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长期干旱水去哪里了(一年也就过去了)

长期干旱水去哪里了(一年也就过去了)广东的夏天似乎总是要等到一场猛烈的台风,才会逐渐的退去热度,变得清凉一点。台风来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北方的秋了。等到大街小巷里的洋紫荆之类的开花,广州的天气也就不那么灼热。就像现在,北方的许多地方都已经下雪,大广州也会彤云密布一会,早早的一轮弯月挂在半天上。这一年,差不多也跟着到了底。(2018/12/11)

长期干旱水去哪里了(一年也就过去了)(1)

今年在东莞麻涌待了大半年,麻涌跟广州只隔了一条河(查高德地图是东江,流过河源、惠州的东江)。说到麻涌,这个地名就很有意思,它常让外省人念错。麻涌的涌,不是一般读做“勇”,而是读“冲”。我还特地查一下常用的小型“新华字典”,涌就一个“勇”的读音哦。看网上的介绍,大概这个读法也是广东这边所特有的。河涌,河涌,这里都读“冲”。用搜狗打拼音chong,也马上出现“涌”。

有意思的是,在内地,比如我老家东边的山丘地带,常有读作“chong”的地名,进山可以说“到chong里去”。这个chong,应该写作成“冲”,也就是两山脊的中间地带,有水冲过的地方。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就跟朋友到了山里一个“道士冲”的地方。我们那里还有地名叫“石头滂(pang)”的,“滂”就是水从地里浸出来的意思。山脚落里常有“滂田”,一个滂眼可以把牛都陷进入。

同读作chong,分别是两字,这可以看出两者地理形态的不同。刚来广东这边的朋友,可能都曾有过一点诧异,就是刚才还干枯的水沟,怎么一下子就涨满了水呢?因为涨潮了,珠江水满,河涌满。在这里,跟大海更密切,水涌上来了,是谓“河涌”。在内地,更多的还是跟大山更密切一点,水按照通常的从高处往低处流,从山上到山下,所以有了山冲。“涌”和“冲”刚好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

近山是那个“冲”,近海是这个“涌”,是不是这样?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客居之地的人们和我远方的故乡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一点联系,可以稍微共振一下。就像天上的月有圆缺一样,河涌里的水也是满了又退了,一月之间甚至一天之间都有变化,提醒着你时间、时令的变化。我总喜欢看水慢慢满上来的样子,水满以后,与两岸齐平,水接鲜花和绿草,不见了黑黑的沟边泥。这一年,我似乎见识到了河涌夏的盛大。麻涌许多河涌边长满了类似那种像美人蕉似的植物,很长时间里花开似锦。还有华阳湖湿地公园的夏荷,连接成阵,映衬出盛夏的满堂清辉色彩,让人陶醉。除此之外,古村落院墙边挂满果的龙眼树,被热风催红了的荔枝林,麻涌最不缺的大片大片的香蕉林,都是让我难以忘记的。

广东的夏天似乎总是要等到一场猛烈的台风,才会逐渐的退去热度,变得清凉一点。台风来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北方的秋了。等到大街小巷里的洋紫荆之类的开花,广州的天气也就不那么灼热。就像现在,北方的许多地方都已经下雪,大广州也会彤云密布一会,早早的一轮弯月挂在半天上。这一年,差不多也跟着到了底。(2018/12/1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