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是什么样子的(广东人概况)
广东人是什么样子的(广东人概况)折叠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遗址遍布全境,数以百计。1996年惠州博罗"缚娄古国"遗址发现先秦时期的陶片,发掘出广东最大的先秦时期的龙窑窑址; 2000年出土了包括青铜鼎、编钟等在内的大批精美陶器、瓷器、铜器、玉器、水晶文物等,在气候潮湿多雨的岭南能发现三千年以上的金属铜器遗存实属不易;这些不仅证实了岭南在先秦以前并非 "瘴疠之地",改写了整个岭南的文明史,岭南文明史得以上溯至3000年前。 正史记载中,岭南尽皆"南蛮之地",至秦军南下始融入中原文明。考古学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一观点是"历史的误会"--广东博罗出土的大量文物实证表明,岭南地区存在过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远古时期距今十万年的粤北根据考古发现,广东的人类历史可以远溯到距今数十万年前。据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考古发现,岭南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活动。60万年至8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迹
广东人,一般指祖地、籍地在广东的公民。广东人主要分为广府、客家和潮汕三大民系 。三大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汉人与岭南土著长期融合的结果。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三大民系的人民长期各自保持其生活习俗、文化意识和性格特征。 广东语言状况复杂,除粤北、粤东有瑶、壮、畲语及粤北土语,主要流行3种保留了丰富的古汉语特点、又各有特色的汉语方言。
广东的人口分属56个民族,广东人亦称粤人,其中汉族人口有9030万人,占总人口的98.02%;少数民族人口164万人,占1.98%,主要有壮族、瑶族、畲族、回族、满族等;还有近年从全国各地移居到广东,获得本地户口的新移民;以及居住在海外的广东籍华人、华侨、华裔,港澳同胞等。
深圳特区36周岁了 越来越高越来越美
历史概况
远古时期
距今十万年的粤北
根据考古发现,广东的人类历史可以远溯到距今数十万年前。据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考古发现,岭南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活动。60万年至8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迹。 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早期古人(马坝人)。南江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把广东人类活动史大大提前,这一考古发现说明,广东是中国人的起源地。 基因组分子分析研究表明,先民在史前时期进行了从南往北迁徙,进入黄河流域,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1958年在粤北韶关的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岩洞穴里发现的"马坝人"头骨化石,是目前广东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马坝人化石"的发现,揭示了旧石器时代广东地区人类的历史。距今1.4万年前广东先民就驯化了水稻,或成世界稻作文明源头。 盘古神话源于百越地区, 在广东花都,盘古神话口口相传,在农历八月十二的盘古王诞祭拜盘古是至今在岭南一些地区仍旧保存的古老风俗; 在专家们看来,被视为中华民族创世神话的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当起源于古代"百越"之地,而岭南,甚或说广东先民,有可能就是这个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神话之一的创造者。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遗址遍布全境,数以百计。1996年惠州博罗"缚娄古国"遗址发现先秦时期的陶片,发掘出广东最大的先秦时期的龙窑窑址; 2000年出土了包括青铜鼎、编钟等在内的大批精美陶器、瓷器、铜器、玉器、水晶文物等,在气候潮湿多雨的岭南能发现三千年以上的金属铜器遗存实属不易;这些不仅证实了岭南在先秦以前并非 "瘴疠之地",改写了整个岭南的文明史,岭南文明史得以上溯至3000年前。 正史记载中,岭南尽皆"南蛮之地",至秦军南下始融入中原文明。考古学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一观点是"历史的误会"--广东博罗出土的大量文物实证表明,岭南地区存在过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折叠
先秦时期
古文献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 。先秦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地区的族群,常统称为"越",文献上也称之为百越、百粤、诸越,包括"吴越"(苏南、浙北)、"闽越"(福建)、"扬越"(江西、湖南)、"南越"(广东)、"西瓯"(广西)、"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等等 。《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交趾至会稽这一带是古越族人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吕氏春秋》统称"百越"。 秦汉文献统称百越一带的族群为"越人"或"粤人",这些称谓自汉朝在此地设置郡县后便逐渐不见于史载。百越原住民经过历史的洗礼,政权的更迭,人口的迁移,经过中原人与百越族的融合,现所存的百越原住民已经与南迁的中原人融合同化了。
越人族群有很多支系,广东先民属南越族(隋唐后的文献改之称广东支系的"南粤人"为其它称谓)。"南粤"一词,始于《汉书》,秦汉文献对广东称谓有几种,《史记》称"南越",而《汉书》中又把"南越"称为"南粤"。古代"越"、"粤"是相通的 。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先民便与中原有经济文化往来。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历史上楚庭、南武城的传说,反映出这一时期岭南与楚、越的关系。《国语·楚语上》也有"抚征南海"的记载,可见当时岭南与楚国有军事、政治关系。 丝绸之路的最初起点在中国,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最早在广东。 除了史料记载和文物的发掘,广东地区现存的文化遗迹和文化现象也能够证明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公元527年,佛教禅宗祖师达摩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广州,成就了广州"西来初地"的美称。
折叠
移民历史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据《汉书》记载),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粤北部分地区属长沙郡。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
秦将赵佗任龙川县令后,上书朝廷要求从中原迁居五十万的居民至岭南 。从中原迁来的50万人,除了遭到贬职的官员之外,大多是"贾人";也就是"商人"的意思,是朝廷重农抑商政策的打击对象;既惩治"商人",又渗透了岭南,朝廷认为一举两得。因此,岭南北方移民的经商血统确实是有根有据的。据记载,秦代的移民大致有5批。为了稳定军心,解决大批士兵的配偶问题,南海郡向秦朝廷申请加派3万单身女性来岭南,其理由十分含蓄:"为来自北方士兵补衣服";秦朝廷最终批准这个申请,但是在数额上打了折扣,15000名中原女子浩浩荡荡加入支援边疆的行列
自秦朝平定岭南2200多年来,本地历史上至少发生过6次较大的移民潮。汉武帝平定岭南,留下占领军驻守,历经西汉覆亡和王莽篡政等政治变革,先后又有5批移民来到岭南。晋代岭南移民被称之为"流人",北方士族和黎民百姓纷纷逃到东南沿海。北宋灭亡和南宋末年,两度形成士族豪门、平民百姓和抗元将士南逃,两宋时期的移民潮从规模上远远超出了两晋。明朝末年,再次有中原移民迁徙岭南,加入了历史上南迁形成的广府人、客家人以及潮汕人的行列 。
历代人口
折叠
先秦
远在旧石器时代,今广东境内就已有人类活动。1958年在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岩发现了著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考古遗址--"马坝人"遗址。"马坝人"所处的年代略晚于"蓝田人"和"北京人",属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古人,距今约10万年左右。在曲江、阳春亦先后发现多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遗迹。新石器时代,今始兴、翁源、连南、罗定、南海、海丰、潮安等地已有人类活动,在珠江三角洲周围已发现的考古遗址达七百多处。春秋战国时,广东地区的南越族和中原地区已有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这可从在今饶平、大埔、普宁、潮阳、揭阳等地出土的仿中原青铜器花纹的陶器,以及在今始兴、曲江发现的与中原及楚国出土物相似的铁斧、铁锸得到证明。
折叠
秦汉
中原汉人首次较大规模南迁入粤,是在秦代。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124年),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县,并迁来数十万的汉族军民及移民,推动了广东的开发。秦末汉初,南海尉赵佗割据称帝,后归属于汉,封为南越王。西汉时今广东人口稀少。公元2年有37.5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6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人。西汉末期起,中原地区大规模的社会动乱迭起,人口大量南迁,使今广东人口持续增加,公元140年有86.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9人。
汉代今广东地区对外交通和贸易已开始发展。番禺(今广州)是对外通商的港口,跻身于全国十几个著名大都会之列。但经济和人口分布的重心,仍在粤北和西江流域。人口分布的这种特征与北方汉人南迁广东两条路线有关:一是由湘桂走廊下西江,在高要、罗定等地定居,有的更南达雷州半岛;二是经摺岭的隘口顺连江而下到达连县、阳山等粤北一带,形成汉代广东的人口分布以粤北山地人口最多,西江流域次之,滨海低地人口最少的态势。
折叠
晋代
晋代时期,由于北方五胡乱华,北方士族和黎民百姓纷纷逃到东南沿海,晋代岭南移民被称之为"流人" 。更多史料记载,珠玑巷这一名称的得来,与唐敬宗的珠玑赏赐有关,珠玑巷在唐代之前时还叫"敬宗巷".因有巷内族人张兴七世同常,唐帝李湛闻听后,赏赐给他们家族珠玑绦环,不久李湛驾崩被赐庙号唐敬宗,"敬宗巷"为避讳改名珠玑巷,沿用至今 。
折叠
隋唐
隋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农村经济开始复苏,人丁蕃息。隋大业五年(609年),今广东境内人口为65.9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99人。人口分布以西江流域为最密,信安郡(今高要)人户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2户,永熙郡(今罗定)每平方公里1.6-2.0户,广东南路和连江流域每平方公里有1.1-1.5户,珠江三角洲每平方公里0.5-1.0户,粤东每平方公里0.5户以下。
唐代,今广东地域是岭南道的一部分。除海南中部山区外,都得到初步开发。广州已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和外贸口岸。天宝元年(742年),广东有93.6万人,比隋代增加38.6%,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1.5%。唐代人口的分布,韶、连两州人口密度大增,居全省首位,平均每平方公里达4.7户。西江流域采矿业得到发展,人口稠密。粤西高州至两阳一带人口密度亦迅增,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人口仍稀少。
折叠
两宋
北宋灭亡和南宋末年,两度形成士族豪门、平民百姓和抗元将士南逃,两宋时期的移民潮从规模上远远超出了两晋 。唐末和南汉期间的动乱使广东地区经济衰退。宋统一后,又逐渐恢复和发展。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筑堤围垦,粮食大增,广州成为一大米市。甘蔗、棉花、茶叶等物产也有增加。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口增长。北宋末年,北方汉人避乱再次大量南迁,至南宋时更甚,广东接纳了大量北方移民。这也是宋代广东人户显著增加的重要原因。这些新迁人户被称为"客户"。据北宋《元丰九域志》记载,当时客户占广东总人户的39%之多。
北宋元丰二年(1069年),现广东境内有239.5万人。南宋末期,广东人口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高潮 。宋代广东人口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已成长为又一个人口稠密区。沿海各州府人口数量和密度迅增,人口分布的重心南移。在唐代地广人稀的循、梅二州,至宋由于客户的移入,开发土地,人口繁衍,人户密度已追上西江一带。粤东人口密度首次超过粤西。
折叠
元明
元代,由于战争破坏(广东是宋元最后决战的场所,崖山之役,死亡即逾十万),广东经济陷于停滞,大批居民逃往东南亚各地,有半数地区人户比宋代减少,惠、循、梅等路州的人口减少一半以上。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广东境内人口54.89万户,251.31万人,分别占当时全国总户数和总人数的4.2%和4.27%。元代人口分布的特点是沿海人口迅速增加。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取代粤北成为广东人口分布的重心,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地方。
明初由于采取了奖励垦荒等有利生产的政策,使耕地面积大增。广东省的耕地面积,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2308万亩,万历二十三年(1600年)为3236万亩,增幅相当可观。番薯传入使难以种植水稻的丘陵、台地得以种粮,促进粮产显著增长。明代,珠江三角洲的制糖、铸铁等手工业也相当发达,对外贸易也比元代繁荣。洪武十四年(1381年),广东人口增至309.5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14人。1491年又增至381.6万人,人口密度为17人。
明代广东人口分布的特点,反映了地区开发的变化,珠江三角洲已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进一步吸引内地人口南迁,广州府人口居全省首位。韩江三角洲经过数百年开发,已渐富庶,吸引大批闽人进入。故明朝后期潮洲府人口大增,每平方公里达三四十人。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仅占全省面积的8%,却集中了40%以上的人口。而韶、连地区从明代开始,开发进程缓慢,人口开始缩减。明代曾派兵数万,包括广西苗瑶射手一万,进攻海南岛镇压黎族的反抗,此后许多人留在海南岛屯田,海南岛的人口也因此增加,而居雷州、高州和肇庆府之上 。明朝末年,再次有中原移民迁徙岭南,加入了历史上南迁形成的广府人、客家人以及本地土著的行列。
折叠
清代
清初是广东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低潮。由于战争破坏,广东经济和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民被迫大量逃亡,珠江三角洲各县的耕地丢荒近半,顺治十四年全省总耕地面积为2469万亩,比半个世纪前的明万历年间亦减少约四分之一,顺治十八年广东在册人口数仅314.7万人。
康熙中后期起,广东人口进入一个新发展时期,由于废除海禁,奖励垦荒,又实行"摊丁入亩"等措施,生产恢复,人口又回升。乾隆年间,人口增长之速更属罕见。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广东人口达1563.4万人,比三十四年前的乾隆十四年增长1.4倍。这样高速的人口发展,除了生产发展人口繁衍的原因外,还由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规定消除了人民隐报丁口的顾虑,举数实报,加上流民归附,一些过去不曾编入户册的山民、渔民、盐民也得以收编登录,这样使得人口统计数字接近实际,短时期出现人口剧增。
嘉庆十七年(1812年)广东人口数为1890万,同治元年(1862年)为2882万,在全国人口总数中的比重保持在5.5%-6.5%的高水平上,广东跃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但人口压力增大,人均占有耕地剧减(由顺治时的人均7亩多减至同治末年的1.4亩),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前清时期广东人口更向沿海集聚,广州府人口最多,密度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为306人,属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潮州府每平方公里151人,粤东山区人口相对较少,韶州府每平方公里64人,连州直隶府每平方公里49人,连山直隶府人口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10人。
鸦片战争后,社会动荡,战乱不断,经济凋零,民不聊生,广东人口增长缓慢。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末的71年间,广东人口由2538万人约增至2965万人,年均净增6万人,年均递增率为0.33%。而鸦片战争前的70年间,年均净增人口23.4万人,年均递增率为1.81%。晚清时期广东由于民生日艰,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往异国谋生 。
折叠
民国
由于政治动荡不定,经济衰败,不少人被迫离乡背井,迁往内地或移居海外谋生者剧增。1911年广东有29645780人,至1935年为31600008人,20多间增加195.4万人,年均净增人口8.1万人,年均递增率仅为0.27%,比前一阶段大为减缓,明显呈停滞状态。抗战期间广东沿海先后沦陷,人民生活状况极端恶化,造成沿海大量居民向内地迁移或因饥饿而亡。1936-1947年,广东人口减少300万,减少了9.6%,每户平均人数亦由1910年的5.54人,1930年的5.13人,减至1940年均4.82人 。1949年全省总人口约2783万人。
据2004年末统计;广东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人数近3000万人,其中华侨华人约2000万人,港澳同胞约600万人,台湾同胞约400万人,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早的外来移民据香港电视凤凰台影视资料,最早大批移民到广东来的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远古"战神"蚩尤族裔,据说,当时蚩尤勇猛无敌,兵多势众。炎、黄二帝率领部下合力将蚩尤打败,并把他的族人赶出黄河流域。兵败如山倒,其族人一路向南迁徙,宛转来到如今的广东粤西、雷州半岛、海南岛一带繁衍生息。
粤西地区在先秦时期是南粤、瓯越的活动区域,在南朝至隋唐间则是俚人的活动区域。而广东其他地区在先秦时期是南越的活动区域,大批原住广东人遗存近期陆续出土。洛湛铁路沿线发现的南朝至唐遗址对广东民族史、岭南开发史和粤西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批系统的实物资料。洛湛铁路粤境段所经地段主要为茂名所属的高州和信宜。2006年6、7月间进行的沿线文物勘查中,广东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共发现13个遗址和遗物点,这些遗址在年代上都集中在南朝到唐这阶段,在地域上位于鉴江两岸。洛湛铁路调查得到了一批完全不同于以往发现的铁器、陶瓷器等,展现了一个新的文化类型的风貌,这在广东历史时期的考古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填补了空白。
珠玑巷移民史概说
珠玑巷移民,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指珠玑巷本身及附近居民的迁徙;广义则泛指经由珠玑巷迁徙,包括取道珠玑迁徙者和狭义的珠玑巷移民。
珠玑巷的居民,又可分入迁和出徙两种。入迁,是又外地迁入珠玑巷及附近地区,出徙则指离开珠玑巷迁入别的地区 。
在移民史上,主要内容有:
- 秦至宋代珠玑移民的入迁过程,指出珠玑巷居民的主要来源是岭北移民(粤海族群)。
- 珠玑巷移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官府逼迫、自然灾害、社会动乱和宋元之际的战争。南迁的移民主要是珠玑巷和南雄盆地的居民,珠玑巷是南迁移民真正的故乡,而并非象一些论著所说的"中转站",或"仅仅路过而已"。
- 对元明清珠玑巷移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明初和清初珠玑巷曾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南迁。
- 提出了珠玑巷移民后裔的海外拓殖与分布课题,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通过珠玑巷移民迁徒路线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和可能的移民后裔分布区,并对移民后裔的数量作出大致的估计 。
有人认为,真正的珠玑巷移民,应该自唐代有了珠玑巷以后才开始,而大规模的珠玑居民南迁,则在宋代才开始。有宋一代,珠玑巷一带环境优越,经济发达,吸引南北居民来归。只是因为动乱与战争,才产生了被迫的迁徙。因为处在交通要道上,兵家必争之地,每逢战乱,必定造成迁徙,而稍为长期的战乱,就可以造成较大规模的移民。所以有宋一代曾发生过几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到宋元之交,则几乎全体居民倾巢南下。交通要道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交通要道又战乱频仍,这就是珠玑巷人的幸与不幸了。
广东文化
广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主体,源远流长。近代岭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国的一种先进文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岭南文化以其独有的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点,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 对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岭南文化,涵盖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画派、戏曲音乐、工艺美术、民俗节庆、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语言文化、侨乡文化等众多内容。从地域上又分为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
折叠
岭南建筑
广府民系居 住城市的比较多,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以广府风格的民居建筑为主要代表。广府民居通常指大珠江三角洲、粤西地区的建筑。岭南气候炎热,风雨常至,通风与阴凉的要求是岭南建筑的共同特点。其一是依据自然条件(包括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等),体现出防潮、防晒、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功能特点。其二是大量吸取西方建筑精髓,体现了兼容并蓄的风格。
开平碉堡始建于清初,大量兴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尚存1466座。这些碉楼是旧时广东华侨为防御盗匪、海外侨胞筹资回乡兴建的。
客家围屋与福建土楼不同,表现在天人合一的客家民居--围龙屋就是客家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客家围屋,又称围龙屋、围屋、客家围等,是中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围屋结合了客家古朴遗风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
潮汕民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称"下山虎"和"四点金"。规模较小的城镇平民居屋有布局狭长的"竹竿厝"。潮汕地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采用贝灰和石材。至迟在北宋已开始烧制贝壳灰,以贝灰为主体原料的三合土版筑大为盛行,不仅应用于建造房屋、高塔上,而且应用到加固堤防上。石材不仅应用于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井圈、梁枋上,而且建造了石牌桥、石塔、石桥大型建筑物。
折叠
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求实兼蓄,精巧秀丽。在建筑形式上,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二是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一幅幅玲珑剔透织绵。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如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的柱头,用条石砌筑规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 。广东四大名园分别为清晖园、余荫山房、梁园、可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
折叠
岭南画派
广东画坛从明清起有较大发展,人才辈出,风格独特,技法纷呈,求新求变。其代表人物有:南海林良的写意花鸟,东莞张穆著称画马,新会高俨擅长山水,顺德黎简诗书画皆绝,顺德苏六朋、苏仁山尤擅人物,番禺居巢、居廉工花卉草虫,重视取法自然,创造了"撞水"、"撞彩"技法。20世纪初,在广东产生了"岭南画派",其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主张以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为宗旨;以折衷中西,融会古今为途径;以形种兼备、雅俗共赏为审美标准;以兼工带写,彩墨并重为艺术手法。独树一帜,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美术流派。现代,继承和发展这一画派艺术的,有方人定、黎雄才、关山月、赵少昴、杨善深等。
折叠
工艺美术
广府民系的工艺美术,品类繁多,有的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如肇庆端砚;广州的象牙雕刻(广雕)、玉器、红木家具、积金彩瓷、朱义盛首饰和广彩、广绣等;佛山陶瓷、木版年画、剪纸、金银铜锡箔、染色纸、南狮狮头、彩扎灯色;新会葵扇;东莞和南海烟花炮竹以及各地在建筑装饰中的木雕、泥塑、灰塑、砖雕等,其中以端砚、粤绣、雕刻、陶瓷最具特色。
潮汕地区是中国工艺美术10个重点产区之一,潮汕工艺美术品类丰富,其中最具盛名的是瓷艺、刺绣和木雕。潮汕地区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枫溪工艺陶瓷最为著名。潮州金漆木雕与浙江东阳木雕并列为中国两大民间木雕体系。潮州金漆木用于建筑装饰、家具装饰、神器装饰以及案头摆设。近代以来,潮绣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特种材料或吸收外来工艺手法,发展为珠绣、抽纱等新的绣种,在60年代,又发展了通锦绣的新品种。潮汕工艺美术品还有贝雕、石雕、潮汕剪纸、潮汕抽纱、麦秆画、瓶内画等。
其他美术工艺:雷州石狗
折叠
传统戏剧
粤剧、潮剧、广东汉剧、雷剧、粤北采茶戏、乐昌花鼓戏、粤西白戏、正字戏、西秦戏、花朝戏、木偶戏、等。
折叠
音乐舞蹈
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客家音乐(客家山歌、广东汉乐)、粤讴(广州方言歌统称)、雷州歌、雷州音乐、雷州姑娘歌和岭南的少数民族音乐
傩舞、普宁英歌、雷州换鼓
折叠
饮食文化
广州菜系
潮汕菜系
客家菜系
早茶文化
饮早茶是广东人特有的饮食文
饮早茶
化,早从清朝时期已经开始在广州盛行了。
广东人饮早茶的茶叶主要分为红茶和花茶。此外还有菊普茶,菊普茶是普洱茶混合菊花,其他还有普洱茶、水仙茶、铁观音等。
最经典的茶点是;虾饺、烧麦、叉烧包、糯米鸡、凤爪、肠粉,其他各类特色茶点应有尽有,如蒸排骨、猪肚、牛百叶、鱼蛋、牛肉丸等等。
粤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岭南越族先民就已有独特的饮食风格,如嗜好虫蛇鱼蛤与生食。 早在二千年前西汉人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的记载,南宋人也夸张描述:粤人"不问鸟兽蛇,无不食之"。广东饮食文化近百年来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响的饮食文化之一。
折叠
语言文化
广东本土语言为广东话(粤语)、方言为客家语(包括涯话)、闽南语(包括潮州话、雷州话、福佬话、学佬话、海话、能古话等)以及归属不明的汉方言,如旧时正话、军话、韶州土话(粤北土话)等;少数民族语言有瑶语、壮语、标话等。广东语言状况复杂,除粤北、粤东有瑶、壮、畲语及粤北土语,主要流行3种保留了丰富的古汉语特点、又各有特色的汉语方言。
区别三大民系的重要特征是不同的方言,即以广州音为标准音的广州话,称为粤语;以梅州市区(含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州方言为标准音的客家话,称为客家方言;以汕头方言为标准音的潮汕话,属于闽方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