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育儿知识及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扶弟魔)

育儿知识及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扶弟魔)那么,怎么样的家庭,可以培养出这样的扶弟魔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亲子相处模式的发展,来剖析这样一种人格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来说,扶弟魔们有着扭曲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家庭观,把自己当成了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而母女索要的钱财,全是为了给家里的男丁、妈妈的儿子、姐姐的弟弟提供保障,理由可能是弟弟要结婚、弟弟要买车、弟弟要...而弟弟呢,通常会是一个妈宝男:母亲和姐姐眼里的珍宝,坚决不能让弟弟受一点点苦,所建立的家庭成员关系是:弟弟是家里的帝皇,妈妈在生的时候妈妈和姐姐一起养他,妈妈若不在,姐姐就会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弟弟的一切生活所需,甚至弟弟的新家庭所需。这种母亲和姐姐是非常自私的,他们把自己当成了儿子/弟弟的附属品,更自私的是,她们会要求丈夫、孩子爱屋及乌,也成为这个弟弟的附属品。

“扶弟魔”是一个新兴的网络用语,意思是指通常因受到家庭的影响,会对自己的弟弟不计成本地付出,四舍五入就是弟弟的第二个妈,更有甚者,会牺牲自己的家庭婚姻,来满足弟弟的一切需求。

对于“扶弟魔”这种性格的女性,三观正的人都会嗤之以鼻,为此不少网友就把“扶弟魔”的情节拍成小视频情节加以讽刺。

通常情节是这样的:

家里的女儿要出嫁了,迎亲当天丈母娘坐地起价临时加巨额彩礼,待嫁的姑娘不顾准丈夫的为难,以“你不爱我了”,“你不舍得为我花钱”为由,让准夫婿陷入尴尬的情况。

而母女索要的钱财,全是为了给家里的男丁、妈妈的儿子、姐姐的弟弟提供保障,理由可能是弟弟要结婚、弟弟要买车、弟弟要...

育儿知识及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扶弟魔)(1)

而弟弟呢,通常会是一个妈宝男:母亲和姐姐眼里的珍宝,坚决不能让弟弟受一点点苦,所建立的家庭成员关系是:弟弟是家里的帝皇,妈妈在生的时候妈妈和姐姐一起养他,妈妈若不在,姐姐就会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弟弟的一切生活所需,甚至弟弟的新家庭所需。

育儿知识及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扶弟魔)(2)

这种母亲和姐姐是非常自私的,他们把自己当成了儿子/弟弟的附属品,更自私的是,她们会要求丈夫、孩子爱屋及乌,也成为这个弟弟的附属品。

本质上来说,扶弟魔们有着扭曲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家庭观,把自己当成了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

那么,怎么样的家庭,可以培养出这样的扶弟魔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亲子相处模式的发展,来剖析这样一种人格的发展历程。

扶弟魔关键词一:重男但不轻女

重男轻女这种思想,这种观念的本质,是以性别来衡量孩子以及家庭成员的价值。

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面,男性的家庭地位极高,而女性的家庭地位卑微:妈妈把自己当成爸爸、儿子的佣人,女儿则和妈妈的状况一样,默默为这个家庭付出而得不到与儿子同等的地位。

而健康的家庭里面,其成员的关系模式是平等的。即性别不会成为孩子被区别对待的原因。

重男不轻女并不等于男女平等,因为重男轻女的家庭所培育出来的女孩会对自己的性别带有一定的自卑感,而重男不轻女的家庭则不然,这类家庭培养出来的女孩对自己仍保留着自信,她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很有价值的,通过“价格”来体现

这样的关系模式,伤害是很隐匿的:表面上看似平等,但一旦姐弟间的利益有冲突的时候,父母会倾向于儿子,而且理由非常充足。

育儿知识及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扶弟魔)(3)

扶弟魔关键词二:共生依附

光有一个重男不轻女的家庭环境并不足以培养一个“扶弟魔”,还必须把女儿的存在价值建立在满足弟弟上,并让她对此深信不疑。

要让姐姐对这种依附共生观念深信不疑,需要母亲不断以身作则,并且给予姐姐明示、暗示。

姐姐你把糖果让给了弟弟,弟弟开心妈妈也开心啊!你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儿--一句话把前因后果都给概括了。

心理学上认为,孩子天生具有寻求自我存在感、寻求被父母关注,以定位自己家庭地位的需求。以此是可以进行反推的:如果一个孩子通过某个特定方式,可以获得父母的正向关注,那么他们就会为此趋之若鹜。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如果想构建孩子对某个事物的兴趣,就多夸夸他在这个方面的才能的底层心理动机逻辑。

其实扶弟魔们,一开始的动机是真心对弟弟好,但是她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方式可以让妈妈看起来更喜欢她,所以她的动机就逐渐变成了讨好妈妈,对弟弟好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久而久之,行为就变成了习惯,习惯又成为性格中的一部分,根深蒂固。

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这类扶弟魔姐姐们,是完全不觉得自己有问题的,甚至以此为荣。

育儿知识及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扶弟魔)(4)


育儿知识及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扶弟魔)(5)


育儿知识及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扶弟魔)(6)

扶弟魔关键词三:溺爱

这里说的溺爱,并不是指对弟弟的溺爱,而是父母对女儿同样的溺爱,因为溺爱造自恋,溺爱让一个孩子陶醉在自我世界里面,失去思考能力,失去面对现实的能力。

在重男不轻女的家庭里面,因为姐姐深刻认知道弟弟开心,父母就会开心,父母开心就是她自己的快乐源泉,所以通常姐弟两的关系是非常好的,也就不存在姐弟冲突。

只要不冲突,父母对两个孩子看起来是一样的平等,他们溺爱儿子,同样也溺爱女儿,唯有这样才能让失去是非判断能力,陶醉在他们为孩子创造的小世界牢笼里面。

所以通常我们可以看见这类姐姐,在恋爱过程中的自恋表现--如果不满足她给弟弟快乐的要求,那么男朋友、丈夫就是狠心的人,无情的人。

育儿知识及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扶弟魔)(7)


育儿知识及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扶弟魔)(8)

扶弟魔关键词四:价值等于价格

一个物品的价值,可以用价格来体现,但一个人的价值如果仅仅用价格来体现,那么就是赤裸裸的人口买卖。

这类扶弟魔姐姐们,从小就被灌输着只有钱能使你快乐的价值观,只有愿意给你花钱的男人才是好男人的婚姻观。

例如,妈妈总是要求自己的丈夫用钱来讨好自己,如果不给就大吵大闹,鄙视自己的丈夫没本事;又或者爸爸总是忙于工作,习惯用物质来讨好自己的妻子,完全不知道陪伴为何物;

父母的这些相处模式,被年幼的孩子看在眼里,他们逐渐建立起一个价值观、婚姻观:好男人就应该为女人清空购物车心愿清单。

而扶弟魔们,最大的购物清单,就是弟弟那无穷无尽的索取。

育儿知识及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扶弟魔)(9)

扶弟魔的救赎:坚定、拒绝、尊重

至此,一个扶弟魔就培养成熟,等待着投放到一个“老实人”身边,而等待她们的是两极分化的结局:

其一、遇到一个卑微人格,只会不断讨好别人的男性,那么她们就可以无穷尽地榨取,把一个人的快乐建立在两个家庭的牺牲上;

其二、遇到一个人格相对健康、三观正的男性,那么她们只能抱着自己的弟弟哭泣;

无论哪种结果,都注定了远离幸福生活。文头描述的那个事例,据说是一个西安的真实例子改编,结局...让人极度舒适:新郎官带着一直喜欢他的新娘的闺蜜,转身就去注册结婚去了,留下气急败坏的新娘一家。

育儿知识及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扶弟魔)(10)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淅爸也遭遇了这样的扶弟魔,那就是我的母亲,打破这份意志传承我坚持了三个原则:

  • 坚定:坚定自己的责任范畴

弟弟的幸福是你的责任吗?是父母的责任吗?都不是,那是他们自己的责任。每一个醒悟过来的扶弟魔,都深刻明白这一点。(醒悟不到自己有问题的“装睡者”,是连这篇文章都不可能打开的)

如果你的弟弟没有收入,那么我们可以给他们找一份工作,至于做得怎么样那是他的责任;

如果你的弟弟没有女朋友,那么我们可以带他拓宽交际圈,至于能否找到自己的缘分,那是他自己的责任;

而父母呢?不要试图去改变你的父母对此的观念,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过,只要他们觉得没问题。就如你现在想要走出“扶弟魔”的牢笼一般,这是你自己的权利,没人能够干涉。

育儿知识及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扶弟魔)(11)

  • 拒绝:拒绝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这个词大家并不会模式,“如果你不要彩礼钱给你弟弟结婚,我就不认你这个女儿!”

请牢记他人的选择(即便是父母),最终该为之负责的是他们自己,如果他们的要求并不合理,那么勇敢地拒绝。

同样的,也请停下对你的伴侣、你的家庭的情感勒索:“我只有这一个弟弟...”,那是传递伤害,而不是营造幸福。

  • 尊重:尊重你自己、你的伴侣、以及你的父母

尊重每个人的前提,是先自尊。你并不卑微,更不需要把自己的价值存在感依附在弟弟妹妹甚至是父母身上。

尊重你的伴侣,那是陪伴你走完下半生的人,同样他没有那个义务去承担你原生家庭的错误;

尊重你的父母,那是你的养育者,只是他们的养育方式出了问题而不自知,非要给自己一个借口的话,那可以是尊重他们的无知。

在我亲身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会遭遇一些麻烦,一些误解,其中最让人难受的就是被批判为“不孝”、“叛逆”,甚至为此而大吵。但这并不妨碍我尊重他们,相反当我坚持下来之后反而赢得他们的尊重。

因为尊重的方式,不是牺牲自我利益去满足他人的“伪利他主义”,而是在兼顾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获得共赢的结局。

淅爸寄语: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乃至人格出了问题,那么追溯其源头,其童年时的亲子相处模式,家庭成长环境都会有迹可循,教好一个孩子并不能公式化,但教坏一个孩子,可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