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澎湃新闻:常立先生评价《水獭先生的新邻居》是“一部优雅的绘本”,这个评价我个人非常同意,但可能也是因为这种气质,这本书被贴上了“瓦尔登湖”式的自然主义这样的标签,包括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会觉得它让我想起约翰·伯尼罕的经典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作为创作者,你会怎么看待这种标签或者类比?在绘本的创作风格上,你有受到过哪些前辈绘本家的影响?正视自己与他人不一样的思考与研究,我从认识孤独、逃避孤独到接受孤独、享受孤独,最终与自己的孤独和解,是书里隐藏的内涵,这些都在绘本的后记里很仔细地说明了。最终的结尾,水獭先生开心地喝着茶,圆形的构图就像电影到达最后,从一个大圆慢慢缩小,直至圆满结束。澎湃新闻:《水獭先生的新邻居》作为一本处女作,感觉无论从画风、故事节奏还是内涵意蕴方面来说都相当成熟,而且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通常故事在哪里结束是很反映作者风格的,你的故事没有结束在大家的欢聚,也没有结束在水獭先

李星明,插画师,绘本创作者。1993年出生于广东,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曾获2016年“天鹤奖”国际创新设计大赛金奖,并入围2017年上海国际童书展金风车插画展。

他从三岁起学习绘画,儿时父母工作很忙,但只要有画笔,他就可以安静地画一整天,并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故事中。他说,这种用绘画讲故事的热情一直延续至今。

2018年,其获得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一等奖的毕业作品《水獭先生的新邻居》经过两年的打磨后正式出版,随即受到业内好评。近日,其绘本新作《苏丹的犀角》由蒲蒲兰绘本馆推出,讲述了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的传奇故事,澎湃新闻(thepaper)就他的绘本创作以及原创绘本发展等话题采访了李星明。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1)

李星明

澎湃新闻:《水獭先生的新邻居》作为一本处女作,感觉无论从画风、故事节奏还是内涵意蕴方面来说都相当成熟,而且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通常故事在哪里结束是很反映作者风格的,你的故事没有结束在大家的欢聚,也没有结束在水獭先生送走领居们,而是最后他再次回到独处状态的场景中,并且这个场景似乎与扉页上他最初孤身划向孤岛上的小木屋的场景形成了呼应。在创作手记中,你说是把自己对于孤独的思考融入了故事里,能就此具体谈谈吗?

李星明:谢谢您的肯定,我由衷感谢您的仔细阅读。创作的快感,是里面蕴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反映当时的生活状态,思考的问题,或者是作者的价值观。想到这个故事的人,是我22岁时的自己,我那时候面对的问题,就是“孤独感”,我与群体不一样,让我深受困惑,扉页水獭先生划船冲破圆形构图,只身一人去往湖中的小屋,就是初初发现了孤独感的自己,圆形构图破碎的边缘,就像一张白纸被烧了一个洞,我得以窥见那个隐藏已久但是一直逃避的问题,这就是我创作的原动力。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2)

《水獭先生的新邻居》内页

正视自己与他人不一样的思考与研究,我从认识孤独、逃避孤独到接受孤独、享受孤独,最终与自己的孤独和解,是书里隐藏的内涵,这些都在绘本的后记里很仔细地说明了。最终的结尾,水獭先生开心地喝着茶,圆形的构图就像电影到达最后,从一个大圆慢慢缩小,直至圆满结束。

澎湃新闻:常立先生评价《水獭先生的新邻居》是“一部优雅的绘本”,这个评价我个人非常同意,但可能也是因为这种气质,这本书被贴上了“瓦尔登湖”式的自然主义这样的标签,包括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会觉得它让我想起约翰·伯尼罕的经典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作为创作者,你会怎么看待这种标签或者类比?在绘本的创作风格上,你有受到过哪些前辈绘本家的影响?

李星明: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到一个临海的地方,我有一个漂亮的木屋,安静地在里面创作,身边安静温和。水獭先生绘本里的房子是我这个愿望的寄托,后来才知道和梭罗的《瓦尔登湖》里传达的理念有很像的地方,有空一定要读完这本书。

我曾经受到一本书的震撼,那本书得了凯迪克金奖,我毫不犹豫地就买了,那时候我还没进入绘本创作工作室,故事讲述的狐狸因为偷喝了老奶奶的牛奶,被老奶奶剪掉了尾巴,狐狸四处求助,经过一系列交换,最终得到了牛奶,还给了老奶奶,老奶奶也把尾巴重新给狐狸缝上,里面的故事极其简单,文字每页重复,而且越来越长,读完以后,觉得这本书好像只有画得好看而已嘛。后来拿着绘本读给我5岁的侄女听,她竟听一遍就完全背了下来,而且因为太有成就感,她看到熟人就会背这本书,非常热爱这本绘本。我当时实在震惊,后来才知道,这本绘本就是利用了儿童的重复癖好性,不停地重复,让小朋友加深记忆,接着就是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读完书完全背下来的成就感,我才深深被这本书折服,那本绘本就是诺尼·霍格罗金的《晴朗的一天》。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3)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4)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5)

《水獭先生的新邻居》内页

后来发现很多绘本都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叙述,包括约翰·伯尼罕的《和甘伯伯去游河》、叶夫格尼·M.拉乔夫的《手套》等,《水獭先生的新邻居》作为毕业设计,当然要把我的学习成果展示一下,所以才有了绘本前面相似却不同的构图、文字。

澎湃新闻:你在创作手记里提到了叔本华、弗洛姆等人的作品,你是比较喜欢看这类哲学、心理学经典吗?这个面向的阅读对你的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李星明:我一直很喜欢看哲学类的书,因为很喜欢接受不一样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看到伟人看到的世界,能让自己眼界不一样。我把这个称为,一场在认知世界里的冒险,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我一直很畏惧人性,作为人类我不甘心,我希望自己能在尽量了解它的时候,可以让自己一直保持善良,这是心理学对我的一种吸引力吧。

澎湃新闻:我注意到你提到在《水獭先生的新邻居》中,河狸先生代表友情,犬羚夫妇代表爱情,绵羊一家代表家庭,鹅宝宝们代表荣誉、金钱等等;而到了《苏丹的犀角》里你又说到过,橙色代表温馨,红色寓意着人类的残酷,蓝色是抑郁、悲伤的象征。这种象征式的设置是你思考和创作的习惯吗?从读者来说,这类象征未经提示的话,可能未必会很有效地对应去理解,对此,你是怎么想的?

李星明:正如前面说的,能表达自己是创作的快感,创作灵感和读者的阅读感受是可以不一样的,如果要把自己的想法直白地说出来,准确又大声,我觉得缺少了留白与暧昧的美感,与人保持一种适当的距离,是我长大以后的生活方式,也是我想作品呈现的样子。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6)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7)

《苏丹的犀角》内页

第一次看戴芸老师《苏丹的犀角》文本的时候,我觉得她的文字太美了,非常诗意,而诗的美是用具象的意境去表达一种抽象的美,画家在文字的禁锢中,要传达这种美,用抽象而又有关联的颜色,是最好的方法。相信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算不熟知里面的理论,也肯定能感受到颜色带来的冲击力。

澎湃新闻:据我所知,《苏丹的犀角》的创作过程似乎是跟你的个人生活的一些起伏变化相伴随的,是不是也是因为自己毕业之后这两年的一些遭际,让你对这个绘本的主题特别有感触呢?

李星明:每本绘本都有一段故事,《苏丹的犀角》故事发生在我刚刚毕业不久,书展上偶然和蒲蒲兰编辑马皓月认识,过了一段时间,我接到一个电话,“星明,你要去非洲写生吗?”一个刚刚毕业的穷学生,立即答应:“要!”“但是你要画戴芸老师的新文本《苏丹的犀角》哦!”“好!”

一行人去非洲写生,都深感非洲大陆带来的震撼。回来我画了几幅画,但是项目因为我要去工作停滞了,毕竟要生活,我收到了陈漫的公司邀约,画一组插图,因为合作很愉快,我很快就去了她的公司工作,当全职插画师,公司的工作一直很忙。每次想到停止进度的《苏丹的犀角》,内心隐隐有愧疚。直到这期间,我奶奶突然去世了,我赶回家的时候,已经不能再触碰奶奶,奶奶眼睛不好,她每次和孙子孙女告别的时候,总要握紧我们的手,才能感受到那份温暖,奶奶的告别不是仅仅挥手,而是有温度的。但是最后一次和奶奶告别时,我却因为着急,没有握住那双手。

我们身边总有很多人陪伴我们走了一段路便消失了,带着这份对奶奶的告别的遗憾,我立即开始画绘本的分镜和故事板,那时候虽然白天工作很辛苦,但是晚上我依旧很努力地画。直到我加薪了。加薪意味着工作增多,我那时候早上6点起床去央美代课,中午回到公司工作,完成工作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想到又停滞的《苏丹的犀角》,内心总是不舒服,只是祈祷着它千万不要去世,因为我和作者都约定要在苏丹去世前把绘本作为它离别的礼物。强度工作了一段时间,突然收到苏丹去世的消失,那时候我正在加班,脑袋一片空白。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8)

李星明创作《苏丹的犀角》

我画绘本需要集中的时间,因为画法很复杂,不能断断续续地,当时内心有一股很强烈的情感支撑我,一定要让大家看到苏丹的故事,交接了一段时间,我辞职了,当时还不知道是什么勇气让我可以裸辞,辞掉来之不易的我特别喜爱的美好的工作,半年以后,我拿到了这本书,看到了丰子恺的一段话:爱物非爱物本身,乃是爱人的基本练习。

当时我才突然醒悟,原来支撑我勇敢面对未知生活的原因,完全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如今的时代,过于冷漠,人们连自己都不爱,更不爱别人,何况是动物和大自然,惜物这个概念在物质飞跃的时代,显得过时,我们奢侈地挥霍着,养成了习惯,也习惯地挥霍着感情,我们的亲情、友情一直不被珍惜。但是每每等事物消逝的时候,又开始后悔莫及。就像北白犀要灭绝了,才不离不弃地守护它。我希望大家能看看苏丹的故事,感受我在里面传达的意义,慢慢地学会爱护我们身边的大自然,爱护大自然里的动物,爱护身边来之不易的一切,慢慢练习爱,然后爱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等,最后学会爱自己。懂得爱,才懂得珍惜,懂得珍惜,才能更懂得这句——“再见。”

澎湃新闻:我很喜欢《苏丹的犀角》的那个腰封设计,打开前似乎是暖色的非洲草原星空下完整的犀牛,而打开后是冷色的、落雪的背景,而腰封上的犀牛也变成了断角的;还有《水獭先生的新邻居》前后封上的那两张仿古地图对比来看也很有趣,在这两本书里还有什么这种“内涵”设计可以给我们介绍下吗?

李星明:我买了很多书,但是书上总有一个让人讨厌的东西,就是“腰封”,它上面写着谁谁谁推荐,或者是得了什么什么奖,或者是一些很浮夸的广告词,而且排版也很难看,每次打开包装,我就要丢掉腰封。

我的编辑马跃认为,腰封是绘本的一部分,并不想它被读者嫌弃。从这个点出发,便有了《水獭先生的新邻居》以及《苏丹的犀角》如今的腰封设计。

《水獭先生的新邻居》加上大腰封,水獭先生和邻居们在一起,真正封面,是孤独的水獭先生,这个设计完全符合绘本要传达的内涵。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9)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10)

《水獭先生的新邻居》腰封及去掉腰封的封面效果对比

《苏丹的犀角》加上大腰封的封面,是一只有完整角的老犀牛,它在星空下的非洲,但是把书翻开,原来它正在消失,把大腰封拿开,原来老犀牛没有角,有完整角的犀牛,是一只在雪地里的年轻犀牛,完整的犀牛却不能生活在属于它的地方,而把书读完,封底犀牛也消失了,只剩一片雪。封面的白点,加上大腰封是星空,去掉大腰封是雪,隐喻着地球上的生灵曾经如漫天繁星,如今却因为人类如雪飘零。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11)

《苏丹的犀角》封面(带腰封)

澎湃新闻:你目前出版的这两本作品主要都是以水彩为主,但是看资料在《苏丹的犀角》这本里你在绘画材料和技法的探索上已经有新的、也很细致的探索尝试了,后续你有什么新的绘本创作计划?在材料、技法和风格上会有新变吗?

李星明:《水獭先生的新邻居》故事发生在湖区,水彩可以给人通透水润的感觉。《苏丹的犀角》故事发生地在苏丹、肯尼亚和捷克。所以材料上,选了半透明的颜彩,犀牛苏丹在非洲的时候,用了粉笔,粉笔可以表现风里的沙尘。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12)

《苏丹的犀角》内页

我觉得绘本画法是要忠于故事的,想表达不同的情绪,得通过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材料也会传达不同的绘画情绪,这些都是画家从小的训练和感悟,熟悉和探索工具是画家毕生课题。

澎湃新闻:你之前参加活动的时候调侃过,最难的事就是让思想进入别人的脑袋,金钱进入自己的口袋,作为科班出身的一线创作者,你怎么看待中国原创绘本的创作现状以及市场前景?有没有您个人比较欣赏的原创作者?在你看来,目前中国的原创与欧美、日本等相比,特点在哪里?差距又在哪里?

李星明:中国的原创绘本现在真的是质量越来越高,随着中产阶层不断增加,绘本市场越来越好,绘本读者并不是傻瓜,热爱绘本的人都有一颗温柔而智慧的心,喜欢阅读的人也善于学习和思考,总体来说是有分辨好坏的能力,这个现象近年越来越明显。现在的时代,只要符合大众审美,便可以快速走红,我觉得这个是创作者需要警惕的,不要盲从。保持创作的热情和实验性,把最初打动自己的东西紧紧握住,不被时代巨浪冲走。

比较崇拜的原创作者很多,同工作室《恐龙快递》的作者董亚楠、《鄂温克的驼鹿》《十二只小狗》等作品的作者九儿老师、《饺子和汤圆》《小粽子 小粽子》等作品的作者卷儿老师、还有《妖怪山》《怪物爸爸》的作者彭懿老师等。

中国的绘本,现在正在追赶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因为别国发展得太早,很多题材已经被做得很饱和,中国面临的挑战很大,既要精彩如经典,又要完全不同于经典,这还需要一代人静下心的思考和研究。

澎湃新闻:你是还有在央美从事绘本教学是吗?跟比你更年轻的未来从业者的教学互动,有对你的创作产生什么刺激或启发吗?

每本童书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童书专访李星明)(13)

《苏丹的犀角》内页

李星明:创作的刺激和启发,是源于生活,当然我的生活也包括了那一段教学时光,曾经在央美代课,我和学生的年龄差距不算太大,很多学生成了我的朋友,但是教学是很刺激的事情,虽然经常感到无奈和生气,也深深感受到为人师长的辛酸和不易,很受委屈和打击的时候总想,就这样吧。但是我的恩师杨忠老师说,就把教学当做修养德行。后来还是坚持把自己完全付出,虽然回报并不大,但总是能帮助一些同学。再来,我跟着学生又上了一次大学,也巩固了基础,温故知新,这是很宝贵的一段经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