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点绛唇词牌格律检测(点绛唇平仄格律)

点绛唇词牌格律检测(点绛唇平仄格律)(一)正体格律及例词 点降唇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另有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的变体。冯延巳词为点降唇创调之作,宋代用此调者极多。汪藻词与冯延巳词格律相同,为宋人通用之体。点降唇正体共九句,七句押仄韵,韵密。其句式包括四个四字句,三个五字句,一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句式起伏变化多。这使得此调平缓凝重,适于表达苦涩等多种情绪。点降唇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苏轼五首用以酬赠、写景和节令,表情亦苦涩,如“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点降唇名家名篇众多,宋朝著名词人多有点降唇作品。如晏殊的《点绛唇·露下风高》:“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画堂筵启。一曲呈珠缀。 天外行云,欲去凝香袂。炉烟起。断肠声里。敛尽双蛾翠。” 晏几道的《点绛唇·花信来时》:“花信来时,恨

点绛唇词牌格律检测(点绛唇平仄格律)(1)

一、点降唇词牌简介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宋王禹称词名“点樱桃”。王十朋词名“十八香”。张辑词有“邀月过南浦”句,名“南浦月”。又有“遥隔沙头雨”句,名“沙头雨”。韩淲词有“更约寻瑶草”句,名“寻瑶草”。

点降唇调名取自南朝江淹《咏美人春游诗》:“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蓣。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行人成息驾,争拟洛川神。”“绛”为一种颜色,是指赤色中的深红色,“点降唇”从字面上看就有将嘴唇点成红色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涂口红。“点樱桃”也是类似意思,指将樱桃小口的嘴唇涂成红色。

元《太平乐府》注“仙吕宫”。高拭词注“黄钟宫”。《正音谱》《清真集》注“仙吕调”。元北曲中也有点降唇调,仅平仄句式略异,现在京剧中也常用点降唇。在京剧中,“点绛唇”又称为“点将”,常用于元帅升帐、江湖豪客出场等,其作用是为了表现场面的宏大和增强气氛。

冯延巳词为点降唇创调之作,宋代用此调者极多。汪藻词与冯延巳词格律相同,为宋人通用之体。点降唇正体共九句,七句押仄韵,韵密。其句式包括四个四字句,三个五字句,一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句式起伏变化多。这使得此调平缓凝重,适于表达苦涩等多种情绪。点降唇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苏轼五首用以酬赠、写景和节令,表情亦苦涩,如“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点降唇名家名篇众多,宋朝著名词人多有点降唇作品。如晏殊的《点绛唇·露下风高》:“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画堂筵启。一曲呈珠缀。 天外行云,欲去凝香袂。炉烟起。断肠声里。敛尽双蛾翠。” 晏几道的《点绛唇·花信来时》:“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寇准的《点绛唇·水陌轻寒》:“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定巢新燕。湿雨穿花转。 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愁蛾浅。飞红零乱。侧卧珠帘卷。”苏轼的《点绛唇·红杏飘香》:“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等。

二、点绛唇格律说明

点降唇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另有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的变体。

(一)正体格律及例词

正体为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以冯延巳的《点绛唇·荫绿围红》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仄平平,

荫绿围红,

(平)平(平)仄平平[仄]。

飞琼家在桃源住。

(仄)平(平)[仄],

画桥当路,

(平)仄平平[仄]。

临水开朱户。

(仄)仄(平)平,

柳径春深,

(平)仄平平[仄]。

行到关情处。

(平)(仄)[仄],

颦不语,

(仄)平(平)[仄],

意凭风絮,

(平)仄平平[仄]。

吹向郎边去。

《钦定词谱》: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苏词之藏韵、韩词之添字,皆变格也。前段第一句,赵抃词“秋气微凉”,“秋”字平声。第二句,寇准词“社公雨足东风慢”,“社”字、“雨”字俱仄声。后段第一句,赵鼎词“美酒一杯”,“一”字仄声。第二句,寇词“拂晓停针线”,“拂”字仄声。第三句,张炎词“竹西好”,“竹”字仄声。第四句,毛滂词“蜂劳蝶攘”,“蜂”字平声,“蝶”字仄声。第六句,寇词“侧卧珠帘卷”,“侧”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馀参校下词

点绛唇词牌格律检测(点绛唇平仄格律)(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