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的古诗(芥子读古诗风)
荆芥的古诗(芥子读古诗风)本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是学龄前理解、朗诵、背诵的好作品。儿童3-6岁是语言发展黄金期,此阶段小儿敏感度高,感受力好。本诗亦是启蒙佳作,引导儿童深度体察和感受这一自然现象。言简意赅,这是一首描述风的五言绝句小诗,是描绘自然现象的佳作。《风》精准形象化记忆图【古诗赏析】【题目:风】
【古诗正文】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精准形象化记忆图
【古诗赏析】
【题目:风】
言简意赅,这是一首描述风的五言绝句小诗,是描绘自然现象的佳作。
本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是学龄前理解、朗诵、背诵的好作品。儿童3-6岁是语言发展黄金期,此阶段小儿敏感度高,感受力好。本诗亦是启蒙佳作,引导儿童深度体察和感受这一自然现象。
风,是什么?我们能看到它么?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直接看不到它,却能感受到它的作用。本诗是从动态的角度上对风进行了理解和诠释。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深秋时节,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早春二月,也能唤醒沉睡的花苞。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
诗人从客观角度,表现了风对自然变化规律和季节更迭的促进。这里选用”落叶“、”二月花“作为象征,体现了美好与隽永。这里的”风“,是温柔的,是和煦的,是善解人意的,是拂面宜人的。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从江面上吹过,能掀起千尺的滔天巨浪;风从竹林中穿行,把竹林里成千上万的竹子都吹得随风摇摆,斜了躯干。
后两句,表述了风的另一面。这一面,是风的滔天力量和无比威严。这里的风狂劲有力,风激起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浪花;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向来是高洁、正直的象征,但即便这样,风吹进了竹林,千万杆竹子也要迫于风的威力而摇摆。
【对话古人】
【穿越时空,让我们对话古人】
李峤的《风》写得很像一个谜语。全文不见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做到了“无一处写风,却处处在写风。”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诗人观察“叶、花、浪、竹”在风的作用下的变化,通过“二、三、千、万”这些数字,让人感受到风的作用和力量。
“叶落”与“花开”,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但同时,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入竹”引来“万竿斜”,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这里又体现出人类之渺小,自然之浩瀚,我们都要长存敬畏之心。
”风情万种“、”疾风骤雨”都是形容风的情态。说风,也在喻人,喻世。人生之旅,世事情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如何在变化中自处,是值得追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