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嫂精神传承(跨越时空的沂蒙红嫂)
沂蒙红嫂精神传承(跨越时空的沂蒙红嫂)为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政治忠诚,近日,该院组织干警参观沂蒙红嫂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性教育。在纪念馆参观过程中,从沂蒙红嫂明德英到沂蒙母亲王换于,从女子火线桥到沂蒙六姐妹,从永远的新娘到拥军好妈妈,一个个经历血与火考验的鲜活红色故事,深深震撼着大家的心灵。传承检察文化凝聚奋进伟力战争年代,在沂蒙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先后把儿子、女儿、孙子等送入部队,展现了沂蒙人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执着追求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政治信仰;沂蒙大姐李桂芳不惧冰凉刺骨的河水,和姐妹们一起为战士搭起一座通往胜利的“人桥”,展现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革命胜利后“沂蒙六姐妹”矢志不渝拥军爱民,在汶川大地震时发动亲人十几个昼夜加工赶制500双“千层底”寄到抗震救灾一线,展现了沂蒙人民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的家国情怀。沂蒙红嫂,用柔弱的双肩毅然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担,用青春、热血
编者按
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激励广大检察干警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依法能动履职,10月15日起,省检察院推出【齐鲁红色印记】专栏,讲述全省各级检察机关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这首脍炙人口的支前歌曲广为流传,唱出了沂蒙老区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巍巍蒙山下、汤汤沂水边,临沂市兰山区检察院在沂蒙精神红色文化资源的辐射下,将优秀的革命精神融入检察文化中,将红色基因与党建有机结合,谱写着他们动人的故事。
探寻沂蒙精神
凝聚奋进伟力
战争年代,在沂蒙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先后把儿子、女儿、孙子等送入部队,展现了沂蒙人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执着追求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政治信仰;沂蒙大姐李桂芳不惧冰凉刺骨的河水,和姐妹们一起为战士搭起一座通往胜利的“人桥”,展现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革命胜利后“沂蒙六姐妹”矢志不渝拥军爱民,在汶川大地震时发动亲人十几个昼夜加工赶制500双“千层底”寄到抗震救灾一线,展现了沂蒙人民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的家国情怀。沂蒙红嫂,用柔弱的双肩毅然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担,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
庚续红色基因
传承检察文化
为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政治忠诚,近日,该院组织干警参观沂蒙红嫂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性教育。在纪念馆参观过程中,从沂蒙红嫂明德英到沂蒙母亲王换于,从女子火线桥到沂蒙六姐妹,从永远的新娘到拥军好妈妈,一个个经历血与火考验的鲜活红色故事,深深震撼着大家的心灵。
植根沂蒙革命老区红色大地的临沂市兰山区检察院,始终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检察文化建设的根本,进一步推动沂蒙精神与检察工作融合,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努力打造优质检察产品。为激发干警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女干警在检察工作中的作用,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走访革命英雄、支前模范的基础上,该院选取沂蒙精神中最具代表性的母性群体“沂蒙红嫂”作为榜样,于2010年打造了“红嫂检察官工作室”,为兰山检察刻上红色印记,汲取奋勇向前的红色力量。
融合党建品牌
展现检察作为
红色遗迹今犹在,红嫂精神代代传。多年来,该院紧扣“文化育检”的工作要求,一体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凝心聚力、守正创新,传承发扬一代又一代兰检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着力打造“严实党建 卓越兰检”文化品牌,丰富兰山检察文化底蕴,将“爱党爱军、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红嫂精神的内涵深化、放大,形成了“红嫂检察官工作室”检察文化品牌的独特风采。
红嫂检察官们始终以“求极致”的工作态度,对犯罪重拳出击,从严把握证据标准,从实把握法律要求,通过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此外,该院创新研发“蔚蓝同行”手机APP,内设便捷的群众问题反馈渠道,实现一站式便民服务;该院先后开展“送爱心进校园”“送法进企业”“城乡母亲牵手共建”“爱心家园”“援建农家书屋”等志愿活动160余次,给群众送去了爱心,塑造了良好检察形象,全面推进各项检察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