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蒲松龄聊斋的介绍(话说聊斋之二蒲松龄的魔术)
关于蒲松龄聊斋的介绍(话说聊斋之二蒲松龄的魔术)
《种梨》是最早翻译成英文的。故事讲一个乡下人去卖梨。一个道士找他讨梨吃。卖梨的不同意。两人争执起来。许多人围观。这时一个店里的伙计,自己掏一枚铜钱,买了一个梨给他。道士说我不了解吝啬,要是我有梨,就给大家吃。大家更笑。他吃完梨,埋下种子,讨水来浇,旁边的好事者讨来开水,一浇,大家看看会发生什么。从地底下一萌芽,一点点地,“勾萌”,转眼间长成小树,梨树就长成了,转眼间开花结果,又香又甜,大家分吃。欢声雷动。吃完了,道士掏出小铲子,砍倒,背着,悠闲地走了。做这事时,卖梨的傻了。他也叫好。演示完了,走了,他回头想起自己的梨,没了。车把也没有一个。
一个乞丐的神奇魔术:《大力将军》查伊璜,故事讲的是清明节,查伊璜带人游玩,在废寺中歇息,发现巨大的钟一口。不正常的是这口钟巨大,一看,却是被搬来搬去的迹象。他在这儿等着,看是谁在搬他。等了一会儿,乞丐来了。手里拿着食物,从底下一掀,把食物放进里面的小筐里。接着出去了。百折不回这是相当于乞丐的保险柜。查伊璜再等,只见他掀开巨钟,随取随拿。像打开小盒子一样轻松。查伊璜惊讶了。间他你竟然这样的神力,为什么要乞讨呢?乞丐的回答是没办法。我就是吃得太多。没人肯雇我。查伊璜请他吃饭。结果放开饭量吃,相当于六个人吃饭的饭量。吃饱了,穿好了。查伊璜说,依你,最好的门路,是投军。靠这个力气,一定能够博个封妻荫子。查伊璜为他掏出五十两银子。查伊璜连他名字都没间。十年后,有人来见查伊璜侄子,说自己十年没见老师了。如果可以一定带信说,无论要请他到家中,小住几时。再三叮咛。查伊璜侄子说好吧。但心中奇怪。不过还是把消息告诉了查伊璜。因为他转述时说得恳切,就去了。里面就见到一个人跑出来。查伊璜一看,不认识呀。不过那么热情又不像认错人了。开始往里走。越走越家华。坐定后,将军间还记得当初的那个乞丐吗?原来是他。当然非常高兴。吴将军让周围人摁住查伊璜,不让他动。吴将军换上将军的制服。穿好后,跪行大礼。只好受他一拜。将军让松开他。换上便服,丰盛地招待。多年的经历娓娓道来。第二天醒来,仆人说,吴将军来请过安了。而且将家里的财产登记在册。过了几天,吴将军盘点完了,捧着册子,全摆在查伊璜面前。对他说,我所有的一切,全是您所赐。现在我要用一半来报答先生。查伊璜坚决推辞。亲自送查先生走。目送查先生远去,才回府。这个故事讲完,蒲松龄赞叹:真侠烈古丈夫哉。两贤之相遇,非偶然也。
盛赞慷慨的原因:为什么这样对慷慨的美德?三个原因。一是这是公认的美德。吝啬是公认的毛病。孔子说,就算有周公的才,只要吝啬,就没有了。严监生、夏洛克,都是文学中的吝啬鬼形象。看《种梨》,吝啬受惩罚,人们会内心喜悦。判断美德的标准,是事情是利己还是利他。如果以利己为指向,一般稍过分就走向了恶毒。如果利他,基本归纳在美德的范围内。这样衡量,慷慨是典型的美德。《聊斋志异》中许多作品都有对这种美德的称赞。二是家庭的影响,父亲是慷慨的人。之前也挣过钱,灾难面前,散尽家财。靠他家度过难关的人多。三是本身的性格。蒲松龄这时希望有慷慨之士施以援手。这是内心的隐秘的愿望。他一生贫穷,难有钱财,没有能力慷慨。“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他有这种心思。尽管贫穷,没能力周济穷人,不妨碍他用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写了许多慷慨的故事。他力图告诉我们,慷慨是世上最美好的品德。
慷慨的最高境界:《水浒传》里有宋江一段话,大意是平生只好交接江湖上的好汉,端的是挥金似土地,慷慨所以天下人把他比作及时雨。可见慷慨的魅力。慷慨的极致是施恩不图报。查伊璜是最好的例子。给我们启示还有,查伊璜更难得的是做到了慷慨会施。他的动人处在于有眼光,以自己的才能与眼光在对方人生处于低谷时为他指出道路。有对对方的人格尊重。有故事叫为蚂蚁指路。一天在路上,发现一个小男孩,趴在地上,拿着草,间他干什么。这个孩子说是为蚂蚁引路。正用草把一只蚂蚁引到蚂蚁队伍中。一旦融入后,蚂蚁会非常兴奋。丹尼尔非常高兴。心中也老是念叨。几天后,一个母亲带着孩子来找他,请他发善心。这次丹尼尔没像往常一样只是慷慨给钱。间她能干什么,然后安排她相应的工作。预支三个月薪水。结果这个女人优秀,在他公司中得到一再提升。年会上,她感动地说,感谢丹尼尔先生,引我上了自强自立的生活。照顾了尊严,让我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丹尼尔说:“为一只蚂蚁引路,就是一种最大的善心,因为行善的根本宗旨,是要给被行善的人,找出一条光明灿烂的出路,还要给人以人格的尊严。这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人格的升华。”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慷慨绝不仅仅是物质的赐予,他还包括了对对方人格的尊重,为对方设身处地的关怀,以及为对方人生指路的那样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