,大家就约着来了。
听说摊位将要被取消,吃完甜品的年轻人和摊主聊了很久
上世纪90年代,刘先生还是学生,放学后喜欢约着三两同学来青云路一带晃悠,在兴关路小摊买一些烤串,几毛钱一串,外面烤得焦脆,蘸着折耳根辣椒吃,“那时候这一带只有几家夜宵摊位,后来慢慢增多,夜市街逐渐形成。”
工作后,刘先生仍旧隔三差五约朋友来吃宵夜。有时候一晚上要转几个场子,点上龙虾、烤肉,或者卤味,冰镇啤酒一瓶接一瓶地喝,不知不觉就聊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有些老板累得都靠着餐车打起了盹,他们才回去睡觉。
“现在年纪大了,不像年轻时候这么玩命。”刘先生笑着说,虽然现在的夜生活少了些,但青云路仍是吃宵夜首选之地。
在烟火缭绕的青云路夜市,甜品店也是标配
同样的感受,市民曾先生也有。曾先生见证了青云路夜市很多店铺的发迹,从一个搭着棚的小摊位,逐渐扩大到有了店面,“这些打着20年老店招牌的门面,可不是吹牛的呢。”
“青云路夜市,应该算是贵阳城的一部风光片。”曾先生喜欢坐在路边大棚下方的位置,他觉得“接地气”,可以看到对面一排摊位错落的霓虹灯,餐车玻璃后面为生计而忙碌的店家,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像电影一般;还可以听见身边的生活,路边长发男人吉他与歌声、抱着鲜花挨桌叫卖人的喊价,以及邻桌食客的倾诉、玩笑、或抱怨。
每一个吃货,都能在青云路找到属于他们的“深夜食堂”
“以后吃宵夜就得在店铺里坐着。”曾先生感慨,食物口味不变,但感觉可能会变了。
在每晚与川流不息的人潮、夜半不止的喧嚣为伍的生活里,青云路的原住民们也似乎早已融入于此,“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吵了,在楼上透过窗户看着周遭的喧闹,反而很享受。”90后姑娘小杨从小就住在“留一手烤鱼”店家楼上,常常在大晚上忽然接到朋友电话:“下来吃烤鱼”“下来喝酒”。
青云路夜市,每到夜晚,灯火辉煌
这一晚,她又接到一位朋友电话,约她去“王记甜品”。已经凌晨一点,她还是排了很长的队才点到一碗招牌的水果豆花,坐在摊位边慢慢吃。和老板闲聊得知,9月1日要去寻新的地方卖甜品,“附近店铺不好租,可能去观山湖吧。”
“王记是我最喜欢的甜品摊,如果他们搬到了观山湖区,我可能几个月才会去吃一次了。”小杨说。
一碗豆花被舀得见了底,小杨摆弄着勺子,和朋友坐了半天仍不舍离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