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小陷胸汤组成剂量(伤寒论类方整理)
伤寒论小陷胸汤组成剂量(伤寒论类方整理)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4、十枣汤 5、三物白散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数,动则为痛,数则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侬,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八、陷胸汤类方目录
1、大陷胸汤
2、小陷胸汤
3、大陷胸丸
4、十枣汤
5、三物白散
1、大陷胸汤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数,动则为痛,数则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侬,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前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歌诀:大陷胸汤大黄硝,甘遂为末共相邀;心中懊恼胸胁痛,泻热逐饮结胸消。
功效:泻热,逐水、破结。主治:实热结胸重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腹膜炎、肝硬化腹水、肾小球肾炎、肠梗阻、急性胃炎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合驱蛔灵治疗儿童蛔虫性肠梗阻;加减治疗胸腺炎、急性阑尾炎、十二指肠溃疡伴慢性肥厚性胃炎等急性消化系统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歌诀: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开结涤痰优,胸脘痞闷按之痛,苔腻脉滑痰黄稠。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主治:痰热互结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炎、胃神经官能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属痰热互结者。本
方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尘肺并肺部感染; 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自发性气胸; 加大黄、牡蛎、海螵蛸并随证治疗胃脘痛; 加枳实、厚朴、茯苓治疗幽门梗阻; 加五味子、生地等治疗室性早博、心悸; 加枳实、白术、佛手、甘草治疗肝硬化;加浙贝、桔梗、地龙、柴胡、茵陈、大黄、黄芩、茯苓、白术等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胰腺炎、胆道蛔虫、妊娠恶阻等。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歌诀: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八两大黄取急消。
功效:逐水破结,峻药缓攻。主治:实热结胸轻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渗出性胸膜炎或腹膜炎、肝硬化腹水、肾小球肾炎、肠梗阻、急性胃炎等属上述病机者。本方合厚朴、甘遂治疗绞窄性膈疝,加减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等。
4、十枣汤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挚挚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歌诀:十枣逐水效可夸,甘遂大戟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功效:攻逐水饮。主治:悬饮、水肿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腹膜炎、肝硬化腹水、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晚期血吸虫病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合银花、连翘等治疗渗出出性胸膜炎、本方加减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胃酸过多;合醋煮汤治疗小儿肺炎; 合补益气血剂治疗腹水等。
5、三物白散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歌诀:巴豆熬黑研当细,只须一分当铭记,桔贝三分白饮服,寒实结胸证辨细。
功效:温寒逐水,涤痰破结。主治:寒实结胸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腹膜炎、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肺脓疡、肺间质纤维化、流行性出血热、胆道蛔虫病、肺痈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合雄黄解毒丸治疗白喉等。
1、书的作者简介 /文字版
2、成书背景和流传 /文字版
3、《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文字版
4、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 文字版
5、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1/文字版
6、太阳病概说(1) /文字版
7、太阳病概说及太阳病提纲 /文字版
8、太阳病的分类提纲 /文字版
9、太阳病病程的时间规律 /文字版
10、太阳中风论治/ 文字版
11、桂枝汤的适应症文字版
12、桂枝汤的禁忌症及加减应用 /文字版
13、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文字版
14、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症 /文字版
15、桂枝汤禁忌证文字版
16、伤寒兼证(1) /文字版
17、伤寒兼证(2)/文字版
18、汉代度量衡制 /文字版
19、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太阳腑证1)文字版
20、太阳蓄水证(2)、太阳蓄血证概说文字版1文字版2
21、太阳蓄血症(1) /文字版
22、太阳蓄血证(2)太阳变证及其治则文字版
23、表里先后法则 虚烦证 /文字版
24、邪热壅肺证、协热下利证/ 文字版
25、心阳虚证 /文字版
26、水气病 /文字版
27、脾虚证/ 文字版
28、肾阳虚证文字版
29、阴阳两虚证 /文字版
30、结胸证/文字版
31、结胸证(2)/文字版
32、结胸症(3) 脏结症文字版
33、心下痞证(1) /文字版
34、心下痞证(2) /文字版
35、痞证及其类证 /文字版
36、痞证类证 火逆证 太阳病欲愈侯/ 文字版
37、太阳病小结/ 文字版
38、阳明病概说 /文字版
39、阳明病纲要 /文字版
40、阳明热证 /文字版
41、阳明腑实证(1) /文字版
42、阳明腑实证(2) /文字版
43、脾约证 /文字版
44、津亏便结证、下法辨证和禁例/ 文字版
45、阳明湿热发黄证/ 文字版
46、阳明病辨证文字版
47、少阳病概说 /文字版
48、少阳病的纲要 /文字版
49、小柴胡汤的适应证(2)/ 文字版
50、小柴胡汤的适应证(3)少阳兼证(1)文字版
51、少阳兼证(2) /文字版
52、少阳兼证(3) /文字版
53、热入血室证 /文字版
54、辨太阴病证并治(1)/ 文字版
55、太阴病证并治(2)/ 文字版
56、少阴病概要和纲要/ 文字版
57、少阴寒化证(1)/ 文字版
58、少阴寒化证(2) /文字版
59、少阴寒化证(3) /文字版
60、 少阴热化证 太少两化证 /文字版
61、少阴急下证 阴郁证 伤津动血证/ 文字版
62、少阴咽痛证(2) 少阴病篇小结/ 文字版
63、厥阴病提纲 /文字版
64、厥热胜复证 /文字版
65、厥逆证 /文字版
66、辨下利、辨呕吐/ 文字版
67、辨呕吐 辨预后 厥阴病篇小结文字版
68、辨霍乱病症并治/文字版
69、辨阴阳易差后老复病证并治(1)文字版
70、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2) 及总结/文字版
1、中医经典——郝万山讲伤寒论70讲视频大全
2、中医经典——伤寒论原文整理(必背条文)
3、中医经典——伤寒病六经辨证方法
4、中医经典——伤寒论108条背诵条文
5、中医经典——辨经络病证方法
6、《伤寒论》类方整理——1、桂枝汤类方
7、《伤寒论》类方整理——2、麻黄汤类方
8、《伤寒论》类方整理——3、葛根汤类方
9、《伤寒论》类方整理——4、柴胡汤类方
《金匮要略》1、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笔记要点
2、中医经典——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3、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经方199首
4、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经方方歌
温馨提示:中药处方需在执业医师下使用。
版权声明:本头条发布的图片及文字大多来自网络,版权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存在不当,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了解更多中医经典及健康资讯
敬请关注本人的头条号——老中医周攻谋
与医生成朋友,多个健康顾问,健康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