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合唱团(音乐之城莱比锡)
莱比锡合唱团(音乐之城莱比锡)1703年至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任职。1708年,到魏玛任宫廷教堂管风琴师,在职9年间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与康塔塔,并钻研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 莱比锡的城市地标是142米高的莱比锡城市大厦,1972年建成时还是莱比锡大学的主楼。以这座大厦为中心,方圆一公里之内遍布文化古迹和音乐殿堂。如:著名的托马斯大教堂。在这座教堂周围,有近代著名音乐家巴赫的墓地、铜像和纪念馆。因为巴赫最终在这里做音乐主事长达27年,在此期间创作了《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圣诞清唱剧》以及二百多首宗教乐曲,或许可以这样说,托马斯大教堂给了巴赫音乐创作的灵感,而巴赫则成就了托马斯大教堂和莱比锡的音乐之城。托马斯大教堂旁矗立的巴赫铜像,则将两者的不解之缘永远固定并呈现于世人眼前。时至今日,每年的六月,莱比锡都要举办以巴赫之名命名的“巴赫音乐节”。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
晓光说天下
德国的音乐之城——莱比锡
说起音乐之都,世人首先想到的大概都会是奥地利的维也纳。对于德国的音乐之城莱比锡恐怕知之者就不多了吧?德国的音乐之都莱比锡是个人口60万、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是萨克森州的第一大城市,德国的第九大城市。莱比锡是著名的音乐之城,1743年建立了德国最早的大型音乐厅。伟大的作曲家巴赫曾在市内的圣托马斯教堂工作,他的《圣乐》和《耶稣受难曲》在莱比锡首演,精心培养的托马斯合唱团至今在世界上声誉不衰。教堂附近的巴赫纪念馆记录了他为音乐献身的一生,特别是在莱比锡的活动。1843年,又一位杰出的音乐家门德尔松在此创办了一所音乐学院并亲自担任院长。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所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学校命名为门德尔松音乐学院。当地居民十分酷爱音乐,大多会拉小提琴等乐器。著名的格万特豪斯交响乐团已有200多年历史。这里是德国音乐会的发源地,夏季总有很多露天音乐会。莱比锡之所以被称为德国的音乐之都、欧洲的音乐之城,还因为有三位音乐史上光彩熠熠的音乐大师与之息息相关,缔造了莱比锡古城的三张音乐名片,以及二家历史悠久的音乐出版社。
一、巴赫(1685——1750年)
莱比锡的城市地标是142米高的莱比锡城市大厦,1972年建成时还是莱比锡大学的主楼。以这座大厦为中心,方圆一公里之内遍布文化古迹和音乐殿堂。如:著名的托马斯大教堂。在这座教堂周围,有近代著名音乐家巴赫的墓地、铜像和纪念馆。因为巴赫最终在这里做音乐主事长达27年,在此期间创作了《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圣诞清唱剧》以及二百多首宗教乐曲,或许可以这样说,托马斯大教堂给了巴赫音乐创作的灵感,而巴赫则成就了托马斯大教堂和莱比锡的音乐之城。托马斯大教堂旁矗立的巴赫铜像,则将两者的不解之缘永远固定并呈现于世人眼前。时至今日,每年的六月,莱比锡都要举办以巴赫之名命名的“巴赫音乐节”。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1750年),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键盘演奏家。1685年3月31日,巴赫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埃森纳赫,是一个音乐世家的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1693年就读于埃森纳赫拉丁语学校并参加学校唱诗班接受歌唱训练。
1694年5月1日、1695年2月20日,巴赫的母亲、父亲先后去世,巴赫与其兄约翰·雅各布前往奥尔德鲁夫,加入长兄--管风琴师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家庭,跟随长兄学习了管风琴的演奏技能和作曲基础理论,音乐技能有所提高。1695—1700年,进入奥尔德鲁夫学园学习,从三等班读到一等班。1700年3月15日,离开奥尔德鲁夫赴吕内堡,进入米歇尔学校唱诗班学习。1702年4月从米歇尔学校毕业,返回图林根地区。7月,申请赞格豪森圣雅各比教堂的市镇管风琴职位,因公爵干预而未成。同年,多次徒步前往汉堡聆听赖因肯的管风琴演奏,并前往策勒聆听法国风格的室内乐演奏。1703年,在萨克森·魏玛的约翰·恩斯特公爵处担任音乐仆人,7月在阿恩施塔特的新教堂测试管风琴。
1703年至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任职。1708年,到魏玛任宫廷教堂管风琴师,在职9年间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与康塔塔,并钻研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
1717年,受聘于列奥波德亲王府邸担任宫廷乐长和键盘演奏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世俗器乐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各类奏鸣曲、组曲、创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1723年,巴赫来到莱比锡,这个繁荣的自由的商业城市在法制上不受萨克森公爵的统辖。在那里他演奏了一首自创的教会康塔塔,使该市的议员们听了非常饮佩,因而获得了圣·托马斯教会的乐长工作。此外还作其他三个教会的音乐指导,为教堂写了许多很好的音乐作品。在莱比锡任圣托马斯教堂合唱指挥和音乐总监等职的27年,他创作了其最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乐作品,如有名的《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等。此外,为了谋得宫廷作曲家的职位,他曾写了一部伟大的作品《b小调弥撒》,以及康塔塔、经文歌、圣母颂歌等。1749年视力减退后双目失明。1750年在莱比锡逝世,享年65岁。这部作品与《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一样,
巴赫的音乐作品体裁丰富,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器乐作品则涵盖独奏曲、协奏曲、管弦乐合奏曲、重奏曲在内的巴洛克时期的大多数音乐体裁。他终身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学习,综合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的音乐元素,如:德国音乐丰富的哲思和对位,意大利的的弦乐音乐,特别是安东尼奥·维尔第的简练主题、清晰和声布局、持续连贯节奏,法国羽管键琴的生动技法、法国歌剧序曲的鲜明色彩和旋律修饰,形成既具有个人特征,又有国际性的音乐风格,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笃信宗教的他把路德教派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作为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作品以宗教音乐和复调音乐为主,构思严谨、感情深厚,富于哲理和逻辑性。虽然是宗教作品,但是其音乐精神如此广阔,就像是在面向全人类说话,远远超过了宗教的局限。同时他也接受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主调和复调、和声与对位,宗教和世俗、完善与创新,都完美结合在、和谐地融合在其作品中。
巴赫1750年去世后,其音乐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人们淡忘,到了十九世纪才被人们重新发现、传播、推广、赞誉,在这一“复兴巴赫”的艺术潮流中,门德尔松致力尤多、居功至伟。1829年3月,门德尔松在柏林指挥柏林音乐协会演出了巴赫的名作、长达3小时的《马太受难曲》。这一天距离巴赫在莱比锡指挥首演该曲的1729年已经过去了整整100年。尤其是担任“布业会堂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以后,门德尔松致力于发掘和演奏巴赫的音乐作品。1838年,他指挥乐团演奏了巴赫的《D大调第三组曲》,使得这一几乎被时间湮没的乐曲再次响彻莱比锡,并从莱比锡传遍欧洲、走向世界;其中第二曲《G弦上的咏叹调》最为出名,如今是很多音乐会上必演的标配曲目。
托马斯大教堂旁的巴赫铜像也是在门德尔松的热情提议、积极推动和全力支持下建成的。莱比锡人感佩门德尔松为“复兴巴赫”所作出的丰功伟业,在巴赫铜像旁边又建起了门德尔松的铜像。巴洛克音乐大师巴赫、浪漫派音乐巨匠门德尔松,两位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就这样近在咫尺、守望彼此,诉说着欧洲音乐史上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的一段佳话。
二、门德尔松(1809——1847年)
音乐之都莱比锡有一张众所周知的城市名片——托马斯男童合唱团,是巴赫亲自培育和指导的。这个享誉全球的合唱团创建于1212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得到过巴赫等许多音乐大师的指教,所以是德国四大男童合唱团(其他三家为亚琛、哈雷、雷根斯堡三个城市的男童合唱团)中最为声名远播的。目前,托马斯男童合唱团有93名九——十八岁的男童,每周要在托马斯大教堂练习并演出三场,此外还要经常到国内各地乃至国外演出。
莱比锡的另一张城市名片是“布业会堂交响乐团”,因为这个乐团自成立伊始的100多年里(1781——1884年),一直在布业会堂定点演出,后来虽然有了乐团自己的排练和演出固定场所,但“布业会堂交响乐团”早已名声在外,所以一直沿用下来。顾名思义,“布业会堂”是莱比锡的纺织业商人展示、推销产品,同业聚会议事的场所。在欧洲中世纪,商人、作坊主也属于没有贵族身份的市民阶层,所以这个乐团是市民、而非宫廷或贵族创建的、欧洲最古老的平民交响乐团。
“布业会堂交响乐团”的大楼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莱比锡大轰炸,现在的新大楼建于1977——1981年。大楼入口处有一座世界著名音乐家门德尔松的塑像,因为他曾在“布业会堂交响乐团”担任首席指挥长达10多年(1835——1846年),对于乐团的发展、成熟,音乐风格的养成,都有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门德尔松在生命的最后2年住在莱比锡的金匠街12号,如今这处距离“布业会堂交响乐团”大楼不过几百米的故居,已成为门德尔松纪念馆。
雅各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德语: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德国犹太裔作曲家,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生于汉堡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祖父是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Moses),父亲是亚伯拉罕(Abraham)成功的银行家,母亲利亚(leah)是钢琴家,也是他的钢琴启蒙老师。姐姐范尼·卡西里(Fanny)(1805—1847)是在钢琴和作曲方面潜质优异的可造之材。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环境使他成为具有音乐天赋的钢琴神童,9岁登台表演钢琴独奏,10岁开始音乐创作为《诗篇19》谱曲,12岁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op.1),并与德国文学泰斗歌德成为“忘年之交”,14岁组织自己的乐队,16岁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完成众所周知的《〈仲夏夜之梦〉序曲》。
1829年,20岁的他在柏林歌唱学院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的首次公开演出,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并为巴赫作品的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同年第一次赴英国,指挥伦敦爱乐乐团,在苏格兰度假。1830—1831年访问意大利,在罗马与柏辽兹邂逅,开始酝酿《意大利交响曲》(No.4,A大调);完成了《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和《苏格兰交响曲》(No.3,A小调)表现英国之行的观感。1831—1832年在巴黎与李斯特和肖邦相遇。1833年返回德国完成《意大利交响曲》并在杜塞尔多夫就任音乐总监。1835年赴莱比锡,成为著名的布业大厅音乐会的指挥。1837年与出身于法国胡格诺教派家庭的塞西尔·让莱诺结婚。1842年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1846年再度访问英国,在伯明翰音乐节上指挥他的清唱剧《以利亚》大获成功。但健康每况愈下,次年亲爱姐姐的过世更让他深受打击,以致健康状况急剧恶化,1847年10月突然中风,11月4日在莱比锡去世,享年38岁9个月1天。
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也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虚幻缥缈画风的风景画家,古典主义传统与浪漫主义志趣的完美结合,赋予其音乐作品一种诗意的典雅,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1843年,门德尔松在欧洲首创“莱比锡音乐学院”,为莱比锡奉献了第三张城市名片,音乐之都的美誉也更加名副其实。170多年后的今天,“莱比锡音乐学院”已经成为德国一流、世界闻名的音乐院校。作为享誉世界的作曲家,门德尔松一生虽然仅有短短的38年,但创作了五部交响乐、七部乐队序曲,如:A小调《苏格兰》、A大调《意大利》、《赫布里底群岛》、《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为技艺娴熟的演奏家,他的钢琴、管风琴、小提琴演奏炉火纯青,在国内外声名远播。同时,他的文笔流畅,还是一位文学家;又擅长绘画,纪念馆里陈列的几幅水彩画,就出自他的亲笔
三、瓦格纳(1813——1883年)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1813年出生于莱比锡的布吕尔大街3号,从小接受完善的音乐训练,对音乐和戏剧十分感兴趣,中学毕业后,在莱比锡大学学习音乐并开始创作,在欧洲乐坛“小荷才露尖尖角”。中途退学后游历欧洲各国,受聘为维尔兹歌剧院的合唱指挥。最后定居在拜罗伊特,但那颗“少小离家惜未曾归”的游子之心始终魂系故土,其作品总是会在故乡上演,德国国内上演瓦格纳歌剧最多的就是莱比锡歌剧院,他一生致力于歌剧创作,对德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883年2月13日,作曲家于威尼斯的温德拉敏宫逝世。令人扼腕叹息的是,瓦格纳的故居在1908年修建百货大楼时被拆除,如今只是在原址树立了一块纪念碑。
十九世纪的德国人普遍认为德语不够高雅,宫廷内外盛行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偏重音乐技巧上的华丽装饰而忽视戏剧的内容,瓦格纳提出"乐剧"的口号,提倡以音乐、戏剧并重为目的的歌剧,建议作曲家亲自参与剧本创作,主张歌剧的题材应只适宜于音乐处理。他提高了过去只在前奏或序曲中出现的管弦乐队的地位,使之成为揭示全剧主题的支柱,使文字语言与音乐语言完美的结合。其乐剧中几乎不分乐曲与合唱,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区分,铜管乐的运用更加自由灵活,声部流动于管弦乐音的表面,乐队以旋律及和声的方式表达感情。
瓦格纳的歌剧改革始于《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该剧1865年在慕尼黑演出标志着西方音乐界一种新语言的诞生,此后"瓦格纳风格"成了歌剧或一般音乐中"先进"及非传统的代意词。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乐剧中所表现出的对女性的崇拜,他一直认为女性身上有救赎和毁灭两种特性,这种矛盾性使他创造的女性形象通常都是复杂的、怀着巨大痛苦的英雄女高音,如:《汤豪舍》中的伊丽莎白,《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伊索尔德,《指环》中通过为爱情献身来拯救人类的布仑希尔德和《帕西法尔》中寓言式的孔德里。
现在的年轻人举行西式婚礼时,大多会演奏2首《婚礼进行曲》,不过在喧闹的人群中,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这2首《婚礼进行曲》都出自于莱比锡的音乐大师之手。一首是门德尔松17岁时所作,最初是他为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歌剧《仲夏夜之梦》而作的第六首插曲、第五幕前奏曲,这首四手联弹的钢琴序曲,因其美妙幻想和浪漫情趣而得到世人的喜爱,后来改编成了乐队作品。另一首是瓦格纳的作品,原为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开始时的一段混声合唱《婚礼大合唱》,因常用作婚礼音乐而得名《婚礼进行曲》,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欢快激情,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后者庄严肃穆。按照西方的传统,人们习惯地把这两首《婚礼进行曲》一并使用,新娘入场时演奏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新人步出教堂时演奏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音乐之城莱比锡的乐章、曲调和旋律,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回响的人们的生活中,唱响在人们一生中罪甜蜜最幸福的那一刻。
四、音乐出版社
莱比锡还是一个有名的"书城",早在15世纪初已是德语地区的印刷出版业发源地。1481年第一本活字排版的书在此问世,500多年来一直是德国印刷出版业中心。全市有 100多家印刷厂,38家出版社,占全国出版社总数的一半。市内书店林立,素以"书城"著称。1914年以来,莱比锡每年定期举行国际书籍展览会。莱比锡国立图书馆是一座修筑于公元前825年的城堡,收藏着自1914年以来出版的所有德文图书。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乐谱等各种音乐出版物,是促使音乐广泛传播的重要媒介。莱比锡最古老的音乐出版社是创办于1719年、有301年历史的布莱特科普夫-黑特尔出版社,也是全世界历史最久、资格最老,且至今仍在营业的音乐出版社。
彼得斯音乐出版社成立于1800年。这家音乐出版社的特点,一是注重出版欧美经典音乐的乐谱,即被音乐界人士交口称赞、享誉全球的“彼得斯版乐谱”(Peters Edition),300多年来已经从莱比锡走向法兰克福、伦敦、纽约……走向全世界。另一点是出版了很多挪威音乐家格里格的作品。格里格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回国后始终与莱比锡城和母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仅把自己的作品交由彼得斯音乐出版社出版,而且经常访问莱比锡、到彼得斯音乐出版社做客。他在莱比锡常住的那所房子如今已成为莱比锡城的一个游人如织的名胜景点。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格里格1843年6月15日生于卑尔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于同地。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布尔推荐,1858~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他在创作实践中努力钻研民间音乐,以作曲家L.M.林德曼搜集出版的《挪威山区民间曲调》《挪威民间叙事曲曲调》等作为创作的音调源泉,同时借鉴欧洲各国音乐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
其创作主要是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包括百余首抒情独唱曲)。如:歌曲《来自祖国》(1894),以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感情,钢琴曲《祖国之歌》(1868),以古挪威民间叙事歌的庄严风格,赞颂民族历史的光荣,诗人比昂松特为此曲配词《前进!这是我们先辈们的战斗呼唤》,颂扬祖先业绩为现实的民族独立斗争呐喊。合唱《水手之歌》(1868)、《乡土在望》(1870)和许多民族题材的作品,都以鲜明的民族情调表达了维护民族尊严和争取独立的愿望,适应了挪威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最突出的是以音乐表现了北国挪威壮丽、俊秀的自然风貌,农村山区的民间生活和童话传说中的奇幻形象,出色地再现了挪威民间节日和农村婚礼的欢乐场面,响彻着典型的挪威民间舞曲哈林、斯普林的热情奔放和活泼旋律,艺术地模拟出西部峡湾地区民间提琴手拉奏的五度和弦音响和山区牧民的牧牛歌调,也生动地刻划了民间童话里山妖、风精、侏儒等奇幻形象。如:以民间歌曲、舞曲为素材写的钢琴曲《挪威民间生活素描》(1871)、《挪威农民舞曲》(1903)、钢琴抒情小品(共66首,分别编为10集发表)等,通过对民间音乐精雕细刻的艺术提炼,借景物抒情,把挪威的大自然和民间生活乃至神话世界,描绘成一幅幅色彩瑰丽、风格质朴的音乐水彩画。对于民族风格的探索、民间乐汇、调式的运用、民族色彩性的和声配置、民间舞曲特定的节奏音型等,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具有卓越艺术成就和民族特点的作品体现了他在钢琴抒情小品里的高雅情趣和清新格调。如:早期创作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1868),弦乐曲《两首悲调》(《创伤》和《晚春》,1881)、G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1867)、c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1887)、《g小调弦乐四重奏》(1877~1878)、 《e小调钢琴奏鸣曲》(1865);为纪念丹麦民族戏剧奠基者、戏剧家L.H.B.霍尔堡写的《霍尔堡康塔塔》和钢琴组曲《霍尔堡时代》(1884,曾改编成弦乐组曲);以民歌主题写成的标题幻想性小品《g小调钢琴叙事曲》(1876)等。
许多以个人精神生活为题材的抒情歌曲表达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之情,歌颂了爱情、母爱和友谊,在"消逝的日子"有惋惜的哀调,在"孤独的流浪汉"唱出同情的短歌,在《我爱你》(1864)、《茅舍》(1869)、《游吟艺人之歌》(1876)、《母亲的忧伤》(1868)等随笔性的浪漫抒情歌曲里,着力于细腻的心理刻划和独具一格的艺术意境,曲调简洁、形象真切,表现出强烈的挪威民族的浪漫主义感情色彩,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H.易卜生的幻想诗剧《彼尔·金特》采用挪威民间传说,通过青年农民彼尔所经历的光怪陆离的冒险生活(如战胜山魔、掠财致富、异国漫游等),嘲讽了追求权力与金钱的私欲,讴歌了淳朴、自然的生活理想。格里格为此剧写了一系列充满诗情画意、色调丰富的配乐和2段音乐,后来选出8首重新配器编为两部管弦乐组曲,成为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如:《晨景》中音乐如一股凉爽的清泉,在一片安祥的田园气氛中,衬托着太阳喷薄而出的晨曦美景,感受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脉动;《山魔的大厅》中那种狂暴粗野、咄咄逼人的音乐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怪诞印象;《奥塞之死》忧伤的旋律如长眠前最后的呼吸和生命的慢慢衰亡,是彼尔在弥留的母亲床前的挽歌;全部配乐中的传神之笔是《索尔维格之歌》,它以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的民歌风格,刻划了索尔维格温顺雅致的性情和纯朴圣洁的心灵;而具有典型东方特色的《阿拉伯舞曲》,既典雅轻盈又热情奔放的《阿尼特拉舞曲》,都由于充满异国情调和绚丽多彩的配器色调而独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