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麻涌乡村振兴发展(莞村小康路⑪麻涌麻三村)

麻涌乡村振兴发展(莞村小康路⑪麻涌麻三村)碧道环绕着水面一千多亩的华阳湖。湖中,波光粼粼、湖水清清、游船往来穿梭;湖边,花团锦簇、亭台楼阁错落有序,小桥流水处处可见——这一犹如画卷的一幕,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七八年前,这里还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龙须沟”。“龙须沟”变成著名景区转机源于2013年的一场治水之战。通过强力治水,华阳湖生态得到有效修复,也给麻三村带来一系列的新变化、新气象:华阳湖沿岸的旧厂房、闲置地,变成了创客坊、古梅广场等项目,777亩耕地引进了古梅农业园。如今的麻三村小桥流水、凉亭廊道、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环境变“靓”了,生活便利了,村集体效益也好了,并在2016年底成功摘掉“次发达村”帽子。迈入新时代,麻三村又一次站在时代风口,以环境促发展,以发展提升环境,用绿色发展绘就全面小康幸福底色。治水蝶变

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麻涌乡村振兴发展(莞村小康路⑪麻涌麻三村)(1)

有水的地方,总是灵动的。

坐落于麻涌镇旧商业中心区的麻三村,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村庄。依水而生,数百年来,勤劳的麻三村人靠着种植香蕉,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一大特产。

改革开放后,凭借地理区位优势,麻三村引进了一批皮革、化工等高污染低端产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当地生态环境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华阳湖周边污染严重,是东莞有名的“龙须沟”。

转机源于2013年的一场治水之战。通过强力治水,华阳湖生态得到有效修复,也给麻三村带来一系列的新变化、新气象:华阳湖沿岸的旧厂房、闲置地,变成了创客坊、古梅广场等项目,777亩耕地引进了古梅农业园。

如今的麻三村小桥流水、凉亭廊道、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环境变“靓”了,生活便利了,村集体效益也好了,并在2016年底成功摘掉“次发达村”帽子。迈入新时代,麻三村又一次站在时代风口,以环境促发展,以发展提升环境,用绿色发展绘就全面小康幸福底色。

治水蝶变

“龙须沟”变成著名景区

碧道环绕着水面一千多亩的华阳湖。湖中,波光粼粼、湖水清清、游船往来穿梭;湖边,花团锦簇、亭台楼阁错落有序,小桥流水处处可见——这一犹如画卷的一幕,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七八年前,这里还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龙须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麻三村凭借地理资源优势,各种高污染、高耗水的产业相继落户,短短十多年间,仅禽畜养殖场就发展到100多家,化工企业更是星罗棋布,沿湖四周分布。因为急功近利,没有环保措施,大量污水直接排进河流,使得一片纯净的水域很快变得又脏又臭。

麻涌乡村振兴发展(莞村小康路⑪麻涌麻三村)(2)

当时,华阳湖周边生长着大片的香蕉林,但因污水的违法排放,导致大片的香蕉树患上了严重的“黄叶病”,减产失收,水污染还造成周边的大量土地被丢荒。为了避免污水接近,周围村民将部分河涌堵死,但没有想到的是河涌淤塞后又造成垃圾不断堆积,加速了水环境的恶性循环。

如何将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出路又在何方?

2013年的一场治水大战拉开了华阳湖的“翻身”之路。

麻三村紧紧抓住麻涌镇全力治理华阳湖这一契机,通过对河涌岸坡治理、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等综合整治措施,华阳湖华丽转身,水乡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恢复,鱼、虾等水生动植物随之大量繁殖,白鹭等鸟类重回栖息。河涌四周原先被河水分隔的孤岛群,通过一座座石桥,连成了一条蜿蜒的环湖碧道。

现今,华阳湖生态环境与景观休憩体验明显提升:水质从劣Ⅴ类迅速恢复到Ⅲ至Ⅳ类,水质达标率100%。华阳湖由过去的“龙须沟”,变成大家慕名而来的景区。

可喜的变化,让麻三人引以为荣,因为他们心里明白,优美环境带动经济发展成了现实。正如一位年过花甲的村民感慨道:“从水环境改善到旅游兴起,从招商飞跃到民生幸福,华阳湖周边又恢复了生机,给村民带来的是一串串幸福美好。”

融合发展

美环境带动“美丽产业”

上个周末,不少的游客朋友来到麻涌古梅生态农业园,参与东莞市“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文明实践周暨首届麻涌•古梅秋收节活动,走进美丽田园,感受丰收的乐趣,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美丽田园,是麻三村近年来以“环境带产业,项目促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注脚。

麻涌乡村振兴发展(莞村小康路⑪麻涌麻三村)(3)

2016年以前,麻三村属于次发达村,村组两级收入主要是华阳湖沿岸工业区的低端厂房租金。抓住市、镇打造华阳湖生态旅游区的机遇,麻三村迅速规划生态蓝图,突出重点,着手统筹零碎农地,成功统筹777亩耕地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并引进了古梅农业园等项目,发展以观光、体验、鉴赏为主题创意的休闲农业。

拆旧建新,腾笼换鸟。近几年来,麻三村加快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对华阳湖沿岸(南岸)的旧厂房及低效益片区进行“三旧”改造,先后引进了华阳湖创客坊、原创坊、壹城、古梅广场等项目,获得收益约为1900万元/年,是改造前的6倍,剩余73.7亩正加快引进优质项目。积极拆旧建新,先后兴建并出租古梅综合楼、东宁综合楼和广麻综合楼等,多方面提升集体经济效益。

麻涌乡村振兴发展(莞村小康路⑪麻涌麻三村)(4)

环境好了,产业发展了,腰包也鼓了,绿水青山化成了金山银山。一组数据,也展现了麻三村的建设发展——2016年底成功摘掉了“欠发达村”帽子;2019年,村组两级总收入2711万元,比2018年同期增长1229万元,增长率82.93%,是2013年的6倍。

治水使华阳湖蝶变,环境美带旺百业。为推进产业振兴,接下来,麻三村将盘活茅墩角西、旧三元、原丽娜化妆品厂等闲置地块。同时利用“古梅乡韵”乡村旅游契机,引导村民利用周边闲置房屋发展民宿及餐饮业,在河道上增设人工游船,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提高村民收入。

文化引领

乡风文明拂面而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抓经济和环境建设同时,麻三村非常重视乡村文明建设,通过征集一批优秀家风家训、打造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活化祠堂”、将旧仓库改造成村民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创作文化墙等方式,打造“书香”品牌。

说起麻三村的淡趣基文化活动中心,村民袁先生如数家珍,这里原本是一座荒废的旧仓库,是摇摇欲坠的危楼,重建后变成崭新的文化活动中心,一同改造的还有其他6座旧仓库,如今都变成了文化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一改往日村里缺少文化活动中心的窘况。

麻涌乡村振兴发展(莞村小康路⑪麻涌麻三村)(5)

随着一批文化设施的落成,麻三村实现了社区整体风貌、景观环境品质、文化内涵的大提升。为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该村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成立了5支舞蹈队、2个曲艺社、2支龙舟队、2支篮球队、1支太极队、1支足球队以及1支乒乓球队等文体队伍,大大丰富了村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得益于近年来的高速发展,麻三村还不断强化民生保障,让村民公平普惠享有发展成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以奖促学,向中、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发放奖学金;每月向70周岁及以上老人发放福利金;每年春节前夕举办敬老宴等,村民享受发展红利的同时,文明乡风吹遍美丽乡村。

党建为“钥”

解开乡村振兴密码

回望麻三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五年来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历届党组织始终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发挥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着麻三人民团结拼搏、奋力进取、走向辉煌。

在党建引领下,麻三村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全面推进美丽乡村提质升级。

早些年,在村组经济欠发达的困境中,麻三村党工委敢于担当,以勇作为善作为的工作作风,育新机开新局。在收厂房、变环境、转产业的系列举措下,麻三村迎来了一次次大转变。

麻涌乡村振兴发展(莞村小康路⑪麻涌麻三村)(6)

以民房管控和风貌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具体抓手,麻三村采取思想发动、示范带动“两动”工作法,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动员全体村民共同参与村容村貌提升改造,让村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最终达到共建共享。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麻三村实施乡村振兴全过程,而麻三人也越来越深刻理解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开展了“厕所革命”、拆旧拆违、植树增绿、打造景观节点、落实垃圾治理等系列工作,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提升,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优美,为此先后荣获“珠三角最美生态乡村”和“东莞幸福村居”称号。

麻涌乡村振兴发展(莞村小康路⑪麻涌麻三村)(7)

在此基础上,麻三村鼓励村民们创办民宿、艺术创作基地、农家乐、茶室等,让好环境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聚宝盆”。如今华丽蜕变的麻三村,农家小院温馨舒适,乡间道路干净平整,村民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村里洋溢着一派和谐欢乐的气氛。

文字/市社科院调研组 记者 袁健斌

摄影/麻涌供图 视频/无

编辑/钟彦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