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讲的是武汉的故事吗(武汉名家论坛400期回顾)
最好的我们讲的是武汉的故事吗(武汉名家论坛400期回顾)此外,论坛还定期出版优秀讲座文集,将市民喜爱的讲座文稿进行编辑整理,制作成出版物在社会上公开发行,以满足市民反复阅读学习的需求。市民张桃花女士是论坛多年来的老听众,一次不经意地踏入“名家论坛”会场,就被精彩的讲座内容深深吸引,她发现许多只有在电视上才能一见的文化名人竟然就在自己眼前,分外激动;从此,来论坛参加讲座活动成为她的生活习惯,一坚持就是八年。为了方便听讲座,她放弃了原来的工作,成为武汉图书馆的一名保洁员。她说:“是讲座让她和家人爱上了读书和各种文化活动,让生活有了精神寄托、人生有了新的追求。讲座成就了一个母亲的求知梦想,是知识改变了我。”武汉档案馆干部徐晖,作为武汉“名家论坛”的一名忠实听众,每期讲座他都如期参加。“名家论坛邀请了各个学术领域的带头人和权威学者,他们严谨的科学精神、高深的学术造诣、独到的见解、妙语连珠的表达,使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充电’,还有什么事情比这划得来的呢
(长江网记者 叶圣凡 通讯员 毕帅辉)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局、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武汉晚报、武汉教育电视台、长江网协办,武汉图书馆承办的公益性文化讲坛“名家论坛”已经圆满举办400期。2015年7月10日下午,市委宣传部在武汉会议中心召开座谈会,邀请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湖南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王跃文,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馆长吴建中,武汉经发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小援,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国学院副院长张三夕,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主任夏静为进一步发挥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塑造“名家论坛”这一文化品牌建言献策。
武汉“名家论坛”自2007年5月开办以来,坚持每周末下午如期举行,累计举办了400场讲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主会场和分会场现场接待听众近30万人次,受众超过2500万人次,周末到武汉图书馆听讲座已成为众多市民的文化生活习惯。武汉“名家论坛”荣获了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品牌”100强称号和“武汉市十大读书品牌”。
长江网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2015年武汉“名家论坛”将继续以“关注名声,陶冶情趣”为主题,从“阅读品鉴”、“科技创新”、“抗战历史”、“艺术欣赏”、“品质生活”5个方面出发,拟举办各类型大型公益讲座46场。
据了解,名家论坛以向市民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2014年共邀请全国51位各路名家做客“名家论坛”。其中,不仅有武汉市民耳熟能详的本地专家,如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李培根,著名作家刘醒龙与池莉女士,著名剧作家赵瑞泰先生;还有26位省外专家倾情加盟,如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中国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单之蔷先生,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彭林、钱斌、韩昇、方志远、贾英华等。为了解市民所需,与听众积极互动,论坛还以讲座为基础,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摄影沙龙”二期组织的“‘网络书香,掠美瞬间’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摄影大赛”吸引近50位读者参与;论坛邀请《大武汉》杂志执行主编、资深媒体人张庆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年底还将举办系列新春有奖活动,与论坛的老听众、志愿者们共同回首论坛过往、展望明日蓝图。
此外,论坛还定期出版优秀讲座文集,将市民喜爱的讲座文稿进行编辑整理,制作成出版物在社会上公开发行,以满足市民反复阅读学习的需求。市民张桃花女士是论坛多年来的老听众,一次不经意地踏入“名家论坛”会场,就被精彩的讲座内容深深吸引,她发现许多只有在电视上才能一见的文化名人竟然就在自己眼前,分外激动;从此,来论坛参加讲座活动成为她的生活习惯,一坚持就是八年。为了方便听讲座,她放弃了原来的工作,成为武汉图书馆的一名保洁员。她说:“是讲座让她和家人爱上了读书和各种文化活动,让生活有了精神寄托、人生有了新的追求。讲座成就了一个母亲的求知梦想,是知识改变了我。”
武汉档案馆干部徐晖,作为武汉“名家论坛”的一名忠实听众,每期讲座他都如期参加。“名家论坛邀请了各个学术领域的带头人和权威学者,他们严谨的科学精神、高深的学术造诣、独到的见解、妙语连珠的表达,使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充电’,还有什么事情比这划得来的呢?”他愉悦地说道。
座谈会最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表示,武汉“名家论坛”要注重文化的先进性与学术的严谨性,紧紧围绕大众关心的着力点,提高选题与民众精神生活的关联度,有的放矢地确定讲座主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递知识和信息,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听众均能在这一文化的阶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精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