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重阳家宴(如懿传重阳节之宴席)
如懿传重阳家宴(如懿传重阳节之宴席)有一年过重阳节,桓温照例率领幕僚到龙山登高,饮酒赏菊吃九黄饼,他的参军孟嘉也在其中。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原来今日是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宫中设宴,太后一直养在諴亲王府中的恒媞长公主也来到宫中,太后十分开心。皇上又向皇后提及今天带太后去爬万寿山,太后丝毫不见疲倦,可见身体之康健。
太后刚坐下,皇上便将皇后带着嫔妃们给她做花糕一事秉明,并请她品尝。
然而太后态度却有点冷淡,说着皇后这般光明正大的孝顺甚好,咱们是皇家婆媳,比不得那些小门小户,要相互猜忌,闹得合家不能安宁,内里暗含讽刺之意。
皇上见气氛不对,赶忙转移话题,说咱们插过茱萸,便喝点菊花酒来庆重阳吧。
原来今日是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有一年过重阳节,桓温照例率领幕僚到龙山登高,饮酒赏菊吃九黄饼,他的参军孟嘉也在其中。
席间一阵山风吹过来。吹落了孟嘉头上戴的帽子,他却浑然不知,依然风度翩翩。桓温凑趣命孙盛作文戏弄孟嘉。
谁知孟嘉不假思索,即席对答,出口成章,在座的人无不惊佩其才思敏捷。气质不凡。
于是,孟嘉被视为气度宽宏、风流倜傥、潇洒儒雅之士。
孟嘉落帽成佳话,历代文人墨客到江陵,没有不赋诗歌咏的。
李白有《九日龙山饮》:“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有留人。”
孟浩然《九日》:“九日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寻故事,载酒访幽人。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唐朝宰相令狐楚、宋朝诗人杨万里在重阳节游落帽台后,也写下了“贵重近臣光绮席。笑谈重事落乌纱”和“闲门幸免奖乌纱”等诗句。
龙山九黄饼也因此久负盛名,成为传统名点,千年不衰。
这也难怪开头皇上说带太后去爬了万寿山,想来是去登高了。
当然,重阳佳节,少不了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
另外,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最后,还有皇后为太后做的花糕。花糕也叫重阳糕,是汉族的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这也是为什么皇后要带着众嫔妃给太后做花糕来尽一份孝心的原因了。
不过在这之前,皇后其实做了一件错事,如懿的父亲治水出事身亡,但皇上将这件事压了下来,不让海兰告诉身在冷宫的如懿,害怕她伤心过头。
这事被皇后知道后,皇后十分生气,明白皇上还是不放心如懿,于是让身边的仆人想办法将这件事透露给如懿,并送去纸钱,希望她破坏宫中不能烧纸的规矩。
而太后对于宫中烧纸是非常忌讳的,皇后想借太后的手彻底除掉如懿。在中元节那天,如懿的确烧了东西,皇后立马买通太后身边的人,将这个消息告诉太后。
太后知道后大怒,赶往冷宫,结果发现如懿烧的是佛经,并非诅咒,太后也立即反应过来自己是被人利用了。可意外的是,身在冷宫的吉太嫔突然攻击太后,使得太后受了惊吓。
这件事在太后心里结了疙瘩,皇后不仅私自买通自己身边的人,还想利用她,借她的手来,她不仅讨厌皇后竟然敢将自己当做棋子使用,还使得自己陷于危险之中,自然是看她不顺眼。所以嘴里还含着讽刺之意,告诉她,做事要光明正大些。
END
本期看点:重阳节之习俗
欢迎关注我,从影视入手,聊些有趣的文化。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