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多尔衮和皇太极谁先死的(多尔衮曾险些被皇太极诛杀)

多尔衮和皇太极谁先死的(多尔衮曾险些被皇太极诛杀)多尔衮此举令清军士兵士气大振、欢欣鼓舞,也使得多尔衮在士兵们中的威望一下子提高了许多。身为一线指挥的多尔衮看到了这种局面。在与豪格等人商议之后,多尔衮作出了一个让他日后险些丧命的决定:将围城的清军后撤三十里,转移到牧草更为丰富的后方牧马;同时,多尔衮还下令每个牛录(相当于现在的小队)每次可以由一名将领带队、率领5名士兵回乡探亲、修理军械。战斗打的异常激烈。在经历了数月战斗之后,清军成功将明军围困在了锦州城内。对此,皇太极的策略是,坚持围点打援,将锦州城内的明军围困致死;围城的清军要坚守阵地,不准擅自脱逃,以求得将明军彻底困死的结果。多尔衮遵从了皇太极的这一战略,从三月到八月的五个月时间里,清军将锦州城围的水泄不通。期间,虽然松山等地的明军多次试图救援,但都被豪格率军击退。眼看锦州城内的明军逐渐弹尽粮绝,皇太极对于围城这一战略的坚持就更为笃定。然而,由于皇太极没有身处前线,看不到战场的真实情

多尔衮作为明末清初最为耀眼的政治人物,其人生轨迹相信大多数人早已耳熟能详。笔者曾写过数篇关于多尔衮的文章,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点击主页查看。

多尔衮和皇太极谁先死的(多尔衮曾险些被皇太极诛杀)(1)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件至今看来都匪夷所思的事情。多尔衮在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其28岁时,奉皇太极之命率军攻打锦州,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趟出征竟然让多尔衮险些丧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一向爱护多尔衮的皇太极因为一件小事突然对多尔衮大发雷霆,险些将其诛杀。这又是为何呢?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成为皇帝。多尔衮虽然年幼,但由于其出色的政治及军事才能,因此被皇太极看中,年纪轻轻就被加封为睿亲王,和另外几位亲王平起平坐,成为后金时期最为耀眼的政治人物。

从崇德元年到崇德五年的5年时间里,皇太极率军南下入关,与明军大战于松山、锦州等地,并且屡屡给明军以重创。在又一次大败明军主力后,皇太极认为,彻底拿下锦州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在这一年的二月,皇太极派多尔衮为大将军,率领自己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代善的儿子硕托等人,南下围困锦州。

战斗打的异常激烈。在经历了数月战斗之后,清军成功将明军围困在了锦州城内。对此,皇太极的策略是,坚持围点打援,将锦州城内的明军围困致死;围城的清军要坚守阵地,不准擅自脱逃,以求得将明军彻底困死的结果。

多尔衮遵从了皇太极的这一战略,从三月到八月的五个月时间里,清军将锦州城围的水泄不通。期间,虽然松山等地的明军多次试图救援,但都被豪格率军击退。

眼看锦州城内的明军逐渐弹尽粮绝,皇太极对于围城这一战略的坚持就更为笃定。然而,由于皇太极没有身处前线,看不到战场的真实情况。彼时虽然明军逐渐不支,但清军同样军心开始涣散。由于此次出征准备并不充分,很多士兵并没有过冬的衣服,战斗已经打响了半年多,很多士兵也开始思念家乡;同时,战马的草料也逐渐变得不足。

身为一线指挥的多尔衮看到了这种局面。在与豪格等人商议之后,多尔衮作出了一个让他日后险些丧命的决定:将围城的清军后撤三十里,转移到牧草更为丰富的后方牧马;同时,多尔衮还下令每个牛录(相当于现在的小队)每次可以由一名将领带队、率领5名士兵回乡探亲、修理军械。

多尔衮此举令清军士兵士气大振、欢欣鼓舞,也使得多尔衮在士兵们中的威望一下子提高了许多。

然而,得知此事的皇太极却勃然大怒,皇太极认为,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围困锦州已经半年有余,眼看就要获得最后的胜利,然而,多尔衮却在此时下令将围城的军队后撤三十里,如果此时明军突围,岂不是前功尽弃?

从另一方面来说,皇太极认为,自己明令在先,命令围城的士兵不得擅自后退、擅离职守,身为主帅的多尔衮明知自己的旨意,却下令士兵后撤、甚至回乡探亲,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因此,在雷霆大怒之后,皇太极派郑亲王济尔哈朗持自己的尚方宝剑,来到前方,代表自己诘问多尔衮为何抗旨不尊。皇太极在济尔哈朗临行前对其说,如果多尔衮仍然桀骜不逊,立刻持剑将其斩杀!

多尔衮显然没有想到自己的举动会惹来皇太极的雷霆大怒,他想到了数年前的阿敏。当年的阿敏就是因为违反皇太极的命令、擅自放弃了永平四城,在返回沈阳的路上,皇太极命莽古尔泰传谕诘责,并在最后下令将阿敏幽禁致死。

在一瞬间的恍惚之后,多尔衮据实答道,围困锦州已半年有余,士兵军心涣散、战马草料不足。我虽然下令士兵后撤,但已在途中布置数道防线,可以抵御敌军;另外,后撤到牧草更为丰盛的地方,也可以让战马草料得到补充。至于允许士兵回家探亲,则是由于多数士兵军械已经老旧,回去更换修理的同时回家探望一番,也是人之常情。

在济尔哈朗问多尔衮该当何罪之时,与阿敏不同的是,多尔衮并没有为自己开脱,而是选择自己承担罪责,多尔衮回答,违反皇上的旨意,皆是自己一人所为,按律当死。

皇太极得知多尔衮自言当死时,也是大吃一惊。然而,多尔衮毕竟不是阿敏,皇太极对于自己这个亲弟弟,更多的还是爱护与培养。因此,皇太极将多尔衮重重拿起、又轻轻放下,只是下旨免去了多尔衮的亲王爵位,象征性的处罚了罚金一万两而已。

在多尔衮回到沈阳之后,皇太极单独召见多尔衮,对多尔衮说,我对你的感情超过一般的臣子、弟弟,所以平时对你的赏赐才这么丰厚啊。多尔衮也感念皇太极的感情,因此更加效命,二人的关系也变得更为亲密。

不久之后,皇太极下旨恢复多尔衮的亲王爵位,多尔衮又重新回到了最高权力中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