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辽宁植树造林(锦州夫妻植树造林四十载)

辽宁植树造林(锦州夫妻植树造林四十载)锦凌水库建成蓄水后,翠岩镇依托自然资源,倡导全镇党员干部和村民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做好护林防火和植树造林工作,定期开展护鸟爱鸟活动,并为游客建设了观鸟台、设立了鸟类科普标牌,进而让更多人加入到爱鸟、护鸟的队伍当中。正是有了越来越多象老田夫妻一样的环保志愿者的参与和感召,保护环境,珍爱鸟类,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在成为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辽宁日报记者 崔治)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这里水清、岸绿、景美,引来白鹭满天飞……在青山绿水之间有一户守望人家,他们是锦州凌海市翠岩镇前田村田万贵、陆敏夫妇,从1982年开始承包荒山到如今已经整整40年了。四十年的植树造林让曾经光秃秃的两座大山变得绿意盈盈。刺槐、榆树、松树、桑树等等,二十多个品种,五六万株树木遮蔽下的大山,充满了盎然的生机。如画的环境吸引众多白鹭来此繁衍,这里被命名为鹭岭,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辽宁植树造林(锦州夫妻植树造林四十载)(1)

“刚承包那阵,山上一棵树都没有,我和老田就天天栽树,往山上背水,像伺候孩子一样,伺候每一颗小树。开春了,就到附近的林场买些树种子,不管啥种子,一把一把地往山上撒,慢慢地,这山就绿了……”陆敏介绍。2000年前后,冬去春来,这山上不知道从哪飞来几只大鸟,有全身纯白的,也有灰色的,头顶上没有冠,落户就不走了,在这孵化。到了秋天,天凉了就飞走,往后就一年比一年多,到现在达到2000只以上。

“树长起来了,环境好了,鹭就来了。”坚持植树造林四十余年的田万贵、陆敏夫妇介绍道,“眼前的这片树林,由于多年来植树造林和生态保护,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变好,白鹭、苍鹭、夜鹭、池鹭等多种鸟类来此栖息、繁衍,展现了鹭岭的生态之美。”

辽宁植树造林(锦州夫妻植树造林四十载)(2)

就这样,老两口在大山里的日子,因为鹭的到来,过得有滋有味。有鹭儿陪伴的每一个清晨和黄昏,老田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年龄,看着鹭群每天昂扬展翅飞翔,他浑身也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从简易房,到两山的谷底,再折往两山的山顶,不知走了多少趟的山间小路,老田一天早晚至少两次巡山,被茂密树枝遮掩的小路,他闭着眼睛都能自如穿行,那条巡山路径留下了一串串奋斗者的足迹。

锦凌水库建成蓄水后,翠岩镇依托自然资源,倡导全镇党员干部和村民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做好护林防火和植树造林工作,定期开展护鸟爱鸟活动,并为游客建设了观鸟台、设立了鸟类科普标牌,进而让更多人加入到爱鸟、护鸟的队伍当中。正是有了越来越多象老田夫妻一样的环保志愿者的参与和感召,保护环境,珍爱鸟类,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在成为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

(辽宁日报记者 崔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