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半生归来仍不吃香菜(出走半生归来全熟)
出走半生归来仍不吃香菜(出走半生归来全熟)去哪避暑?“哪凉快待哪去” 吃冰解暑古已有之,都看过虚竹的冰窖奇缘吧,还有韦小宝用冰块给长平公主做的冰镇鸭梨。商周时期,我们就有了“冬季存冰”的惯例。每年的12月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凌人”,负责掌冰!考古学家曾在1978年发掘出战国早期的曾侯乙“铜鉴缶”,有内外两层,是古人用来盛酒的器具,夏天中间放冰,冬天放温水,也算得上我国最古老的“冰箱”了。后来又有了硝石制冰,于是,春秋冰镇米酒,唐代甜冰棍儿,宋代水果捞,元代奶冰,清代冰镇酸梅汤……吃冰我们是认真的!吃冰消暑 我们是认真的小暑都这么热了,我们就来聊聊怎么消暑。天热?吃冰啊!除了能想到的凉粉、凉糕、龟苓膏,冰粉、刨冰、和雪糕;那必然就是冰镇大西瓜咯!看,连小龙虾都做成冰棍了↓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今天小暑,本来小暑意味着夏天刚开始热,但事实呢?
出门3分钟,出汗3小时。
上周,世界气象组织发表声明,2015年到2019年,很有可能是地球上“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看看前两天的温度图就知道了,全国上下一片通红,西藏也不能幸免。6月底拉萨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过22℃,首次达到了我国气候季节划分的夏季标准,这是自195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拉萨首次“成功入夏”。欧洲多地气温超过40度,印度、巴基斯坦和中东部分地区气温突破50度。北半球进入无烟烤肉模式,出走半生,归来全熟!
吃冰消暑 我们是认真的
小暑都这么热了,我们就来聊聊怎么消暑。天热?吃冰啊!除了能想到的凉粉、凉糕、龟苓膏,冰粉、刨冰、和雪糕;那必然就是冰镇大西瓜咯!
看,连小龙虾都做成冰棍了↓
吃冰解暑古已有之,都看过虚竹的冰窖奇缘吧,还有韦小宝用冰块给长平公主做的冰镇鸭梨。商周时期,我们就有了“冬季存冰”的惯例。每年的12月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凌人”,负责掌冰!考古学家曾在1978年发掘出战国早期的曾侯乙“铜鉴缶”,有内外两层,是古人用来盛酒的器具,夏天中间放冰,冬天放温水,也算得上我国最古老的“冰箱”了。后来又有了硝石制冰,于是,春秋冰镇米酒,唐代甜冰棍儿,宋代水果捞,元代奶冰,清代冰镇酸梅汤……吃冰我们是认真的!
去哪避暑?“哪凉快待哪去”
过了嘴瘾,还是热,怎么破?哪凉快哪待着去呗!这可不是风凉话这是贴心的关怀!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传统高温城市避暑旅游的出游意愿达到80%以上,今年上升到93%。被誉为“冰城”的哈尔滨,夏天依旧凉爽,有数据显示,国内避暑游哈尔滨排名第二 。也是,这几天最高温都没超过27度,撸着串,吹着松花江的风,吃老冰棍儿,难怪人气居高不下。不过青海人民听到笑出了声,要知道~我们7月还得穿外套!
国外解暑花样多
歪果仁们又怎么解暑呢?比如伊朗用十几米高的风塔 凉水池纯天然零能耗“中央空调”。最近英国伦敦还出现了一种“冷冻出租车”,车厢不仅有先进的空调系统,还用干冰制冷,一开门,那仙气儿~
高温作业者:用汗水诠释责任
当我们喝着凉茶,吹空调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耐着高温忍着酷暑,坚守岗位。高温考验,让这些普通的人闪耀着不平凡的光!
极端天气频发 爱护地球人人有责
高温也让曾经的很多美好,在悄悄消失:济南继黑虎泉停喷后,72名泉中海拔最高的“斗母泉”,近期因持续干旱,变成了线流。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浓度引发全球热浪,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升高。今年5月,南极洲海冰面积达到有记录以来最小值,美国加州北部海滩上的蛤蜊大规模死亡,印度西部强降雨持续,多地发生坍塌事故,墨西哥现极端天气冰雹“淹没”城市。这些都在警示着人类,温室效应治理刻不容缓呀!不要以为解决的方法遥不可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出力!少开一次车,少用一个塑料袋,少开几度空调,随手关个灯,都会是地球“退烧”的一剂良药。
让我们一起携手,为地球降温吧!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