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江阴一体化规划(四方联动江阴再提速)

江阴一体化规划(四方联动江阴再提速)4个新兴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战略支点,以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这个“制造业重镇”正以更轻盈的身姿加快转型步伐,全力构建“345”现代产业体系,

江阴一体化规划(四方联动江阴再提速)(1)

江阴一体化规划(四方联动江阴再提速)(2)

新时代的召唤掷地有声,新征程的挑战催人奋进。近年来,江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大战大考中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书写了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动人的奋斗篇章。

一直以来,

江阴始终把实体经济

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轴,

如今,站在产业结构优化重塑的重要关口,

这个“制造业重镇”

正以更轻盈的身姿加快转型步伐,

全力构建“345”现代产业体系,

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

4个新兴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战略支点,

奋力角逐新经济,

推动产业更高端。

最近,从江阴“走出去”的新能源龙头企业远景科技集团又有了新动作,集团旗下的远景动力宣布将在西班牙纳瓦尔莫拉德拉马塔地区建设一座超级工厂,规划产能30GWh,将于2025年建成投产。本次落子西班牙,是远景动力继中国、日本、英国、法国和美国后,零碳电池工厂的又一重要布局,也将成为远景动力在欧洲的第三个零碳电池工厂。

江阴一体化规划(四方联动江阴再提速)(3)

而为远景动力零碳电池工厂向全球快速“复制”提供“样本”的,正是位于江阴临港开发区的远景千亿级智慧能源产业园。“产业园将在今年年底实现碳中和运行,为全球提供零碳产品。”远景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娄益民告诉记者,该产业园形成了以智能风机制造基地和智能电池制造基地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布局,正全力打造“能源 交通”两大千亿级绿色科技产业链和产业群,引领零碳新工业革命。

前有远景“御风而行”,后有双良“向阳而生”。“去年我们在包头投资140亿元开展太阳能单晶硅硅片业务,今年即将达产20GW,下游组件也在规划建设中。”在江苏双良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院长鞠贵冬看来,包头项目的落地实施,标志着双良正式将原有业务转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清洁能源供热、能源数字化等方向。

江阴一体化规划(四方联动江阴再提速)(4)

竞逐新赛道,双良作为老牌的制造业企业,选择“双管齐下”走好转型之路。一方面,双良积极与高能耗企业用户开展更广泛的节能技术研发,另一方面,接连成立单晶硅研发中心、氢能研发中心,发力光伏、氢能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对高能耗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住痛点、打通堵点,就能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鞠贵冬表示,双良正在为高能耗企业提供高效光伏组件、分布式光伏EPC服务、绿电制氢装备、电锅炉等绿电技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盆景集聚

自成风景

向东,高新区初步形成了特钢新材料、大数据、生命健康、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1 3 1”产业集群,成功引育了中信特钢、中芯长电、联动天翼、天江药业等一大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影响力的行业龙头和科创企业;

江阴一体化规划(四方联动江阴再提速)(5)

往西,临港开发区精心构建以新材料优势产业,新能源、高端装备新兴产业,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未来产业为代表的“123”产业体系,依托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临港科创园,催生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为产业转型插上创新的羽翼;

江阴一体化规划(四方联动江阴再提速)(6)

向南,霞客湾科学城建设如火如荼,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新城框架全力拉开,重大项目加快落户,投融资模式持续创新,招商服务精准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江阴一体化规划(四方联动江阴再提速)(7)

往北,靖江园区成功打造中国民营造船、国家重钢结构两大产业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和国内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不锈钢加工服务基地,形成了以车船及配件、金属新材料、高精钢构、机械装备、新能源和港口物流为主导的“5 1”产业集群。

江阴一体化规划(四方联动江阴再提速)(8)

布局城市未来

江阴再起宏图

当前,江阴持续深入推进“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战略,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太湖科创湾,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聚焦奋进现代化,举全市之力、下非常之功,全速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工作向纵深攻坚突破,连片的土地将大大提升江阴对优质项目的承载力和吸引力,而这些地方,也必将成为未来的产业新高地。

江阴一体化规划(四方联动江阴再提速)(9)

来源 | 江阴发布

作者 | 张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