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不选东渡乌江(作为失败者的楚霸王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不选东渡乌江(作为失败者的楚霸王项羽)只有项羽,为报秦军杀其叔父项梁之仇,而主动请缨。多少名将异士的军队,遇到章邯、王离的秦军,都被打得灰头土脸。多么有趣的励志鸡汤,相对那个在这个年代,还在土里刨食的刘季相比,是不是高大上的太多。二、项羽有着以少胜多的故事。巨鹿之战,当时的反秦联军面对着秦大将章邯、王离的军队,束手无策。
因为作为一个英雄,相对于那市井出身的刘季,项羽有着太多的故事可以述说。
一、他是一个大力士。项羽力可扛鼎,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故事。
而项羽出身于贵族,从小叔父教他学文,他不愿意,教他学剑,他学了一段时间又不愿意学了,他叔父问他为什么,他说,学剑,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人敌,我想学百人敌的学问。
于是叔父教他学兵法。
多么有趣的励志鸡汤,相对那个在这个年代,还在土里刨食的刘季相比,是不是高大上的太多。
二、项羽有着以少胜多的故事。
巨鹿之战,当时的反秦联军面对着秦大将章邯、王离的军队,束手无策。
多少名将异士的军队,遇到章邯、王离的秦军,都被打得灰头土脸。
只有项羽,为报秦军杀其叔父项梁之仇,而主动请缨。
于是当时的共主楚怀王,便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6万余北上以解钜鹿之困。
当时楚军到了安阳,便停留了46天,畏敌不前。于是我们的主人公项羽对宋义说:"我听说秦军在钜鹿围住赵王,我们应该尽快带兵渡过黄河,楚军攻打他们的外围,赵军在里面响应,必定可以击破秦军。"
而当时的主将宋义却说:"非也,拍击牛身上的虻虫,不可以消灭毛里藏的虮虱。现在秦国进攻赵国,打胜了,军队一定疲惫,我们可以趁他们的疲惫之机;打不胜,我们就率领大军,擂鼓长驱西向,必定推翻秦朝,所以不如先让秦赵相斗。披甲胄,执兵器,宋义我不如你,但坐下来运用策略,你不如我宋义。"于是给军中下达命令说:"势如猛虎,违逆如羊,性贪如狼,倔犟不听指挥者,一律斩首。"
当时天寒大雨,士兵冻饿交加。面对此景,项羽说:正是合力围攻秦的时候,我们却停军于此,畏敌不前。今年收成不好,百姓困顿,而我们的士兵只能吃芋头、豆子,军中没有余食,但齐王却大宴宾客,不肯引兵渡黄河从赵国取粮食,与赵国合力攻打秦国,却说'趁着他们疲惫'。凭秦朝的强盛,攻打新建立的赵国,势必破赵。赵国破灭,秦更强大,还有什么秦兵疲惫的机会可乘?"
于是项羽去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帐中斩下了宋义的头,在军中发布命令说:"宋义与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掉他!"这时,诸将都畏服,不敢有异议,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12月,项羽先派人截断秦军的粮道,然后再亲自领军渡过黄河。
过河后,下令烧毁军营,破釜沉舟,每人只带三日粮,以示誓死决战的决心。项羽身先士卒,率楚军连续进攻,九战九捷。楚军大破秦军,解钜鹿之围。
这一仗,在历史上鼎鼎有名,成为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案例。
三、项羽有着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项羽在秦末战争,以及后来的楚汉争雄的战争中,可谓是屡战屡胜。但是却因为其性格上的短板,比如说不会用人等。以致于自己手下的人才比如韩信、陈平都到了刘季的麾下,并在二人的争霸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得项羽措手不及,后来更是在垓下,略施小计,四面楚歌,瓦解了项羽的斗志。
项羽听到四面传来的楚歌,不由惊道:"敌军中多是楚人,定是刘邦已得楚地,孤无退路,大势去矣!
而时此,帐外乌骓哀鸣,项羽出帐,爱抚着伴随自己出生人死的座骑,乌骓眼睛含泪,静静地看着主人。
项羽回到帐中,喝酒解闷,几杯酒下肚,项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跟随项羽多年,从没见过他有着如此深切悲凉的歌声,自知与他团聚的时日无多,穿戴起华贵漂亮的衣饰,手持宝剑,边舞边歌: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宽心饮酒宝帐坐!"
项羽饮酒消愁,忽然探马飞报:"大军压境,汉军分四路围攻。"项羽立即披挂出帐,探马又报:"四面楚歌,八千子弟兵俱已散尽。"项羽情知大势去矣!他催促虞姬随他杀出重围,但虞姬不愿拖累项羽,抽出项羽腰上佩剑,自刎身死。
四、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死得壮烈。
为了对付项羽,汉大将军韩信摆下十面埋伏,项羽率军多次冲锋,都难能脱危。
最后,项羽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天亮后,汉军发觉项羽离去,于是,灌婴率五千精锐骑兵追击,等他渡过淮河,随从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来到阴陵时,项羽迷路了,他去问一个老农,老农回答:"左"往左去,陷入了一片沼泽,耽误了时间。汉军追了上来,经过一场激战,项羽又往东去,到达东城的一座山上,只剩下了二十八骑,而追击的汉军却有数千人。
据说,项羽曾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于是,项羽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
一千年后,南宋有一女诗人李清照,做了一首诗,曾这样赞扬他: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总之,虽说项羽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他好屠杀,他率领的军队曾多次屠城。
他不是一个合适的政治家,面对着优势局面,竟被他一步步丧失,最后败于刘季之手。
他没有用人之能,他手下有着许多人才却不能用,比如范增,比如韩信,比如陈平。
但是他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以他那传奇的一生,征服了多少骚客佳人。这也是他虽然失败,依然被后人怀念的原因。
当然,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对他的描写,也为了圈了不少的粉丝。
至少,人们怀念项羽,除了其本人的个人魅力之外,司马迁也居功甚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