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广州抗疫志愿者宣传(南方观察致敬中山抗疫战士)

广州抗疫志愿者宣传(南方观察致敬中山抗疫战士)让我们记住这副面孔:他们是中山“抗疫战士”,是放下工作参与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是二话不说维护秩序的志愿者,是为孕妇老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的工作人员,是想方设法帮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的服务队,是每一位中山人。如果说中山战疫方法论是400多万人守护家园的基石,那么无数个挺身而出、守望相助的故事,就是这座城市的血肉、真情和信念。让我们记住这组数字:2022年1月13日至3月24日,中山全市共153692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累计贡献1120193.49小时。竹苑新村,志愿者对进入小区的人员进行测温。 南方 叶志文 拍摄这仅仅是“志愿平台”统计的数据,不包括每次快速集结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就地成为志愿者的党员、不舍昼夜的基层干部、挺身而出的街坊邻里、不计得失的商户、企业家、出租车司机……

“夕颜(化名)小妹妹,生日快乐!你很坚强,也很勇敢,让我们一起奔跑,努力实现梦想!最后祝你阖家安康,一切顺利!加油!”

3月24日12岁生日这一天,正在隔离的中山女孩夕颜(化名)收到了苏炳添的亲笔签名照片。收到偶像的签名照,是夕颜的生日愿望。在被隔离的第6天,经过多方努力,“苏神”的祝福如期来到了她的隔离酒店。

点燃生日蜡烛那一刻,夕颜的笑照亮了每一个中山人的心。

在2022年的第83天,中山经过了5轮疫情大考。越来越快的响应机制、越来越熟练的核酸检测流程、越来越科学的群防群治路径,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速度;越来越凝聚的力量、越来越多的温情故事,记录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让我们记住这组数字:2022年1月13日至3月24日,中山全市共153692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累计贡献1120193.49小时。

广州抗疫志愿者宣传(南方观察致敬中山抗疫战士)(1)

竹苑新村,志愿者对进入小区的人员进行测温。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这仅仅是“志愿平台”统计的数据,不包括每次快速集结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就地成为志愿者的党员、不舍昼夜的基层干部、挺身而出的街坊邻里、不计得失的商户、企业家、出租车司机……

如果说中山战疫方法论是400多万人守护家园的基石,那么无数个挺身而出、守望相助的故事,就是这座城市的血肉、真情和信念。

让我们记住这副面孔:他们是中山“抗疫战士”,是放下工作参与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是二话不说维护秩序的志愿者,是为孕妇老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的工作人员,是想方设法帮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的服务队,是每一位中山人。

面对复杂的防控形势,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挑战。但我们坚信,有这群“战士”,我们就有必胜的决心。

疫情面前

所有人都成为一名抗疫战士

“血肉之躯谁不怕死?但人生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为民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这是中山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学术主任袁小玲在接到战疫任务时,临行前的一句话,也是广大医护人员的肺腑之言。

“现在国家真的很需要你们。要相信党、相信政府,一定能打胜疫情的。”这是护士毛燕萍投身抗击疫情一线时,她80岁老母亲的嘱托。

“疫情不退,我也不退!”这是南朗镇榄边村委会老党员、老书记杨惠流,曾在社区防疫战场上的宣言。

广州抗疫志愿者宣传(南方观察致敬中山抗疫战士)(2)

中山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疫情防控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作用,动员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力量群防群治。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打一场群防群治的人民战争,所有人都要成为一名抗疫战士!”3月17日,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在主持召开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上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扛起主体责任,动员全市党员,尤其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就地转化为志愿者,直插一线减轻医护人员、公安干警负担,下沉农村、社区协助做好政策宣传、知识普及等工作。

这是众志成城的宣言。从坦洲“1·13”疫情至今,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山经受了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最严峻的疫情多发考验,核酸检测采样压力激增:坦洲“1·13”疫情全镇共进行11轮核酸检测,每一轮人数规模均在40万人以上;大涌、沙溪、火炬开发区也先后经过多轮10万人次以上的核酸检测。

冲在前面的,是无数就地转化的志愿者。

“一位退休阿姨,防疫期间,天天出来做志愿者,您的行为温暖我们这座城市,谢谢您!”郭文海近日调研基层疫情防控工作时,遇到这么一位志愿者:尽管年近七旬,但每当大规模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宣传排查等需要人手的时候,总能见到她的身影——街坊亲切地称呼为“坚姨”的冯建坚。

两年来,志愿马甲几乎每天都穿在身上。2012年退休后,坚姨加入了东区街道竹苑社区“春雨行动”志愿服务队,至今志愿服务时数已接近7000小时。

广州抗疫志愿者宣传(南方观察致敬中山抗疫战士)(3)

“坚姨”冯建坚(右一)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我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也是居民区第五党支部书记。”冯建坚入党的那一年,刚好中山举办了首届慈善万人行,“博爱”之城名声远扬,良好社会风气推动城市和谐发展,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

无处不在的志愿马甲,穿在了越来越多的人身上。

女儿不认得母亲

但全国人民都认识了你

近日,网上一则短视频让无数人感动: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在社区为女儿做核酸时,女儿却认不出妈妈。

给最亲的女儿测核酸,对于中山市博爱医院护士梁杏梅来说,家人这么近又那么远。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她,3月18日才刚刚结束支援沙溪镇防疫一线的任务,随后又主动投身到支援火炬开发区的防控一线。

广州抗疫志愿者宣传(南方观察致敬中山抗疫战士)(4)

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在社区为女儿做核酸时,女儿却认不出妈妈。

虽然女儿不认得妈妈,但全国人民因此认识了这位母亲。

事后梁杏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能够以这种方式守护着孩子,已经心满意足。

83天里的多轮疫情中,中山医护经受了长时间的医疗保障考验。1月,近3000名医护驰援坦洲;2月,超800名医护驰援大涌;3月,1000余名医护参与火炬开发区全员核酸采样检测工作。

驰援镇街的医护人员,如雁群一般飞抵抗疫一线。从跨越管控区的“生命接力”,到针对封控管控区域内人员的慢病管理,

每一个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背后都是一个家庭。

1月13日上午,走出手术室坦洲人民医院产科医生刘丽波得知自己居住的小区已经封闭管理。告诉她这一消息的是产科主任龙新枝。这一天,由于部分人员被封控、部分力量被抽调支援核酸检测,坦洲人民医院产科仅余9名医生和10名护士。龙新枝心知,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要“顶硬上”的状态。

还没来得及给家里打电话,刘丽波又进入了一台手术。“临近中午,我就确定我回不去了。”封控区内外,刘丽波和丈夫分别做了一件事:她买了足够他和婆婆一周吃的青菜和肉,他收拾了她在外面住需要的衣服和被袄。

完成了封控区内外的物资交接后,刘丽波大部分时间都睡在了坦洲人民医院的办公室里。疲惫、黑眼圈和眼睛里的红血丝是常态。接受记者采访时,离家数日的刘丽波没有忍住眼泪,但她认为这段经历是有价值的:

“对儿子来说,这也是一个言传身教。总有些事是我们该做的,有些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爱心接力

英雄花送英雄

6天,近7000斤蔬菜被分拣打包好送至中山市坦洲镇锦绣国际花城小区封控区约1200户人家。这是今年年初坦洲发生疫情后,在一家小农家乐里,一对年轻夫妻和伙计们一起完成的一件“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事。

广州抗疫志愿者宣传(南方观察致敬中山抗疫战士)(5)

自掏腰包为封控区住户送菜的李胜冰、林少仁夫妇,在一周时间里打包送出了近7000斤从菜农手中收来的各种蔬菜。 南方 廖瀚 拍摄

最开始是一些熟悉的住户问:能不能送一些新鲜蔬菜?林少仁夫妇是经营餐饮的,并不卖菜。“但我们想,他们出不来,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就送了一些出去。”

小区对面的农家乐有新鲜蔬菜送,这一消息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工作量激增,为了减少志愿者的麻烦,夫妻俩用一张张标签写下住户的楼栋、门牌号和电话,对应到每一户,有时候只能睡三个小时。

这一周,林少仁夫妇非常疲惫,也非常充实。

很多感谢信和祝福涌过来,林少仁回复:

很快结束,一起加油。

3月15日上午,由中山市湖北商会、中山市河源商会、中山市经济促进会联系中山市慈善总会捐赠的1068箱爱心物资配送到位,为沙溪、大涌抗疫助力加油。这些物资包括饮料、方便面、防疫口罩等。一箱箱物资从货车上搬运下来后,整齐地沿着马路边摆放,不少箱子都贴上了粉色纸条,上面写着“同心携手 共抗疫情,沙溪大涌加油”“加油沙溪!加油大涌”等暖心话语。

有酒店为来自中山市中医院、市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提供100份免费爱心早餐,让他们充满能量,应对一天检测任务,同时免费提供水果和方便面供医护人员24小时领取。

30个折叠床、1台热水器、8台电暖气……在大涌镇政府的努力改善和多方协调下,3月18日下午,社会各界捐赠的物资陆续抵达临时庇护中心。

一炸鸡店分别向岚田、南文、兴涌、安堂四个采样点捐赠共370份炸鸡、汉堡、鸡肉卷;气温骤降,起凤环幼儿园工作人员煮了姜汤,送给采样点工作人员饮用驱寒……一批批爱心物资、一个个匿名捐赠,凝聚着社会各界人士对大涌镇疫情防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共同组成了众志成城、携手共筑疫情防控坚实屏障的动人画面。

3月21日,火炬开发区企业广东金城金素制药有限公司,也向火炬区红十字会捐赠20万元抗疫物资;在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因疫情留校的21位教授、博士自告奋勇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到学校饭堂为学生准备饭菜;热心市民给在疫情防控中执勤的警务人员送上热茶、饮料;小学生将木棉花送给做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真诚地说:“谢谢阿姨!”……一个个爱心故事,在5轮疫情大考中接力、流转,生生不息。

“木棉花也是英雄花!医护人员是保护我们的英雄,我们把木棉花送给做核酸检测工作的医生吧!”3月18日香晖园小学六年级学生胡振轩跟着妈妈、妹妹来到位于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的核酸检测点做检测,他们在途中捡了一朵木棉花,送给开展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

“这不就是‘英雄花送英雄’吗?”妈妈肖贵珍在一旁笑着说。

年轻人站了出来

“我愿意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您好,麻烦您出示一下健康码。”今年1月,坦洲镇报告确诊病例。1月22日,在中山市三乡镇第六轮核酸检测中,由三名澳门籍学生组成的“澳生小分队”,穿梭在等候队伍中,为市民提供指引服务。

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澳门籍,都是00后,都在北京知名高校上学。这三位澳门学生原本是在三乡镇政府进行寒假实践,由于遇上突发疫情,在博爱之城志愿者的影响下,他们立即主动报名,成了疫情防控志愿者。

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的陈伽萤,从第一轮核酸开始就坚守在第一线,俨然是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兵”了。“比起医生和护士等抗疫人员,我的工作是微不足道的。作为澳门的年轻人,我愿意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随时站出来,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陈伽萤说。

还有无数个年轻人站出来。

今年1月,在坦洲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一条短信即召集了近500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是疫情防控非常重要的补充力量。”坦洲镇党委书记张义强说。3月中下旬,在火炬开发区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的数天时间里,1600多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就贡献了超2万小时的服务时长。

若有战、召必回!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

“若有战、召必回!”

1月13日,坦洲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迅速召集了50名退役军人,组成退役军人志愿先锋服务队,统一听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挥调度,积极参与卫生防疫、维护秩序、救助救护等志愿服务。

梁容汉就是其中一员。在这次坦洲防疫工作当中,他发扬了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从13日上午就奔赴抗疫一线,一直战斗至14日凌晨3点,短暂休息几个小时后,一大早又重新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当中。“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退役老兵,我一定要冲锋在前,尽我所能做好防疫工作,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梁容汉说。

当天晚上,三乡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连夜组织30余名退役军人参与全民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则于次日组织20名退役军人及党员志愿者前往石岐区迎阳社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

短短一天时间内,神湾、民众、板芙、三角等22个镇街也迅速发出招募令,全市近3000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

广州抗疫志愿者宣传(南方观察致敬中山抗疫战士)(6)

中山市东区博爱拥军志愿服务队。 受访者供图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近两年来,主要由退役军人组成的身着橄榄绿马甲的东区街道红旗志愿服务队,在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中建立起了活跃、主动的绿色阵地,志愿服务队的多名成员获得了“广东好人”“广东最美志愿者”等称号。2020年度,该志愿服务队被中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中山市文明办授予“中山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集体”。

博爱筑城魂

同心携手,中山加油!

“6斤4两,女孩,健康状况极佳!”1月17日晚20时39分,经过剖腹产手术,坦洲人民医院一名产妇诞下女婴。这名女婴成为坦洲镇锦绣国际花城一期、二期被划为封控区以来首个出生的宝宝。

一声响亮的哭啼,柔软了多少人的心。

刚刚结束手术不久的剖腹产手术主刀医生、坦洲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龙新枝有些疲惫,却倍感欣慰。封控区出生的首个宝宝,凝聚了她和同事近段时间对封控区提供医疗保障的心血。

1月14日—15日,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前方工作组医疗保障专班指导坦洲人民医院完善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孕产妇和儿童救治应急预案》,完成了产科隔离病区的设置;同时协调中山市博爱医院6名产儿科医护人员进驻,充实了当地医院产科力量。

对孕妇、儿童及老人的关注,无时无刻体现在这座城市抗疫细节中。

“孩子能平安回来,我想衷心地对大家说声感谢!”3月21日下午4时,随着一阵鸣笛声,120救护车停到中山火炬开发区一个小区门口,朱先生从医护人员手中接过出生仅仅9天的孩子,满脸笑容。这是中山火炬开发区实施交通临时管控后,第一例由中山博爱医院专车送往火炬区内的出院宝宝。

3月12日在火炬开发区医院出生后,由于黄疸比较严重编在医院办理了住院。3月18日,火炬区实施交通临时管控,宝宝治愈后的回家路,成了一个难题。

广州抗疫志愿者宣传(南方观察致敬中山抗疫战士)(7)

医生将宝宝交到家属手中。 南方 苑世敏 拍摄

火炬开发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很快组织多方协调,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由博爱医院派专车把宝宝送到家门口。

“如果能得到一张他的签名照,那可就太好了!”3月18日,2例来自火炬开发区东利村的新冠肺炎阳性个案让夕颜和家人成为密切接触者。喜欢运动、热爱篮球和田径的夕颜,偶像是“亚洲飞人”苏炳添。

今年以来,中山因疫情防控而不得不进行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与次密切接触者已经多达数千人,仅发生在坦洲“0113”疫情就排查出关联密切接触者超930人、次密接超623人,对密接者的转运、隔离管理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隔离不隔爱。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中山抗疫战士的实践与承诺。

了解到夕颜的生日愿望后,工作人员几经转折联系到了苏炳添,“苏神”一口答应了下来。

广州抗疫志愿者宣传(南方观察致敬中山抗疫战士)(8)

酒店医护人员团队为夕颜专门准备了生日礼物。 受访者供图

3月24日下午,与苏炳添的亲笔签名一起送到夕颜手上的,还有医护人员和学校老师共同准备的拉杆箱、小公仔、文具等生日礼物。夕颜在视频连线中度过了12岁的生日,这个生日由坦洲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临时党支部委员梁金娣和隔离酒店整个医疗组共同策划,鼓舞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夕颜,而是400多万个中山人。

正因为有崇德向善的土壤,有医护人员的努力,有公安干警的坚守,有党员干部的付出,有广大志愿者的付出,有全市人民的守望,“中山抗疫战士”才能在挑战中获得力量,中山战疫才能夺取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博爱之城,博爱之魂。爱心在这个城市延绵续力,成为中山人文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山战疫的不朽之光。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瀚 罗丽娟

【摄影】叶志文 李姗恒 廖瀚 苑世敏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 廖瀚;叶志文;罗丽娟;李姗恒;苑世敏

兴中道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