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画竹(胸有成竹方画竹)
苏东坡画竹(胸有成竹方画竹)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文同尤其善于画竹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文同的一些墨竹画,所画竹叶,正面用浓墨,反面用淡墨,正反浓淡错落有致。不仅如此,文同还把叶梢风翻转折都一丝不苟地画出来,画竹节是勾描渲染而成,由于文同画竹,把中国书法的抽象美和布局美引入墨竹画中,使墨竹画脱离了工笔设色花鸟画而自成一派,故其墨竹画写实而不繁琐,形神兼备,大受欢迎。同时代的苏轼等人都学习他的画法,其后的追随者就更多了,中国画坛由此形了“湖州竹派”,文同也就成了一代宗师。文与可是苏东坡的表哥 也是他的挚友 还是苏东坡画竹的老师。文与可曾经送给苏轼一幅《筼筜谷偃竹图》,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这幅图,见物生情,就写了一篇题画记《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其中写道: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
《墨竹图》为文同真迹,画倒垂竹一枝,形象真实,笔法严谨。
竹画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专科,历史悠久。在中国画中,竹画有两种方式:一为设色竹子,属花鸟画;一为墨竹画,以墨竹为主,四君子画中的竹画为墨竹画,是典型的文人画。
对于中国墨竹画的起源,一直没有定论。唐代白居易在《画竹歌》中说:“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由此可见,在白居易以前,早就有竹画了。由于那时的竹画没有流传下来,故不知是设色还是墨竹。但不管之前是否有墨竹画的存在,其对后世都没有很大的影响,而历代墨竹画者,大都视北宋时的文同为鼻祖。正如元代画竹名家李衎所评:“文湖州最后出,不异杲日升空,爝火俱息;黄钟一振,瓦釜失声。”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石室先生,又号笑笑先生,四川梓潼人。曾官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又受命守湖州,故人称“文湖州”。文同以善画竹著称,独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写竹叶,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传派即为湖州竹派,影响深远。
文与可是苏东坡的表哥 也是他的挚友 还是苏东坡画竹的老师。文与可曾经送给苏轼一幅《筼筜谷偃竹图》,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这幅图,见物生情,就写了一篇题画记《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其中写道: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意思就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这是与可教给我的。这里苏轼也首次提出“胸有成竹”的观点,而文与可正是这样画竹子的,可见其水平之高。
文同传世作品极少,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竹图》为其真迹,画倒垂竹一枝,形象真实,笔法严谨。
▼北宋 文同 墨竹图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31.6厘米 横105.4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同尤其善于画竹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文同的一些墨竹画,所画竹叶,正面用浓墨,反面用淡墨,正反浓淡错落有致。不仅如此,文同还把叶梢风翻转折都一丝不苟地画出来,画竹节是勾描渲染而成,由于文同画竹,把中国书法的抽象美和布局美引入墨竹画中,使墨竹画脱离了工笔设色花鸟画而自成一派,故其墨竹画写实而不繁琐,形神兼备,大受欢迎。同时代的苏轼等人都学习他的画法,其后的追随者就更多了,中国画坛由此形了“湖州竹派”,文同也就成了一代宗师。
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谈到文同,还得提一下他的画竹知己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苏轼的一生,历尽坎坷,大半是在贬官和流放中度过的。他生平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所以他画得一手好竹,是"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
苏轼《枯木竹石图》
《潇湘竹石图》
苏轼《潇湘竹石图》,绢本,水墨,纵28厘米,横105.6厘米,中国美术馆收藏
苏轼善画竹,更擅长画石。苏轼把自己的作品与文同的比较后指出:"吾竹虽不及,而石过之。"他送给米芾的《枯木竹石图》,是文人墨戏的代表作,充分发挥了中国笔墨的功能,使诗画相结合,富于神韵和艺术趣味。该作品"古木拙而劲,疏竹老而活",笔墨不多,很有生趣,像是他一生的自我写照,不落常套,很别致,耐人寻味。
他是画朱竹的创始人,一生写竹、画竹、吃竹、用竹。
朱竹的创始人——苏轼
中国绘画到了北宋,文人士大夫越来越多地参预绘事,绘画与文学逐渐合为一体。文人士大夫所崇尚的和象征人生美德的梅、菊、竹、兰“四君子”也成为绘画的主题。
苏轼正是那时文人兼画家的代表,也是朱竹的创始人。
在苏东坡的生活中,随处有竹: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苏东坡一生写竹、画竹、吃竹、用竹等等都是他爱竹的表现,这当然与竹本身就具有实用价值相关,但更多的,竹所代表的风骨和精神象征才是苏东坡嗜竹之深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竹以及竹所代表的文化寓意在苏东坡的生命中扮演了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对苏东坡伟大形象的构建起到了莫大的帮助。
苏轼书法超妙,意趣清新,故其画一经着笔,便入神品。
他生平爱竹: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他的墨竹技法,自称是从表亲文同那里学来的。苏轼又和北宋名家王诜、李公麟、米芾交好,故其画多得名家指点。
他画竹往往从地上直升到画幅顶部,人家问他:可何不逐节分画?他回答说:“竹生时何尝是逐节生的?”
世间只有绿竹,哪来朱竹?
苏轼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一次坐于堂上,一时画兴勃发,而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于是随手拿朱砂当墨画起竹来。
后来人家问他:世间只有绿竹,哪来朱竹?
苏轼答曰:“世间无墨竹,既可以用墨画,何尝不可以用朱画!”
据说由于他的首创,后来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而苏轼自然也被尊为朱竹鼻祖。
苏轼画朱竹,正体现了他不重形似的绘画主张。
这种绘画理论具有远大的艺术观点,也是后来士大夫“逸笔草草,聊以自娱,非求人赏”的艺术原理的发源。
宋代苏轼《竹》原文: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译文:今天南风吹刮,吹乱了庭院前的竹子。竹枝发出低沉的飒飒声,枝叶如万千刀枪相对,兵刃碰击。风声萧萧,天地间一片风折雪摧,宁可折倒,也不接受任何侮辱。南风停息,翠竹又回到原本端正的模样,翡翠般的枝叶披覆四面。
如今的故乡的山河还在吗?秋雨绵绵,打湿了篱笆上的菊花,一片荒芜。不知你身体如何?健康吗?回来一起扫南方车蓬上的竹叶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赴湖州任上。苏轼因看不惯一批把持朝政的“新进勇锐”的小人,在《湖州谢表》中发了几句牢骚,招来群小攻击,身陷“乌台诗案”,在囹圄中,见窗外竹枝摇曳,有所感触,写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