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2015年11月,学院会计系与广州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君联税务师事务所、广州尚宜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创办广州市四柱清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以服务学生、服务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面向花都新华工业区汽车产业基地、狮岭国际皮革皮具产业基地和花都空港物流产业基地的中小微企业及机构单位,开展会计、审计、评估、财税、咨询等服务业务,同时为全院师生提供生产实践、实验实训、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发展产业学院以“育人为本、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共建共管”为原则,实现各办学主体共同管理、共享资源、共同发展。2019年10月18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川贵广—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阶段创新成果暨合作发展大会上,产业学院获川贵广—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重点建设项目。2019年10月,产业学院组织
校企合作是手段,产教融合是结果。按照“价值融合、产教融合、校地融合、要素融合”四个融合的总要求,广州工商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学校的企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实习、教师实践、就业创业等均有企业支持,企业的社会培训、咨询服务、实训基地共建、员工的双向兼职、人力资源招聘等也均有学校参与,校企双方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学院以均衡发展、培育精品为目标,与企业共建“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出台《广州工商学院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意见》《广州工商学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之道。目前与京东集团、广州拜尔空港冷链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广州粤嵌科技有限公司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本科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4家,共建实验实训室(产学研育人平台)7个,订单班10个,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指导,创新了“行业引领、企业参与、技术牵引、共同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良好生态正逐步形成。
“校企商行”合作办学
服务大湾区建设
2018年12月,学院与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香港物流商会、广州拜尔空港冷链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组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冷链产业学院(以下简称产业学院),设置物流管理(智慧冷链物流粤港澳合办)、工商管理(物流标准化粤港澳合办)、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粤港澳合办)三个专业。产业学院在香港、泰国曼谷、非洲吉布提等“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重要节点设立办事处,依托中央财政支持冷链物流特色实验实训基地及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和广东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聘请产业经历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研究院、商协会等骨干人员作为产业导师、产业教授,组建以“行业专家 技术能手”为核心、专业带头人引领的跨专业、跨校企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产业学院以“育人为本、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共建共管”为原则,实现各办学主体共同管理、共享资源、共同发展。2019年10月18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川贵广—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阶段创新成果暨合作发展大会上,产业学院获川贵广—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重点建设项目。2019年10月,产业学院组织师生参与“基于区块链的安全高效可信可优化控温供应链系统方法”和“基于区块链的高水平高等教育系统及方法”两个项目的中国专利和国际PCT专利申请,2019年11月5日2019级新生代表赴香港参加2019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物流科技与城市协作论坛,学习大湾区物流、冷链、大数据、区块链、5G技术等前沿科技知识。2019年11月15日,产业学院首个发明专利《一种冷藏车厢能效测试方法》(ZL201711482329.6)获批,专利权人:广州工商学院。
2020年4月,产业学院与广州拜尔冷链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广东省冷链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各方面认定,双方将共同加大冷链标准化领域的研发投入,着力提升冷链标准化工研中心的科研能力与水平,积极建设产教融合实习基地,为学院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环境、见习岗位及就业机会;着力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冷链领域的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在冷链标准化领域服务疫情防控的能力,保障广东省相关行业科学复工复产。
创办公司
推进产学研一体发展
2015年11月,学院会计系与广州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君联税务师事务所、广州尚宜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创办广州市四柱清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以服务学生、服务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面向花都新华工业区汽车产业基地、狮岭国际皮革皮具产业基地和花都空港物流产业基地的中小微企业及机构单位,开展会计、审计、评估、财税、咨询等服务业务,同时为全院师生提供生产实践、实验实训、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平台。
公司成立以来,共有1200多名毕业生参加公司组织的“会计快上岗”培训和考证培训,51名学生参与公司的经营与业务处理,进行毕业带薪实习并顺利就业。公司与学院合作编写了《会计技能训练》《中小企业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税收筹划与税务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审计实训与典型案例分析》等“理实一体化”会计实训系列教材,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共同申报了省级课题《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广州工商学院会计专业》《会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校企合作创立财务咨询服务公司(2014GXJK195)》《会计专业高技能人才“校企共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3项。
目前,公司运营5年,服务企业76家,承接的业务逐步拓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创办公司,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会计专业毕业生校外实习效果差、点面分散、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二是实现工学结合、真账实做的问题;三是毕业生对口就业的问题;四是会计专业切实服务企业的问题。创办公司,实现了“八个合一”,即教室与业务部合一、学生与核算员合一、教师与业务主管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教学资料与业务核算资料合一、作业与凭证账表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
引企入校
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2016年5月,学院经济贸易系与京东集团共同出资建设“广工商·京东校园实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可用于学生实训、培训,开展京东客服业务,与通信运营商连接,实现呼叫中心90个座席的所有功能,并可作为相关课程实训教学基地。中心由京东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实操训练,全方位呈现在校客户服务的整个流程,直观的形式,规范的操作,丰富了学生的实战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了适合社会需要的客服人才。
中心申报建设了《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协同创新发展中心》质量工程项目;开展了《大学生创业实务》等7项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发表《校企合作谋发展 协同育人铸英才》等9篇论文;指导多名学生在校内外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为1000多名学生提供了企业真实的实训,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实操技能;同时京东实训项目根据工作量给予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中心为京东集团创造了良好的效益,在“6·18”“双11”等电商大型活动中给予企业有力支持,服务客户40余万人。
“广工商·京东校园实训中心”是“引企入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成功范例,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学习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掌握生存的真本领,实现教学与企业对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着眼于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与能力。
共建实训室
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
2017年9月,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与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粤嵌·众创空间”,专注前沿科技发展,以互联网 、物联网、智能硬件、VR技术、工业4.0等为导向,以促进和实现科技领域新发展为目的,在硬件支撑、政商服务、技术支撑、教育服务、融资服务多领域,为广大青年创客提供强大、全面的创新创业服务。通过利用“粤嵌·众创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电子信息工程系2018、2019届本科毕业生有32人在该空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工程师和专业教师双重指导,使学生将理论成果有效地应用于企业的产品开发,实现了“教、学、做”合一,更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了第一届创客协会、申请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4项、省级16项;学生参加校外专业技能竞赛多次获奖,其中2019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获奖23项,国赛获奖10项;教师成功申报公司的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3项。2019年10月30日,学院与广州粤嵌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卓越工程师班”签约,标志着双方合作向更深方向发展。
2018年,学院与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60人实验、技术设备先进的虚拟仿真财务共享专业实验室与跨专业综合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也是集教学实验、竞赛训练、师资培训、技能测试,以及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综合实训基地。“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VBSE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深受学生喜爱。通过“VBSE财务共享中心实践教学平台”训练,使学生了解在共享财务模式下企业财务工作在组织、岗位分工、业务与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变化,认识共享财务组织内不同岗位的核心业务流程、工作内容及财务信息系统工具,熟悉业务财务人员的工作任务、流程及信息系统工具,了解共享财务与业务财务之间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服务内容,体验“大智移云”(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共享财务模式下的应用。通过“VBSE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训练,学生可在多类社会组织中从事不同职业岗位工作,学习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了解复杂市场营销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学会工作、学会思考,从而培养自身的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2017年,学院外语系与广州金嗓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公司提供国际化录音棚实训平台,接收日语、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并向同行业推荐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公司代表参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活动,教师代表参与公司项目开发,成果推广。外语系郭敏婷等同学申报的《“互联网 ”多语种配音服务——“天声绝配”项目》(2018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和结项工作,得到了公司的指导与支持。“天声绝配”项目依托“互联网 ”线上平台,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有效利用校企合作,致力于整合专业配音、专业翻译、营销媒体等资源,打造以声音为载体的服务平台,向周边狮岭皮革城企业乃至全球企业提供多语种配音服务。
同时借助毗邻广交会的优势,学院外语系与北京展创、北京荣峰、深圳中澳通等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每学期都选派560余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赴广交会、跨国公司实习实践,在涉外商务活动,如商务会展、经贸洽谈产品推荐等方面积累经验,培养能力。为帮助学生获得跨国公司、国外大型企业工作的经历,外语系分别与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建立了国外学生实习基地,每年均选派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赴国外带薪实习,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背景下 以国际视野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外语系"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其发展理念和实践举措对于高校开展国际化办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承接合作项目
真学真做
2015年6月,学院美术设计系与万信达(广州)房地产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承接了万信达集团《芙蓉春晓》楼盘弟子规人文社区近4万平方米壁画设计与制作项目,项目历时10个月,至2016年4月竣工,创收共计66605元。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由8名专业教师及50余名学生组成的施工团队全程参与,学生们一边完成学校学习任务,一边在教师的带领下到现场施工,有序进行工学交替。在真实情境下,真学真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项目设计能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学生也获取了薪资,作为“校园人”,体验了“职业人”的感悟与收获。企业通过项目宣传了自我,促进了楼盘的销售。“壁画设计与制作项目”的实施是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真学真做,让学生掌握技能知识的同时熟知整个工作过程的操作环节,在真实职业情境中提升了职业核心能力。师生团队在对“壁画”精益求精地雕琢、完善过程中,始终抱有负责、认真的职业态度,更好地理解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同时,美术设计系陈岫岚教授创立了时尚皮具品牌“广尚花”,服务狮岭镇皮具产业发展,经由大家皮具设计研究院及企业联合推向市场。2016年至今,美术设计系为大家皮具设计研究院开发产品外观设计专利139项,多个产品推向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订单式”培养模式
服务学生实习就业
2019年10月,学院会计系与广东金账房智慧财税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广东金账房订单班”,由企业在职人员任教,对2016级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部分本科生,经过三个月24学时的培训,使学生真正学会商贸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全盘账务处理及税金计算(含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
2018年9月,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与广州天翌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天翌云“订单班”,天翌云艺术总监担任主讲教师,对15级数字媒体技术中39名学生以《数字媒体作品综合设计》为载体进行集中实训,经过4个月的企业项目体验,学生在三维设计、建筑表现、后期处理等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实战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公司为订单班学生提供毕业设计选题,经过双导师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部分学生参加公司面试获得实习岗位,实习结束,经考核合格的学生成为公司正式员工。
“订单班”形式,实现了与企业的“无缝对接”,通过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的基本素养融入“订单培养”中,推进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培养企业急需的创新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在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目标下,广州工商学院董事会领导和学院领导集聚各方力量,发挥各方作用,深化校企协作和产学研结合。学院升本以来,先后组织全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参加“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研讨如何办好应用型本科院校。2015年以来,每年组织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外出考察,五年来共赴山东、浙江、上海、福建、陕西等省市考察了12所同类型院校,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凝练提升研究成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先后出版了《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型民办高校内涵发展研究与实践》《应用型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探索与实践》等编著;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有56项,广东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11项,社会服务项目100项;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教材27部,课程开发15门;校企合作论文122篇,毕业设计(论文)选取企业课题为211篇;企业支持技能竞赛赞助27项。十三五期间,学生在省级及以上校外学科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共计24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97个,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65项;获“挑战杯”创业大赛等省级一等奖95项;在校生发表科技论文及作品共计383篇(项),其中科技论文376篇,著作权6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产学合作各方共同发挥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不断增强教育内驱力,积极培养更多能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走出了一条集聚资源、协同创新、引领发展、服务地方的融合发展之路。(姜云霞)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