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姓的姓氏来源(浙江余姚有二支汪氏)
汪姓的姓氏来源(浙江余姚有二支汪氏)原文有4册,只贴目录和部分序言,想看全文请去天一阁博物馆官网。这支汪氏生活在丈亭车厩,这个地方解放前属慈溪,解放后才划归余姚。下图是清末慈溪图,标出了车厩的位置。明朝时汪氏十八世汪瑚,字廷美,人称“万松公”。“种德公门,义方教子”,督训四子,学俱成。他建四桂堂,植桂花四株。“占花先发者先成名”。事后见验,其仲子汪惇,幼子汪克章,先后得中进士,人称兄弟进士。汪瑚以幼子克章贵敕赠承德郎,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诰赠朝议大夫。迁姚始祖之二:汪又观,明末自鄞县太平渡村迁居慈溪县芦山村(今属余姚市河姆渡村)。天一阁博物馆网站又上传了2部汪氏宗谱,先介绍醇德堂《慈南汪氏宗谱》
汪姓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据浙江余姚市公安局2012年6月统计,全市户籍人口中有汪姓6300人,在各姓人口中排名第38位,主要聚居于梁弄镇汪巷村,河姆渡村。主要有二支。
迁姚始祖之一:汪亮,字公亮,自山东青州寿光县徙居安徽,唐乾符六年(879年)迁居余姚县四明乡桥头宅(今属梁弄镇)。
梁弄汪巷村由汪巷、姚巷两个自然村组成,世称汪姚巷。唐乾符六年,越国公汪华裔孙汪亮为集贤院院长兼秘书阁直学士,因避乱偕妹丈姚御史讳颖,自歙来迁于余姚四明,同卜宅于西明山之南。自此汪亮居地为汪巷,姚颖居地为姚巷,光阴荏苒已越千年。
明朝时汪氏十八世汪瑚,字廷美,人称“万松公”。“种德公门,义方教子”,督训四子,学俱成。他建四桂堂,植桂花四株。“占花先发者先成名”。事后见验,其仲子汪惇,幼子汪克章,先后得中进士,人称兄弟进士。汪瑚以幼子克章贵敕赠承德郎,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诰赠朝议大夫。
迁姚始祖之二:汪又观,明末自鄞县太平渡村迁居慈溪县芦山村(今属余姚市河姆渡村)。
天一阁博物馆网站又上传了2部汪氏宗谱,先介绍醇德堂《慈南汪氏宗谱》
这支汪氏生活在丈亭车厩,这个地方解放前属慈溪,解放后才划归余姚。下图是清末慈溪图,标出了车厩的位置。
原文有4册,只贴目录和部分序言,想看全文请去天一阁博物馆官网。
观文殿大学士会稽(今绍兴)赵判撰写的《四明汪氏世系宗谱赠序》
文中讲到了大雷和大隐的四明汪氏
根据这篇序言,这支汪氏源自婺源,为恒公之后。始迁祖为被宋仁宗(1010-1063年)封为“宁远将军靖海侯”的勉公,先迁到鄞县(今宁波市区),再迁到今余姚河姆渡。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