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一)古二部曲式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风格与其他作曲家有所不同,这是由于他的人生经历有别于其他作曲家。他生活的年代是十八世纪上半叶,当时的音乐风格是巴洛克音乐风格。其本身的生活境遇和职业身份的多重变化,深深地影响着他的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的形成。从奏鸣曲发展的时期来看,他所生活的时代也正是古二部曲式逐渐转化为古奏鸣曲式以及成熟奏鸣曲式的重要时期。古奏鸣曲式整体上分为两个部分,可以看得出与古二部曲式的联系,但在具体结构安排上又与古二部曲式不同。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史上,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和大多数巴洛克作曲家一样,也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作品有康塔塔、大协奏曲各10多部。但最有价值的、最重要的成就是那500余首单乐章键盘奏鸣曲,在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期,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音乐财富,也使得斯卡拉蒂成为了巴洛克时期的巨人。他与巴赫、亨德尔一起并称为“巴洛克三杰”。这

聆赏不朽的斯卡拉蒂

走进灵魂的钢琴诗意

——斯卡拉蒂《E大调奏鸣曲》(K.380)创作思想及美学分析

一、曲式概述

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史上,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和大多数巴洛克作曲家一样,也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作品有康塔塔、大协奏曲各10多部。但最有价值的、最重要的成就是那500余首单乐章键盘奏鸣曲,在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期,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音乐财富,也使得斯卡拉蒂成为了巴洛克时期的巨人。他与巴赫、亨德尔一起并称为“巴洛克三杰”。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1)

这些奏鸣曲带有典型的巴洛克时代特征:细腻、典雅,与巴赫的键盘音乐相比同样具有声部明晰、交响和谐的特点。结构上虽不如巴赫的音乐那么紧密、精巧,但旋律性强、富于歌唱性,在抒情上还要略胜一筹,听觉上更接近现代欣赏习惯。斯卡拉蒂留下这浩瀚的奏鸣曲,虽然同为巴赫时代的音乐家,但他的键盘音乐与巴赫的键盘音乐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

斯卡拉蒂在音乐史上的贡献,主要在是对键盘乐技巧的革新,以及确立古奏鸣曲式的范式。他所创立的大量键盘奏鸣曲,都是表现艰深,快速的乐句,分割的和弦等技巧。其中采用了一些创新的演奏技法,最显著的是挤压音、左右手交叉法、双手八度及内音部的高度震音技巧等,既增加了音响的不协和性,又赋予了音乐很多的活力。这些练习曲,每一首都能解决一种技巧上的问题,或产生一种音响上的效果。这些作品影响后世的作曲家直至李斯特。

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风格与其他作曲家有所不同,这是由于他的人生经历有别于其他作曲家。他生活的年代是十八世纪上半叶,当时的音乐风格是巴洛克音乐风格。其本身的生活境遇和职业身份的多重变化,深深地影响着他的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的形成。从奏鸣曲发展的时期来看,他所生活的时代也正是古二部曲式逐渐转化为古奏鸣曲式以及成熟奏鸣曲式的重要时期。古奏鸣曲式整体上分为两个部分,可以看得出与古二部曲式的联系,但在具体结构安排上又与古二部曲式不同。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2)

(一)古二部曲式

古二部曲式(AB)是没有主题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此种曲式流行于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主要用于器乐曲。现今称为古组曲或套曲,它们之中的各个乐章大部分都是以古二部曲式写成的。在巴赫和亨德尔的古组曲中,古二部曲式是其中众多舞曲的典型结构形式。如,阿列曼德、加沃特、小步舞曲、布列等等。此外,大多数前奏曲及其他规模不大的作品,如,巴赫的前奏曲、创意曲等都是用这样的曲式写成的。

“古二部曲式往往采用的是主调和复调混合的织体写法,并且总是以单一主题材料的展开。第一部分从主调开始,结束于从属调性上。古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发展以及全曲的结束,从属调性开始在主调上结束,第二部分通常是以第一部分的主题材料作为基础,但是调性不稳定。这个也是古二部曲式与近代二部曲式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有时候也将古二部曲式的第一部分结构称之为展开型乐段。

(二)古奏鸣曲式

在古奏鸣曲式中,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结构主题,即主部和副部。两者之间还有了起到调性过渡作用的连接部。副部后面紧接着又有了结束部。

第一部分称为“呈示部”。其中主部是明快、短小的,通常是以乐段结构出现,结束在主调。连接部以主部的主题为基础,转向副部所属的从属调上,它的长度变化不一,副部的主题和主部对比不大,始终在从属调上,有时有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现象出现。结束部大都短小,又是副部的补充。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3)

第二部分称为“展开——再现部”。展开部为主部的展开,有些时候也引用连接部的材料。在这里,主部的主题已经有了重大的改变:一是结构的分裂,二是调性的不稳定,往往从呈示部结束时的调性开始,接着再转入到从属调式上。展开部调性的发展有向下属方向离调的倾向(从这一点上看,斯卡拉蒂已经具备在调性有了主属调的对比后,向下属方向离调可以获得更深刻的矛盾对比的意识)。最后进入主调的主和弦上,为再现作准备。再现部是副部与结束部在主调上的再现,除了在调性上的改变,其他基本不变。在结束部的后面,基本没有尾声。

斯卡拉蒂的奏鸣曲为属单主题二段式,但也有双主题的出现,其风格属对位式的不多,着重于幻想,尽量发挥键盘上技巧的可能性。安达卢西亚的民歌风味和西班牙吉他(六弦琴)的技巧对斯卡拉蒂的作品有极大的影响。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4)

二、风格特点

(一)明朗轻快

斯卡拉蒂奏鸣曲的风格中,明朗与快活的风格,在他的奏鸣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斯卡拉蒂通常运用快板或极快板(Ptesto)的速度,而较少运用安静的中庸速度(Moderato),或具有装饰作用的富于表情(Espressivo)之乐句,其音乐的脉动,虽然速度很快,但不过分激动,具有愉快的动感。

斯卡拉蒂创作的奏鸣曲,大都是为宫廷里的爱乐者所写,所以其作品的表现,仅以优美与消遣为目的。由是,他的创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由于斯卡拉蒂有过人的天分,故而在其乐曲中,不仅能够轻快自在地活动,而且发挥了巴洛克时期高超的情操,与他自己无拘无束的纯真个性。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5)

(二)凸显个性

在弹奏斯卡拉蒂奏鸣曲的时候,演奏者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并展现出个人诠释的才华。与富雷斯可巴蒂作比较,斯卡拉蒂打破了富雷斯可巴蒂时代对键盘音乐的主观精神,不再斤斤计较与巴洛克时期那种超乎个人的风格,而着重于音乐家个人艺术修养的发挥与艺术情感的表现。

(三)对比温和

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在风格上,表现了巴洛克时代人们对于宗教无穷尽的崇尚情操;在动机上,斯卡拉蒂不像贝多芬那样用强烈的对比,来表现内心的抗挣,而他的动机恰恰相反,通常是精致而粗浅的,其主题的发展缺乏戏剧性;在音乐上,也不造成任何的效果,只是自在地宛然一种“先知”的存在,其动机构成的主题,趋向于一种稳定与少有的大变动的形态,它们表现的是完整性和统一性的风格,因此压抑了一些原本很强烈的动机对比。从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可以明显地看出:动机在呈现部与再现部中的出现完全相同。换句话说,在一首奏鸣曲的进行当中,不受任何内在的影响而改变,这也正是巴洛克时期完整性精神的表现,动机在奏鸣曲中大部分具有相同的形式与造型,故而主题之间是温和的对比色彩。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6)

三、音乐特性

斯卡拉蒂奏鸣曲的音乐特性中,充满了意大利音乐的旋律美、丰富的和声、多采的转调手法,并且带有西班牙音乐的明快节奏等风格,使之超越巴洛克、洛可可的时代界限,成为古典乐派键盘乐器音乐的宏伟蓝本。

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在结构上,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们大多是演奏时间只有两三分钟至五六分钟左右的二段式,内容或清雅或灿烂或抒情,可谓姿态万千,如一把撒在阳光下的珍珠烁烁生辉、色彩斑澜;在曲式上,有的像巴赫的创意曲、有的好似赋格,其中有几首还是包含了两个主题的古典奏鸣曲式;在技法上,并行三度、六度和完全八度音程奏法、同音往复、多彩的装饰音型、分解和弦音型、快速重复、以及双音经过句的新技法等,几乎成为当时羽管键琴所能够展现出的技巧,在作曲技法上绝对是先锋的,充分拓展了键盘音乐的表现力。这对日后古奏鸣曲的形成,技巧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大多数是一些精巧玲珑的各种舞曲,并且大部分都有标题,如田园曲、随想曲、咏叹调、托卡塔和赋格。这些奏鸣曲运用非常活泼、精练的风格写成,采用丰富的轻松旋律,都是二部曲式(AB)的单乐章作品,它们有着活泼有趣的和声,大胆的转调,主、复调织体的对比以及洛可可的娱乐性,到巴洛式紧张的戏剧性的突然性对比,构成了这些奏鸣曲作品的显著特点。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7)

作品虽仍然是采用的二部曲式,但是已不同于典型的巴洛克二部曲式了。它更多地开始运用带再现的二部曲式。即第一部分从主调开始,终止句结束在属调上,在第二部分的结尾处再现第一部分的终止句,并转回主调。两个部分通常要各自反复。虽然在这里还没有出现独立而完整的再现,但已有了明显的再现因素。特别是有些奏鸣曲的第二部分开始处,已具有展开性,这就使作品的结构更加接近古典奏鸣曲式。同时,它的主题旋律有一个基本的节奏型,井往往使主题在整个键盘音城中回响。有时先由右手奏出,再由左手模仿,好似赋格式地进行,几小节后,模仿处理停止,出现了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音乐进行。斯卡拉蒂有无穷尽的创造性主题,他的每一种美学思想都发育成为各种不同的奇异创造。有时有重复出现的节奏图式,主题的伴奏部分有时十分重要,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主题构思本身就是复调性的。有时在一个段落内,有鲜明对比的不同主题。虽然斯卡拉蒂还没有完全摆脱巴洛克音乐的时代特征和风格,不过从他带有新倾向的作品来看,说他是海顿和莫扎特等古典主义乐派的先驱应是当之无愧的。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8)

四、作品简介

关于斯卡拉蒂的音乐创作,需要说明的是,他的奏鸣曲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奏鸣曲不同,他的奏鸣曲是单乐章形式,乐曲规模短小,演奏时间也基本在3-5分钟左右。这些乐曲更多的是为了练习钢琴演奏技巧而创作的。斯卡拉蒂作为玛利亚·巴尔巴拉公主的终身音乐教师,这些奏鸣曲就是为了给巴尔巴拉公主进行教学及其自己儿女的演奏所需而创作的。斯卡拉蒂所作的钢琴曲自成一类,普遍都称之为奏鸣曲,而作者在生前出版时称之为“练习曲”。他的30首《羽管键琴练习曲集》(k1-k30),是他在葡萄牙宫廷被授予骑士荣衔后,为给国王回礼所作的一套曲集。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9)

斯卡拉蒂1719年(34岁)离开了意大利,移居葡萄牙,在葡萄牙的宫廷中取得了一个职位,即担任里斯本贵族教堂的乐师,以及国王约翰五世(King John V)的公主玛利亚·巴尔巴拉(Maria Barbara)的教师。当他的学生、葡萄牙的公主嫁给西班牙的王位继承人皇太子时,他又奉命随同前往马德里,担任宫廷乐师,并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28年。他写的这些作品反映了西班牙宫廷和民间的生活面貌,并融进了意大利人的精神,丰富了音乐的风格。同时也发展了键盘乐器的技巧和表现手段。其作品并非想追求深刻的表现,只求灿烂。但并不流于凡俗,永远是那么优美,永远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这首《E大调奏鸣曲》是斯卡拉蒂奏鸣曲中最为著名的一首。世界最负盛名的钢琴家霍洛维茨晚年时,就经常用它来作为音乐会的开场小曲;上海音乐出版社的《钢琴基础教程》第4册里,也选录了这首K.380;更是现在音乐会的必弹曲目之一。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10)

这首作品确实是斯卡拉蒂最好的佳作之一:从织体上来看,作品用键盘来模仿乐队的各种复合音色,想象力丰富;从音乐形象来说,那种舞蹈、舞会的细腻刻画,妙趣横生;从旋律上来聆赏——它非常的优美,超级好听!因此,《E大调奏鸣曲》是斯卡拉蒂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作曲家以西班牙独特的民间音乐为素材,用鲜明的音乐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为主题,并巧妙地结合巴洛克时期所特有的美学理念来进行创作。

斯卡拉蒂浩瀚的奏鸣曲中,凝聚了大量的演奏技巧和创新。这些风格多样、内容新颖、技巧鲜活的奏鸣曲,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和演奏价值,对后世钢琴音乐风格的形成和演奏技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斯卡拉蒂的《E大调奏鸣曲》(K380)为研究对象,对其曲式结构进行分析,并揭示斯卡拉蒂的古典奏鸣曲式的风格特征,让大家对斯卡拉蒂的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11)

五、美学分析

《E大调奏鸣曲》(K380)是一首典型的单乐章二部曲式,K380的曲式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呈示部,在具体演奏时反复一遍;第二部分为展开——再现部。呈示部中主部与副部的调性对比已经完全确立;在音乐材料上,主部为动力性的材料,副部采用了波莱罗节奏型与主部进行对比。展开部的规模较小,仅有15小节,但在调性上可以看出明显向下属方向离调,再现时没有完整再现呈示部,只是将副部、结束部的材料进行了再现,调性回到了主调E大调上。

《E大调奏鸣曲》(K380)的曲式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呈示部(1-40)

主部(1-11);连接(12-18);副部(19-33);结束(34-40)。

第二部分:展开—再现部(41-78)

展开I(41-45);展开II(46-52);展开III(53-56);

再现部(57-78):主部(省略);副部(57-71);结束(72-78)。

这是斯卡拉蒂常用的古奏鸣曲式。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12)

《E大调奏鸣曲》这首作品的速度术语为Andante commodo(舒适的行板),是作曲家本人的标注。该作品以大量的装饰音,快速双音经过、双手交叉演奏技巧,贯穿始终,并使用了一种叫做“挤压音”的装饰音,即在辅助音和它的解决音同时演奏,形成短时间的不协和音的碰撞,甚至形成音响十分尖锐的“串音”,据说这种不协和的音响效果是受到了西班牙吉他音乐的启发。

第一部分:呈示部(1—40),乐曲以两句对话式的模式开始,伴随着欢快的装饰音,一问一答。也就是说,两小节的主题先是在高音区呈现,接着重复一遍: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13)

然后,低音声部以跳音的形式进行着,即低八度再呈现、再重复,共有4句。其生动、明快,清晰、有趣。在演奏时,这4个小乐句不能呆板地弹成一模一样,要有变化。

在音色上,首先是模仿巴洛克的竖笛(Record),然后低八度模仿圆号,十分活泼。高音区,仿佛从远处先发出呼唤,然后轻声回应。接着像电影镜头一拉,转到跟前,再次发出呼唤,再次轻声回应。这里的力度要弹成mp-pp-mf-p,以体现出这种场景。

第6小节的两个高音“re”,显得十分有趣,有种敲三角铁般的音色,也像那种在宴会准备开始时,侍应生在敲酒杯的声音。

在技巧上,是双手交替的音阶训练;在音色上,从第9小节—11小节,则是转向了弦乐,变成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14)

这里很明显是一个弦乐的弓法,故此可用连奏。

第10小节的低音部第一个低音(mi),要和第二个高音(mi)断开,这才是正确的句法。第12小节开始,全部6小节用乐曲开始的节奏型,其中第12-15小节,旋律声部完全相同,同时调性转至属调B大调。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15)

这里的旋律虽然变成了五声部,但听觉上依然是主调音乐。

中声部从(la)、升(la)半音上行到主音(si),然后主音(si)持续了3小节,稳定了B大调的调性感。

至于力度变化,看看这里的和弦标记:从平稳的E大调主和弦,转到B大调的V7和弦,再到有些上扬的IV6和弦,再到紧张尖锐的导7和弦……

这个片段充分地体现了西方音乐中和声的魅力。第19小节的副部主题: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16)

此处有着很明显的舞蹈节奏。那么,斯卡拉蒂这段是什么舞曲呢?不难看出:该作品要描写的,是一个舞会的场景。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17)

它的节奏型为:“哒哒哒,哒哒,哒哒”,可以看出,这是西班牙的阿贡舞曲。此节奏型,贯穿整个乐曲。

此外,在这首作品的第25小节处开始有10小节多声部的线条变化,在高音区优美的旋律进行的同时伴随着欢乐的二声部的小跳音,欢快而和谐,轻松而灵巧。调性在这里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变化音,同时低音声部的线路也变得明朗起来。经过这10小节的短暂过渡之后又回到了主题上。紧接着的是一串模进式的双手的快速跑动,也是对演奏者的手指颗粒性的要求,并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音乐素材。第一部分结束在它的属调上,在一定的程度上较明显地看到对比的主部和副部以及奏呜曲式的调性关系。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18)

第二部分:展开部——再现部(41—78):这部分是第一部分的素材在近关系调上的模仿、发展。第一部分是从主调走向属调,而第二部分则是从属调回归到主调。一开始就在第一部分的音乐素材上进行模进,也是穿插着大量的变化音和短倚音的装饰音。有时通过高低音区的变化,即同动机或主题在不同音区的出现,形成色彩对比。有时又依靠和弦的变化,造成和声进行上的紧张度,形成和声色彩的变化。

斯卡拉蒂这首《E大调奏鸣曲》吸收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意大利喜歌剧、西班牙民间音乐(特别是舞曲)元素,表现出了生动鲜活的音乐形象,也体现出了作曲家极具创造性。作品中大量使用了风格浓郁华丽、热情奔放的西班牙舞曲素材,并融合了意大利传统特色、优美动人的旋律。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19)

使这首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音乐豪爽率直,以“描绘性”为主,具有鲜明的色彩性,虽然斯卡拉蒂没有巴赫那样深刻的宗教哲理性,但那些异国风情、伊利比亚的新歌曲、新见解、新的习俗,使他的创作独具一格。

六、创作思想

斯卡拉蒂是巴洛克时期那不勒斯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创作思想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基本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文艺复兴时期美学的进一步延伸。所不同的是他在一些作品的创作研究和阐述上,更趋于理性化,在这首《E大调奏鸣曲》中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如,在《E大调奏鸣曲》的一开始,就以两小句问答式的对话拉开序幕,中间伴随着短倚音的装饰音和灵巧的跳音节奏,表现出了巴洛克时期很典型的情感论的美学特征。在这首作品中,大胆地运用了洛可可的描绘手法,创造性地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众多音乐家孜孜以求的音乐表情手法,不再拘泥于逐字逐句地表现,而是努力用音乐来表现人的内心活动,突出感情色彩的渲染。这,在作品的一连串的快速跑动和模进中都得以体现。在这首作品中斯卡拉蒂为了表现鲜明的色彩性,他在二声部织体的框架内,自由增加或减少声部以取得织体上厚、薄交替的色彩效果和力度变化。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20)

声部的安排从色彩出发,而非复调性的思维。这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完全一致。斯卡拉蒂将音乐的情感表现手段理性化,他的这种做法,在该部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他继承和发展了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思想。斯卡拉蒂将人的情感概括地划分为几种类型,然后用些特定的音乐表现手法与之构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如,在《E大调奏鸣曲》中每个部分虽然都来自相同的音乐素材,但是在每个部分中又包含了两个不同的音乐素材,井且都来自于民间。在这部作品中可以划分出轻巧型、跳跃型与柔和型,并在旋律、音型、和声、调式等方面各有其相对固定的写作程式。此外,在这部作品中斯卡拉蒂在技巧运用和音乐诠释方面也与巴洛克时期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紧密的结合,通过双手交叉演奏、大量的装饰音、横贯在整个作品的跳音音型,使这些崇拜他的演奏者和听众们心醉神迷,并将所有的老套作曲法废除,产生出一种新奇而大胆的方法与效果。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21)

七、结束语

通过对斯卡拉蒂这首极具代表性的《E大调奏鸣曲》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这首乐曲使用了古奏鸣曲式。这曲式是从古二部曲式发展而来的,既是古二部曲式的扩展,更是古典奏鸣曲式的前身。古奏鸣曲式与古二部曲式最大的不同是第二部分,前者没有展开——再现。古奏鸣曲式的第一部分结构和成熟时期的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已经基本一致了。尤其是调性的对比,已经确立了大调——主属调关系。但在村料的对比上还不够,如主部是动力性的,副部往往也是动力性的,即副部没有抒情性的对比。展开部无论是调性还是材料的展开都不够充分。整体保持两大部分,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与古二部曲式的联系,“奏鸣曲式是在十八世纪中叶定型成为三部性的结构,开始进入到了古典成熟的时期,但是在海顿以及其同时代的作曲家的作品中,该曲式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风俗生活的音乐的特点,即主部与副部对比不明显,通常主部与副部都是舞曲、歌曲或者是进行曲性的,不过主部相对比较活泼,副部比较安静,有的时候这两个部用的是同一主题,但是织体写法、调性等不相同,这样就构成了单主题奏鸣曲式。”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22)

这种三部分的结构,在斯卡拉蒂古奏鸣曲式中可以看到,只是将第二部分的“展开——再现部”进行分离,展开部作为独立的一个部分,与呈示部和再现部构成对比,再现部则是完整的再现呈示部。在调性对比、材料对比上,较之古奏鸣曲式更强烈。古奏鸣曲式中已看不到古二部曲式的影子了。

斯卡拉蒂所一贯使用的古奏鸣曲式,在继承古二部曲式两部分特征的基础上,将第一部分的材料进行了展开,同时后面对第一部分的材料进行了减缩再现,这样一种曲式结构在西方音乐史上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有谁早于斯卡拉蒂使用的,而透过这首《E大调奏鸣曲》可以发现其对古典奏鸣曲式的直接影响。同时可以看出斯卡拉蒂在曲式结构上的继承性与创新性,在奏鸣曲式的发展中承前启后,起到极其重要的桥梁作用。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23)

记得保罗·亨利·朗格在他的那部音乐史名著《西方文化中的音乐》一书中,在论及斯卡拉蒂的奏鸣曲时指出:“这种将音乐素材加工成多主题并使其成为对照的两个主题的意识是划时代的,只有到了斯卡拉蒂方得以实现。朝着崭新的器乐音乐样式前进的第一步便是在键盘音乐,而斯卡拉蒂的业绩有力证明了我们的这个理论。”

本人认为斯卡拉蒂的创作仍然是基于巴洛克时期的风格,但其对古典乐派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更值得一提的是,斯卡拉蒂的古奏鸣曲式已经具有了辩证思维,这一点在古典奏鸣曲式中向纵深方向发展,直到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其奏鸣曲式中的哲理性已经可与同时代的哲学家黑格尔相媲美,这也得益于斯卡拉蒂。

这首《E大调奏鸣曲》(K.380)使得斯卡拉蒂成为了键盘技巧的革新者,充分确立了古奏鸣曲式的范式。虽然它不如巴赫作品那样富有深刻的宗教哲学性,但他对健盘的演奏进行了新的诠释,为后来古典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斯卡拉蒂先借大胆自由的想象力,在他的奏鸣曲中塑造了极为丰富的音乐形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斯卡拉蒂的奏鸣曲中,你可以听到西班牙异国风情的民间歌舞,

西班牙交响曲风格(从斯卡拉蒂奏鸣曲K.380中)(24)

带有乡恋之情的田园风,大西洋海滨沿岸的市集街头的喧闹,甚至小贩的叫卖,然而他使用的乐器只是有两个音栓和一层健盘的羽管键琴,在局限性如此之大的乐器上能产生音乐表现力如此丰富的作品,有人这样评说斯卡拉蒂的作品:“节奏、旋律与和声无穷无尽的多样性,反映了作曲家当年耳闻的种种音响,从响板到民间音乐。”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使斯卡拉蒂的奏鸣曲不仅对18世纪来说是独特的,而且对整个键盘音乐文献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正是他的伟大和令人赞叹之处。

斯卡拉蒂神圣的艺术作品,短小精悍,简洁而并不简单,明快流利而并不肤浅。初次接触他的作品,定会使你觉得耳目一新,很有新鲜感。他的音乐不但不像我们听惯了的近代作品,而且也明显地不同于同一时代的巴赫与亨德尔。这是一种品尝不同风味的艺术大享受,也使我们感叹音乐文化的丰富与多样性。

斯卡拉蒂不朽的经典作品,直至今日,仍然活跃在当今的音乐舞台上。他的单乐章古奏鸣曲折射出前古典时期奏鸣曲快板乐章的特点:他的创作风格,涉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的民间音乐,以及某些舞曲和歌曲体裁。他在古钢琴演奏技术上的重大革新,延续在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的钢琴音乐作品中。斯卡拉蒂《E大调奏鸣曲》等555首古典钢琴奏鸣曲就像夜空中的小星星,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