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制作全过程(做一支毛笔120多道工序)
毛笔制作全过程(做一支毛笔120多道工序)一种代替的化纤随之产生,被称为尼龙毛。首先是毛笔笔毫的原材料紧缺,野生动物的毛不仅成本高,而且很难再见到,因为有的野生动物属于保护级别的。而来自人工饲养的羊、兔、鸡、狗等动物的毛也都不便宜了。插一句,兔、鸡、狗的毛也可以做毛笔,这不是假的。其实,这是一个误会。这种情况,可能在古代,是这样的,毛笔都是用纯动物毛。现在已成为一种奢侈,一种收藏级别的可能。
我们写书法的毛笔,是怎么制作的?
我们现在用的毛笔,是纯毛的吗?
对前一个问题,后面直接看图片。
对于前一个问题,我一直以为,都是纯毛的。
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这种情况,可能在古代,是这样的,毛笔都是用纯动物毛。
现在已成为一种奢侈,一种收藏级别的可能。
首先是毛笔笔毫的原材料紧缺,野生动物的毛不仅成本高,而且很难再见到,因为有的野生动物属于保护级别的。而来自人工饲养的羊、兔、鸡、狗等动物的毛也都不便宜了。插一句,兔、鸡、狗的毛也可以做毛笔,这不是假的。
一种代替的化纤随之产生,被称为尼龙毛。
最便宜的动物毛几百块一斤,而化纤毛才几十块一斤。
可以这么说,现在95%以上的产品里都加了尼龙毛,纯毛的很少。
用尼龙毛制作毛笔,最早出现于日本,一是国内自然资源匮乏,二是想摆脱制笔原料全部靠进口的局面。
早在20世纪80、90年代,江西文港人在国内率先仿效使用化纤毛制笔。
江西笔主攻中低端毛笔市场,每年的毛笔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按照古法制作纯毛的毛笔厂家,不是没有,但是这些笔都是走国内中高端毛笔市场。
比如安徽泾县、湖州等地的一些笔庄,在制作上仍然使用纯动物毛。
尤其湖笔作为我国的“非遗”,一些笔庄仍旧坚持古法,工艺不变,材料不变。
目前在我国毛笔市场中,湖笔、宣笔、江西笔,占据绝大部分份额,其中以江西笔为甚。
而江西笔,又以文港笔为主。品种繁多,有狼毫、羊毫、紫毫、斗笔等几个大类,1000余个品种。
目前,毛笔的制作与其他传统手工艺的境况一样,也遇到了技艺传承的危机,后继乏人。仅从业的人员,宣笔不上一千人,湖州只有几千人,江西有一万多人。
制作一支毛笔不仅制作时间长,从原材料到产品出来,至少45—50天,而且有120多道工序。所以,一个人如果想要把所有步骤都学精,这几乎不可能。
耗费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技师,大多仍然只干一道工序,做一个活。
毛笔制作,也因此被称为再精密的机器也无法实现的技艺,只能靠手艺。
那一支毛笔是怎么制作的?
两个大步骤是做笔头和制作笔管。
关键是制作笔头。
只要长度适宜、毛杆直顺、有锋尖、不明显弯曲的细毛都可以用来制作毛笔的笔头。
常见的笔头制作材质包括黄鼠狼毛、山羊毛、兔毛、狸毛等,马毛、鸡毛、狗毛等。
同种动物的细毛,由于品种、性别、猎取季节不同等因素的影响,细毛的长度、质量等差别也很大,所以毛笔笔头的取材非常有讲究,其中择毫至关重要。
择毫,并不是单单挑选最佳的毛用来制作笔头。
而是对原始毛皮以及毛料的选择,如毛皮的季节、产地的甄别。
择毫包括选毫与分毫,是整个制笔工艺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对于笔工而言,择毫的工作非常繁琐,既要准确又要耐心。
择毫主要在“水盆”里进行,笔工借助一盆清水将原料分类合并,以便制作笔头时能够合理搭配,实现优化组合。
一支毛笔的笔头是怎么制作的?我们来看看这些步骤。
▼1.干拔狼毫。
▼2.狼尾石灰水去脂。
▼3.齐毛工序:毛尖对齐齐板右侧。
▼4.齐毛工序:左手抽离并重复以上齐毛工序。
▼5.齐毛工序:抽去杂毛。
▼6.齐毛工序:梳理。
▼7.齐毛理片完毕。
▼8.切毛配料工序:毛尖对齐搩边沿。
▼9.梳衬工序:将长短不同的毛片梳理清透后,用右手食指推成薄片。
▼10.混合工序:把薄片折叠成三层。
▼11.梳理试样:混梳。
▼12.梳衬工序:梳理并重复三折工序六次以上。
▼13.梳叠六次后待去杂障。
▼14.去除杂障:剔除无锋及倒毛直至干净。
▼15.清理干净的(衬)笔毛。
▼16.圆笔工序:把衬分成预期的等份。
▼17.圆笔工序:取其中的一等份分别梳理头、尾。
▼18.圆笔工序:梳理后理成薄片。
▼19.圆笔工序:用拇指与食指将薄片卷成圆柱状。
▼20.圆笔工序:卷笔成形。
▼21.镦笔:用大、中、食三指捏笔尖部位把笔根在平整石板上镦齐底部。
▼22.绑笔工序:上线。
▼23.绑定成型。
▼24.装配完成待试笔。
制作笔管就不多说了。
本文系原创,图片来自美术报和网络,版权过原作者所有。
谢绝转载,诚邀关注【陈洪标写字说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