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音乐诗人李健 文案里写满了70-90 s都向往的生活
李健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音乐诗人李健 文案里写满了70-90 s都向往的生活“这个人就是当年水木年华组合里,长得好一点的那个,都是清华毕业的。”对于我这样一个90后来说,回忆第一次认识李健,是2013年的春晚。他跟嬛嬛(孙俪)合唱了一首《风吹麦浪》,还是我爸在一旁跟我介绍说:在音乐综N代尽显迟暮,新的音乐综艺也未能呈现向荣之态的背景下。李健,这位温润如玉的音乐诗人,兼行走的弹幕、骨灰级段子手。拯救了《中国好声音》的七年之痒,承包了节目的大多数看点,并最后带着旦增尼玛拿下冠军,一同登上热搜榜。
不要再问我们,工作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我该不该辞职?
李健会告诉你,如何看待你的工作,如何协调生活与工作。如何让自己能够淡然从容的与世界相处。
愿用文字与故事给你前行的力量。
2018音乐综艺流量担当非一人莫属——李健。
在音乐综N代尽显迟暮,新的音乐综艺也未能呈现向荣之态的背景下。
李健,这位温润如玉的音乐诗人,兼行走的弹幕、骨灰级段子手。
拯救了《中国好声音》的七年之痒,承包了节目的大多数看点,并最后带着旦增尼玛拿下冠军,一同登上热搜榜。
对于我这样一个90后来说,回忆第一次认识李健,是2013年的春晚。他跟嬛嬛(孙俪)合唱了一首《风吹麦浪》,还是我爸在一旁跟我介绍说:
“这个人就是当年水木年华组合里,长得好一点的那个,都是清华毕业的。”
看我一脸懵b,还给我唱起了《一生有你》,由于我爸的歌声,我对李健印象深刻。
而后,李健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在纷杂浮夸的娱乐圈里,他有着高品位的音乐素养,傲人的才华,却透露着克制与淡然。
对外界始终抱有信心与期待,又与之保持距离。
坚持远走,身体和心灵永远在路上,且不断输出对这个世界的体会。
我觉得
在我的少年时光里找到了音乐,
这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事情,
从此之后我有了很多精神世界。
1988年6月23日的下午,李健的日记里清楚的记录着,吉他走入他世界的时刻。
从小喜欢唱歌的他,在那个下午幻想自己可以自弹自唱,学一门乐器他觉得很有必要,于是从小就耿直的他选择了一个最便宜的,4块钱的吉他班。
用他自己的话说:“吉他老师特别会做生意,总是用更好听的乐曲,让我继续交学费。”
痴迷吉他的李健表现出众,后来通过帮老师调琴,打扫来抵扣学费。
通过调琴练耳,深入的学习乐理知识也自然通了,吉他就这样成了他的音乐启蒙者。
整个中学时代除了学习就是弹琴,从班会弹到校会,再弹到清华大学高考的艺术冬令营。当时成绩优异的李健以一首《说句心里话》拿下了50分的高考加分,后来直接被清华保送。
进入清华后,李健却选择了一个和音乐沾不上边的专业:电子工程系。但他从来没有停止学习音乐。
进入清华的合唱团,梳理自己音乐上杂乱无章的技术与知识;
通过辅修课,专业系统的学习音乐知识;
结识了后来水木年华的卢庚戌,以及很多志同道合的音乐爱好者,在流行乐的鉴赏上,受到了许多前辈们的点拨;
更受鼓舞的是,当年的音乐人高晓松、老狼、郑钧常来清华分享,给了他坚持做音乐的信心。
李健说:“听罗大佑和甲壳虫给我打开了特别好的一扇门,它告诉我,音乐最重要的是简单与真诚。可能只有一个淡淡的弦乐和吉他,它的讲述也可能非常地简单,即使是一个中学生也能看懂所有的歌词。”
清华的环境,让李健在音乐的修养上得到了质的飞跃。
从对流行音乐的盲目追从,到发现古典音乐的是所有音乐的源泉,是海洋。在音乐中他找到了自由。
而对于本专业的学习李健得出的结论是:学习也是要有天赋的,自己怎么努力也就七八十分。
但在音乐方面,他参加的唱歌比赛几乎都是第一名,那会儿还写了不少歌,但身边仍然有同学会泼他冷水:
“李健,你写这歌能卖钱吗?”
“李健,你天天弹琴有什么用?”
“李健,搞好就业才是王道啊。”
或多或少这也导致了他自己的迷茫,对于音乐他始终视为爱好,从来没想过要成为他的职业,所以毕业之后,他去了广电总局做一名网络工程师。
一开始都是些打杂的活,还有一些热心的老大姐要给他介绍女朋友,这样的环境让他非常苦闷,找不到任何成就感。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校友卢庚戌问了他一句:“李健,你还想不想一起唱歌?我们可以去当歌手,出唱片。”
李健当时就希望能够迅速逃离朝九晚五,很冲动的就辞去了工作,瞒着家人悄悄去当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