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1642年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1606-1669)摄像 | 雷昊画作解读 《夜巡》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1)

编者按:

暑假期间,央视新闻推出系列微视频《带孩子走近世界名画》。我们希望通过对世界名画的鉴赏,能丰富孩子的审美体验,让孩子在感悟美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美、热爱生活。

今天介绍的是荷兰绘画巨匠伦勃朗的名作《夜巡》

记者 | 白桦 汤晔

摄像 | 雷昊

画作解读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2)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3)

《夜巡》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1606-1669)

1642年

布面油画

363cm x 437cm 重达337公斤(含画框)

现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4)

《夜巡》原名《弗兰斯•班尼克•库克上尉带领的第二民兵支队》,是荷兰画家伦 勃朗于1642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被誉为荷兰国宝、世界名画中的名画。

《夜巡》究竟好在哪?为何受到如此推崇?

这要先从这幅画的作者伦勃朗说起。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5)

伦勃朗自画像 1652年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被誉为“光与影大师”。

伦勃朗半生富足、半生潦倒,其人生的大逆转,正是从这幅《夜巡》开始。

在《夜巡》之前,伦勃朗顺风顺水,然而《夜巡》的创作却让他在公众心中的声望迅速下降,因为雇主不满意画面人物的排列和构图方法,之后找伦勃朗订画的人越来越少。

等等,《夜巡》不是旷世杰作吗?怎么雇主会不满意?

实际上,《夜巡》是一幅“团体肖像画”。这种“集体像”大约始于十六世纪,当时对于这种画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固定的形式,一般画中人在巨大的幕布一字排开,正如我们现在的大合照一样,每个人的位置、姿态、衣着、场景都是有规矩的。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6)

大概是这种感觉,有点像毕业照。

《夜巡》这幅画的雇主,是荷兰一个民兵连的16个民兵,他们每人出100盾“众筹”请伦勃朗画一幅“集体像”。但伦勃朗另辟蹊径,没有像当时流行的那样把16个人都摆放在宴会桌前,画出一幅呆板的画像,而是自己设计了一个“舞台剧”,仿佛16个人接到了出巡的命令,各自在做着准备。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7)

民兵连长前面指挥,鼓手敲鼓,火枪手们有的在擦枪,有的在装填火药,有的在吹枪上的灰尘,有的给枪上膛。画中人的表情、姿势、动作,各具姿态,呈现的效果就像是巡逻场景被伦勃朗用画笔定了格。

民兵们不干了!

每个人花一样的钱,为什么有的在不起眼的位置,有的只露了半个脸,有的几乎完全在阴影里,这么没有存在感。

民兵们很生气,要求伦勃朗重新画一幅肖像,但伦勃朗出于自己的艺术主张,坚持不画。于是,民兵联名将伦勃朗告上法庭,不按照雇主要求作画的“劣迹”迅速传了出去,伦勃朗的绘画事业一落千丈,很少有人再来找他画肖像了。

一个技能独特,充满创意,能玩转光影特效,画的肖像就像自带美图功能的画家,居然接不到订单。只能说,伦勃朗,生不逢时。

我们再看一遍《夜巡》。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8)

整幅画光线明暗对比分明,人物主次分明。伦勃朗没有把众多的人物并列起来,仅仅作为肖像来画,而是对构图精心设计,每个人都能看见又安排得错落有致。

观察《夜巡》的细节,你会发现,伦勃朗把光与影的处理发挥得淋漓尽致。伦勃朗对绘画技巧的一大创新,就是对光影的处理。

在此之前,所有的绘画作品没有太多明暗的对比,基本都是光线正面平照在画中人脸上。我们在拍“证件照”的时候一般就是这种用光方法。伦勃朗则改变了画面光源的布置方法,让光源从侧面上方照向画面中的人,这样画中人的脸就自然分出了“明与暗”“光与影”的区域,一下子就立体生动起来了,证件照就变成了艺术照。

看几个细节。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9)

注意手的影子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10)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11)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12)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13)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14)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15)

伦勃朗的光影画法在当时无疑是充满革命性的,这种布置光源的打光技巧,后来被人们称为“伦勃朗光”,现在在绘画、摄像和摄影领域仍广泛应用。《夜巡》这幅画在题材上,没有迎合当时的社会口味,代表了伦勃朗对艺术的进取心,也展示了他运用光影的高超技巧。

伦勃朗的“光影特效”画法也影响了后来很多人。伦勃朗去世后一百多年,荷兰人惊奇地发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的一些著名画家,自称都接受了伦勃朗的艺术濡养。伦勃朗的艺术价值逐步被世人广泛认识。

历史上的许多名作好像都有这样的磨砺存在:在画家的那个年代,这件作品极其不所欢迎,甚至是受批判的。但是在经历几十年甚至百年以后,这些作品慢慢开始散发光芒,得到后世人的顶礼膜拜。

是需要在当时受到追捧,还是在后世受到敬仰,这是艺术家要面临的问题。但说到底,什么是经典?时间最能说明问题。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16)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美术馆,《夜巡》是唯一一幅从早到晚都有两位保安人员看守的油画展品。

《夜巡》画的其实是白天

尽管名为“夜巡”,但实际上伦勃朗画的是一个白天的场景,由于当初他把背景画的亮度不够,且这幅画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时已经过去了100多年,矿物颜料经年累月色彩会变得暗沉,因此被后人误以为是夜间巡逻场景,而取名“夜巡”。

后来,有人提出画作应该更名《日巡》,然而这个提议与人们的视觉感受和积累的艺术史知识冲突。况且,18世纪的荷兰国民卫队早已不再进行白天的巡逻工作,而夜间巡逻还在持续。至此,《夜巡》从未更名。

伦勃朗用自画像记录自己的一生

前几期我们提到的梵高、高更这些画家都非常喜欢给自己画自画像,伦勃朗也一样。在订单萎缩之后,伦勃朗开始画平民、画老人、画小孩、画自己。伦勃朗给自己的自画像,统计下来超过100幅,是画自画像最多的画家。

但相比于梵高自画像更为艺术的表现方式,伦勃朗的自画像则更具有忠实性,在晚年的一些自画像中,他甚至毫不掩饰自己面部的缺点。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17)

△1669年《自画像》

上图的《自画像》是伦勃朗逝世那年所做,画中的自己不是一副漂亮的面孔,或者说,伦勃朗根本无意去掩饰自己的老态和缺陷,他绝对是在忠实地观察自己,他想反映的是一个真实人物的面貌,没有丝毫故作姿态的痕迹。只有一位画家凝视的目光,似在观察自己,也似在观察我们。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18)

△1628年 伦勃朗《自画像》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19)

△1630年 伦勃朗《自画像》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20)

△1631年 伦勃朗《自画像》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21)

△1652年 伦勃朗《自画像》

从年轻到年老,从衣着华贵到简陋落魄,无论经历怎样的起起伏伏,伦勃朗始终将绘画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从自画像中逐渐沉稳和丰富的眼神,我们能感受到生活带给他的历练。

博物馆小知识: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

荷兰国家博物馆是荷兰最大 的艺术品宫殿,坐落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广场上,建筑气势恢宏,馆藏文物多达100万件。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22)

该馆最引人注目的收藏莫过于17世纪“黄金时代”的荷兰绘画,其中包括伦勃朗、弗美尔、弗朗斯·哈尔斯以及扬·斯滕等人的艺术杰作。

荷兰国家博物馆的一大特色是把馆藏珍品作了数字化处理,包括《夜巡》在内,免费开放了60万件作品的高清数字版权,鼓励阅览者通过官网直接下载图片和文字解说。有人上网看过,如在电脑屏幕上把《夜巡》放大到与原作等大的尺寸(原作363X437cm),都能清楚地看到每一条轻微开裂的油彩缝隙。

往期回顾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23)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24)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25)

伦勃朗的夜巡修复(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夜巡)(26)

《带孩子走近世界名画》前五期已推送完毕,后几期目前仍在拍摄中,画作包括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莫奈的《睡莲》等名作,计划于8月27日开始推送,敬请期待。非常感谢央视新闻用户对这个系列的支持。


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张天宇

策划/王元

实习编辑/曾麟

©央视新闻

开启孩子的艺术启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